旧建筑改造已成为当下建筑界的新主流,设计师们起死回生,将废弃的、破旧的建筑改造换新貌,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还往往能够创造出很多更新潮、更前卫的地标性建筑。北京的798艺术区、广州的红砖厂就是由废旧工厂改造成为文化艺术地标的经典案例。世界上此类成功改造案例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建筑局B-ILD重新设计荷兰的军事掩体,将其设计为一处户外休闲的地方。掩体还有一个11平方米的破旧沙坑面积。把它恢复成适于用作乡间别墅的两个居住空间。整个掩体半伸展到地面,它是被一个美丽的绿地所包围。使它更努力地接近自然。
沙坑作为一间客厅和一间卧室(卧室装修效果图)。所有的家具都是专门为了这个项目而设计地。所有的项目都设计为最佳的空间填充、折叠或去除。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和货架存放在混凝土墙的凹槽设置。为了扩大沙坑,在旁边设计一个木制露台,适合烹饪、娱乐或临时存放的区域。它的形式如几何形状的露台,在一个这么小的空间,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是这个设计地重点。
2、比利时水塔改造住宅设计
这座16米宽、20米长、30米高的水塔位于比利时斯泰诺克泽尔的城郊,始建于1938~1941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停用。由Bham Design Studio设计团队将其打造为舒适的住宅空间。
水塔共6层,顶部拥有绝佳的观景平台,设计师保留了其原本的建筑轮廓和粗犷的砖石结构,对室内空间进行了彻底的转换。整个空间以黑白为主色调,并加入藤编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木质地板和绿植缓和空间的单调氛围。住宅内的所有房间均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移动式投影仪和家具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尽管室内极尽现代和科技,设计师仍旧保留了建筑最具历史痕迹的元素,混凝土天花顶面、容纳2550公升水的圆形水箱等被设计师可以保留,并成为空间内最有意义的装饰。
3、由屠宰场改建的马德里文化中心
这是马德里旧屠宰场改建项目的其中一部分,属于政府推广的文化项目。最初建于1907年,目前打算建成一个全新的前卫文化中心,其中的20多个仓库都将得到改建。
本案17C是一个既考虑项目艺术性的同时又考虑仓库未来租户的方案,在改建过程中,以激进但是又内敛的态度,将干预减少至最低。坦然,自信,在介入与不介入之间掌握了平衡。让新旧互为共生而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双方因为对方的存在而使价值得到了提升。墙上的斑驳,外露的排水管都得到了保留。达到以新兴展望过去,反之亦然。地板,门窗,踏步,玻璃处理得简单直白,建立了新与旧的开诚沟通,并让双方的表现力得到最大化展示。
4、高雄70年代住宅改建
打开狭长夹层屋让光与景层层递进,屋龄超过50年的狭长老屋,夹层阻挡了采光,影响了动线,但并非只有拆除才是唯一解决办法。满载古味的砖瓦,在新水泥质感铺面衬托下砌出儿时记忆的依稀轮廓。闽式窗框里刻画的却是地表另一端的建筑语境。推开墙面,在屋子底端创造开口与垂直动线串联,小夹层成为了空间与童年记忆的媒介,开拓了暖阳撒落的轨迹。创造楼与楼之间的新关系,让底层空间渗入光与绿意,视觉尺度往外延伸至花园露台,模糊了室内外的界线。
顺应原有开口,以穿透材质与水波纹,交织出光律动的表情,增加的垂直动线,模糊室内外的界线,绿意与暖阳悠然坠入室内。原有封闭的墙将夹层阻隔成死角,打破墙面隔阂后,近景为旧有楼梯,中景为夹层的错落,加上夹层的框景,光的轨迹与远景的绿渗进室内,层层递进。夹层刻意保留的框景,将视角拉回儿提时,窥看偌大世界的未知。原本弃置的露台重新定义为阅读区,亦重新定义了阅读,在旧物的环伺下,彷彿回到了巷口大树下乘凉看书,周遭是邻居的错落窗口,每个窗口都正上演著不同的生命故事,似乎已是种难得的奢华。刻意留下拆除过程中的旧窗框,妆点、转化为空间界定的媒介,旧窗框与木材的利用也蕴含了抹不掉的人文历史气息。
5、西班牙江滩景观改造设计
为了恢复Goian的江滩,partially建设了一个巷道,巷道的设计恢复了圣洛伦索以前被废弃的城堡的周边环境,这些被废弃的河滩的物理部分被他们重新组装并重新设计出了一个未来的公园且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中间有一个陡峭的山坡,上坡永久坐北朝南,这些山坡上因为有了一个采石场和非法设施被完全毁容了。
专门的道路建设中心协助解决整个建筑用混凝土来挡住土墙的工程,已知城市是沿着横向扩展的——没有任何已知的城市规模,只有一个梁,长凳,障碍物,梯田,一些简单设施,路边或平台。 扩展的防御性几何允许物理现象和人物视觉连接两个空间同时解决一个新的路径。影子的缺乏迫使人们不断扩展平台来创建不同的地方,扩大生活区域,其中最大的采石场提供了一个围绕着一整片森林的大空间。
了解农村的传统空间结构,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保护,也是为了保证任何现有的地形都是记忆的一部分,保留原有的样式。加上现在大多数公共空间都是通过试用而不断完善生成的,我们建议两个区域的不停转换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逐渐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城市空间。
6、谷仓&集装箱学生公寓
谷仓&集装箱学生公寓(mill junction )是为解决约翰内斯堡学生宿舍的短缺问题,地产开发商citiq将城市里一座废弃的筒仓改建成了低价的学生公寓。
‘mill junction’由375个独立的房间组成,外加大量的学习设施、图书馆、休息室以及计算机房。为了增加建筑面积,一系列堆叠的船运集装箱包围了这栋11层的筒仓,为城市天际线添上了生动亮丽的一笔。当爬上接近40m高度的在建高楼时,高于周围建筑的视角让人们能够俯瞰周边景观的全景。现场的施工将于2014年1月完成,并于2月份向新生们开放。
7、白云山月溪书院改造案例
白云山月溪书院长期无人打理、破烂败落、杂草丛生,极度脏乱差,弥漫着一股颓败感,成了名副其实的僵尸楼。它是白云山景区重要的活化项目,目的是保育及活化再利用旧有的建筑群和园林景观。书院占地总面积为8486平方米,房屋7栋,建筑总面积约为2690平方米,园林的总面积约为5796平方米。建筑群建造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身是一座英文学校,中式的屋顶、苏式的外墙、欧式的室内装饰混搭,风格多元,具有多时期风貌特色。
经改造后的月溪书院,既环保生态,又保留书院的古香古色,现代中式风格别有一番雅致。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Ivan House Design机构、山田组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