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房位于皇后大道上一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旧楼里。
每间公寓却仅有25㎡,因为光楼梯就占据了楼层的1/4面积。
将弧形墙改成了更为通透的一体L型长窗。
平面布局图。
各个功能区的位置都没变,只是在厨房和卧室之间植入了一个背靠背的多功能组合柜。
各个功能区的位置都没变,只是在厨房和卧室之间植入了一个背靠背的多功能组合柜。
一边服务于厨房,一边用作卧室衣橱。
开门进来,便是厨房,设计师利用走廊宽度,设置了二字型厨房,走廊左侧增加了一组橱柜,设置水槽区和切菜区。
着厨房往里走,就是起居室,原本狭小的窗户改成一大片L型连环窗,风光无限。
着厨房往里走,就是起居室,原本狭小的窗户改成一大片L型连环窗,风光无限。
餐厅设置在窗前,布置了一个不占空间的小圆桌+两把椅子,落座两个人一定也不拥挤。
可移动电视墙是这个家的一大妙招,可以180度移动。掰左侧柜角,在用餐区可以看电视;
卧室与客厅之间,用玻璃移门隔开,确保卧室白天也能有充足的光线,晚上睡觉再拉上帘子,就能将卧室变成一个隐私小空间。
卫生间的改造,则把原来厚厚的墙体拆成一个整体,用淋浴房干湿分离。
卫生间的改造,则把原来厚厚的墙体拆成一个整体,用淋浴房干湿分离。
在洗手台底下藏着洗烘一体机,解决了没有阳台晾衣服的困扰。
在洗手台底下藏着洗烘一体机,解决了没有阳台晾衣服的困扰。
改造前的老房子。
这栋老房子位于香港的大围金狮花园是设计师吴伟麟(Norman)的家。
Norman买下后,计划将整个房子,全部重装。
建筑面积有46m?,而实用面积却只有30m?。
平面图布置。
MUJI式的简约风,大白墙加水曲柳原木。
入门处的玄关,隐藏式的鞋柜。
将正门电视机的墙身加厚,变成一组鞋柜,以墙身厚度换取储物空间。
电视柜的背后,玄关处的夹层中便是家中厨房的位置。
厨具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洗菜池设计在入口处。
抽屉柜与地柜并行。
另一侧推动玻璃移门,便是卫生间。
地台另一端墙身是衣柜与衣柜相连是书桌,还偷空位置做了个嵌入式书柜。
书桌底下也预留空间放置抽湿机及空气净化机。
书桌底下也预留空间放置抽湿机及空气净化机。
床底隐藏的抽屉是一大储物柜。
楼梯面也是如此,每一步都是一个微型的储物柜。
水曲柳木面地台同时兼顾储物空间还可升高做工作桌,细小空间尽藏机关。
升高后的地台,把客厅与起居室分隔开来。
落地窗旁的休息区以及床面的摆放,每一面都能拥有超舒适的阳光。
落地窗旁的休息区以及床面的摆放,每一面都能拥有超舒适的阳光。
改造后的小家,虽是摒弃了阳台却获得了一个超舒适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