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段时间,某周刊通过官网和微博发起一场“中国80后生存现状调查”,发现80后生活状况竟是中国最惨的!
让我们来八一八中国80后生活到底惨成什么样。
中国的80后大约有2亿人。
他们大多数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一代。
如今,他们三十而立,人生进入到工作、婚恋、生育模式。
调查发现,住房、婚恋、竞争压力、父母赡养等,构成了“80后”青年生活最惨的根源。
首先80后大多不是老板,只是一普通员工。
80后大多还在租房。
80后很少有“三十而富”,基本都是苦逼“穷忙族”。
80后要么是奶爸奶妈上有老下有小为家庭操碎了心。
要么是宅男剩女顶着一个连的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口水逼婚。
其次,八成80后,月薪未过1万元。
80后多集中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小城市。
其中有近五成80后在民营企业工作,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各占两成。
有42%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至5999元之间。
2999元以内、6000元至9999元各占两成。
也就是说八成80后的月收入在万元以内。
有人算过一笔账(房租,吃喝穿行,应酬,电话,人情,交通)
万元收入在广州也会成为“月光族”生活窘迫。
45%的80后每月存钱在999元以内。
27.33%的80后现有存款都在5万以内。
18.84%的自称是“月光族”。
有近六成的80后表示,不会每月都给父母家用。
因为疲于生活上的开支,很难按月给父母那么多零用钱。
十个80后里有四个房奴,三个车奴,还有三个无奈的啃老族。
在中国,无论是恋爱或结婚,“最大件”的显然是房子。
调查发现,八成“80后”存款不足10万元,根本不够付首付,买房显然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34%的80后还在租房。
有18%的人选择和父母挤在一起。
只有29%的人买了房付了首付,付清房款还完房贷的仅占14%。
关于买房的钱,有26%的人是由“父母资助大部分,自己(含配偶)存款占小部分”。
9.48%的人是由父母、亲戚全额资助,由自己付清的仅有14%。由于囊中羞涩,有42.4%的人近两年内买不起车。
有车族仅为29%。换句话说,十个80后仅3个有车。
80后的三大压力之源还有工作、生活、社会评价。
35.11%的人认为压力来自“工作的压力,要闯出一番事业太难”;
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负担,34.16%的人认为压力来自“生活经济的压力,如买房子车子养孩子等”;
排在第三位的是社会评价体系,有20.12%的人认为压力来自“社会压力,累到喘不过气来”;
排在最后的是父母的期望,有10.61%的人感觉“父母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
80后上有老下有小,既不能像60、70后那样颐养天年,也不能像90、00后那样任性疯狂。
硬着头皮撑起全家,想想的确心酸。
来源:微口网
其实别说是80后,就算是70、90和00后生活状况也很艰难。总之,生活在中国,总有很多让无数屌丝心塞的艰难。
推荐阅读:中国人的生活到底有多难?
【生孩子难】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妇产医院的床位变的一床难求,不仅需要提前数个月预定,还只能在产期住上几天。
妇产医院的楼道内整日里挤满了等待检查的孕妇及家属。
【养孩子难】某研究咨询机构近日的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认为,夫妻月均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
如果夫妻双方收入过低,在城市里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更何谈生儿育女?
【喂孩子难】国产奶粉业这两年已被三聚氰胺搞得疲惫不堪。
就在消费者对中国奶粉信心崩塌之际,,洋奶粉乘机抢占了中国奶粉业的“话语权”,并频频掀起涨价潮。
【入托难】说起小孩上幼儿园困难,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比上大学还难。
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出现入托难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上学难】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与长期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叠加交织,加剧了一些地方适龄孩子上学难。
教育公平问题凸显。
【高中难】有网友这样描述上高中的困难,“一个县初中升高中学生一万一千多人,而两所重点高中招生的学生名额只有一千人,刨去联赛前一百五十名的特招生,按升学考试三十个人一个考场,一个考场只能录取二人。
被重点高中录取的比率比报考国家公务员录取的比率还低。
【大学难】我们有数量可观的大学生,却没有能够培养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职难】媒体上都在说今年找工作很难,可究竟有多难,这里面有多少委屈和苦楚?
又有多少直面金融危机的勇气和责任,局外人并不清楚。
【上班族难】“为了生活几乎不睡;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单位有事立马到位;屁大点事不敢得罪;
一年到头不离岗位;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变更签证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还装富贵;稍不留神就得犯罪;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工人难】“新生代农民工”就开始频频见诸媒体。毫无疑问,这些年轻人的生存与精神现状,某种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然而就业难融入城市难和维权难三大难题却始终困扰着他们。
【农民难】几乎所有城里人面临的难处,农民都要面对,况且,因为城乡二元制的存在,在社保,教育等多方面,农民更于城市人存在天然的不平等差距。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村生存模式,早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可悲的是,这种生存模式依然在广袤的农村里普遍存在。
【吃饭难】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食品里含有的各种各样的激素、色素、防腐剂、吊白块、甲醛、苏丹红、瘦肉精、漂白剂、增白剂、保鲜剂、催熟剂、甜蜜素、香精、双氧水、福尔吗林、工业盐、明矾、滑石粉、石蜡、硼砂、尿素、氨水....
甚至敌敌畏、剧毒农药1605和3911。
【考公务员难】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各地展开。
这次有140余万人通过审核可参加考试,角逐1.6万个岗位。
【赚钱难】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发展不景气。
人们保住饭碗成问题。
【花钱难】一个“涨”字,屡屡敲打着老百姓脆弱的神经。汽油,菜价,房价,奶粉,中药,水电,白酒,烩面……
凡是你需要的,几乎没有不涨价的。唯独磨磨唧唧,踯躇不前的,是工资。
【出门难】首都北京成为“首堵”后的夜景。
灯火璀璨的表象下,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忙的找不着北的国人终于不得不停了下来。
【找工作难】国内还存在大量低价劳工。
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也十分大。
【结婚难】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经测算,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
【喘气难】由加拿大科学家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数据绘制而成的全球污染颗粒PM2.5浓度地图表明,中国华北、华东为世界污染浓度最深区域。
这表明,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异常严重的程度。
【干净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1/3以上的城市均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另有数据指出,现在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
【诚实难】谁在逼国人撒谎?说真话成了中国社会最稀缺的社会资源。
细细想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可信度,诚信度真的在缺失,包括亲人之间,朋友间,同事间,很多时候都是用金钱来衡量对方的心理沟通程度。
【助人难】“看客现象”这一体现奴性、麻木、封建、狭隘、自私等关联性的文化形态却在当下有死灰复燃之迹象。
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醒。时下,爱管“闲事” 的国人越来越少了,热衷于“看热闹”、“看白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见义勇为难】广东,湛江,为了制止发生在自家楼下的一起偷盗案件,父亲、儿子、女婿都被持刀歹徒砍至重伤,三人的行为都被确认为“见义勇为”。
可这可敬的一家子如今却陷入困境。这样的事例我们已经越来越少见到了,不是因为不公与邪恶少了,而是正义正在退却。
【打官司难】劳神费钱”、“拖延时日”、“判决不公”、“赢了官司拿不到钱!”之类打官司难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现象。
它凸显法律武器的尴尬和无奈,使人们对法律丧失应有的信任和尊重。以至有家长不同意子女报考法律专业,说那个没意思。
【看病难】虽说医院里种种黑幕被曝日久,医药费高,医生手狠心黑医术有瑕疵以致医患关系紧张,但在我国基础医疗环境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连这份不公平想要感受都要颇费些力气
医院太少,病人太多,能看上病就已然很不容易了。
【养老难】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发表文章,称一线大城市的居民,2027年退休的话,预备1000万元养老恐怕也不够。
这一言论被多家网站转载后,立即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拍砖”称此观点是哗众取宠,很多人称自己即使不吃不喝一辈子也存不到1000万。
【死!还是难】有媒体在经过调查之后得出结论:比房地产业还要赚钱、还要利润高的行业是殡葬业。而且像太平间,它在整个殡葬行业这个链条中的作用,可能已经大大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殡葬业也已经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列。很多人不得不感叹死不起 !
相关阅读:老外眼中无法理解的中国式生活
《老外疯吐槽,国人神回复》之饮食篇
外国网友:不喜欢吃冷的食物,喝水也是,最爱喝温开水。
中国网友回复:“多喝热水”——这是一句包治百病的问候而已啊。
外国网友:吃什么都就着老干妈一起吃。
中国网友回复:老外研究出几十种老干妈新吃法了,没吃过是你太年轻。
外国网友:不理解家庭自制卤水做卤鸡爪
中国网友回复:喝啤酒的时候不试试?简直暴殄天物。
外国网友:能做出一条美味多汁的鱼,却没把几千根尖尖小小的鱼刺处理掉,也许被卡住了喉咙还要去医院。
中国网友回复:我们人多……厨师忙不过来,不然厨师把半辈子的人生都用在处理几千根尖尖小小的鱼刺上了……
外国网友:“把油浇在没熟的冷蔬菜上?!炒一炒不会么!高温热油爆一爆。”
中国网友回复:我们拌菜就这么吃!
外国网友:“这个太甜了,吃了得心脏病。”
中国网友回复:……吃太多会得别的病倒是真的,但是它好吃呀。
外国网友:有很贵的茶具,和很贵的茶叶。
中国网友回复:有钱,任性。
《老外疯吐槽,国人神回复》之风俗篇
外国网友:95岁的人50岁的样子,一早上站在公园里拍巴掌。
中国网友回复:不懂了吧,这些运动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
外国网友:中老年人当街下象棋旁边一圈人围着看。
中国网友回复:我们喜欢热多热闹的地方,“将军!”“哎哟,刚才谁碰我肩膀了,都怪你我都分心了!”
外国网友:老年妇女黄昏去广场跳舞。
中国网友回复:我们都有官方指定配乐和标准动作十几套呢。
外国网友:街头巷尾都在打麻将。
中国网友回复:最近美国招麻将老师,听说薪酬不低……
外国网友:抢着第一个买单。
中国网友回复:没错,还有为此大打出手进医院的。
外国网友:在家屯塑料袋。
中国网友回复: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吧……而且你们不知道超市的塑料袋子要钱吗?
外国网友:剪刀手拍照
中国网友回复:没错,就是这么青春的美少年。
外国网友:“数学测验你居然只得B!”
中国网友回复:九九乘法表进英国了,摆脱得B不是梦……
外国网友:喜欢用竹条打孩子。美国没有竹条,所以用iPad打孩子。
中国网友回复:……
外国网友:问邻居平时赚多少钱?孩子期末考试怎么考得那么好?
中国网友回复:这是我们寒暄的一种方式……
外国网友:睡午觉。
中国网友回复:小时候不睡还要被强迫……
外国网友:机动车号牌里必带8。
中国网友回复:我们连半夜的电视购物广告都喜欢这个数字。发发发!
缅甸中文网 2021-02-25 19:37:42
经视拍案 2021-03-01 17:53:02
谈在交通 2021-03-02 10:00:00
上观新闻 2021-02-26 06:57:43
缅甸中文网 2021-02-25 18:54:27
AI财经社 2021-02-25 19:43:33
寰宇大观察 2021-02-25 22:41:15
秦岭终南山居 2021-03-04 12:23:02
大猫财经 2021-02-26 07:48:09
金融界 2021-02-26 09:26:25
社会报料 2021-02-26 06:21:14
小小生活乐 2021-03-04 13:14:09
娱八扒愚 2021-02-26 12:00:46
新周刊 2021-02-26 07:19:02
金牌娱乐 2021-02-26 08:26:40
新京报 2021-02-26 08:28:46
网易娱乐 2021-02-26 10:53:09
风萧萧若兮 2021-03-04 17:04:11
北国小甜瓜 2021-02-25 18:19:11
一见财经 2021-02-25 19:30:47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1-02-26 09:35:06
怡妹情感说 2021-03-03 07:51:56
镜子里的世界 2021-02-26 04:39:58
媛媛说情感 2021-03-04 07:44:21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1-02-26 13:54:03
从汤里看到笨芝 2021-03-02 10:54:45
江苏新闻 2021-03-03 18:24:51
澎湃新闻 2021-02-26 13:21:20
观察者网 2021-02-26 07:01:46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1-02-26 01:52:08
深圳晚报 2021-03-03 19:16:10
牛弹琴 2021-02-26 08:27:42
掌闻视讯 2021-03-03 13:45:30
直播吧 2021-02-26 07:20:55
易视频 2021-02-26 11:40:49
锋雳 2021-02-26 10:41:34
网易体育 2021-02-26 10:34:57
网易体育 2021-02-26 12:20:23
网易娱乐 2021-02-26 14: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