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生产、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虽然早期机械时代是随着煤气用于照明和取暖而出现的,但是起决定性变化的来自电网供电,这是家庭及建筑技术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改变。这种变革使人类生活在多米诺式(dom-ino:混凝土框架)的楼板与楼板的空间里有了可能,人与大地成功脱离并向水平与垂直方向发展。建筑的覆盖率在基地表面及地下蔓延。
这种建筑的开发及建设在各个国家及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1999年开始中国房地产迅速发展,2004年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同时也带来了整个中国城市的大建设。
中国重新上演了世界建筑史,到处可以看到古典、新古典、现代及后现代建筑。这在2008年奥运和2010年世博达到了顶峰。房地产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大发展,也带来了对生活及家庭的影响。
我在2005年来到上海,这时的房价已经是很多来到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人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以及在这个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跟普通人一样所考虑的不再是什么建筑流派、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容身的空间。
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走在公园里,觉得如果像鸟儿一样在树上搭巢该多好,公园的利用率如此的低。或在办公室里向外望去,看到的都是屋顶,幻想它们的屋顶能够用来盖房子,再往上看去超现实主义画面浮现,眼前云上飘着很多房子。
当我们脱离地球在遥远的星空回望地球,其实所谓建筑的基地就是一个点,摆脱基地可能是建筑更加自由的一种方法。这种莫名想法就是遗忘过去任何建筑形式。我把这种建筑取名为“无基建筑 ”。无基的另一层含义是没有基准或多基准。
建筑以大地为基准一对一的方式展开,抛开这种固有的想法,地平线的另一面也是一方处女地。何不去发掘大地外的基地或城市,给大地一个完整的地平线。
无基最终指向V建筑或V城市。V建筑以占据最小基地为荣耀,就像蜻蜓点水般只在大地上荡起点点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