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北京的关东元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从中学到大学一路保送,放弃保研名额去巴西的圣保罗大学念造船工程的硕士,今年年初从跨国公司总裁的职位退下来。
年轻时候的关东元与巴西同事们的合照。
这套酒店式公寓两房一厅,总共160余平,是关东元退休前作为他加班、应酬后的歇脚点,现在已经被他用200余件艺术品填得满满当当。
推开公寓门就可以看见两幅独特的艺术作品。左边挂着的是北京艺术家宋冬用回收的旧木窗和镜子做的一人高的装置,右边是上海艺术家丁乙的《十示》。
客厅最大的背景墙上挂了三幅蓝色为底的作品,关东元对色彩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深蓝色的沙发和三幅画作的配色显得相得益彰。
客厅另一面墙上的艺术作品。左边是中国艺术家刘韡的作品,右边是美国艺术家赫尔南·巴斯(Hernan Bas)的作品。
客厅的另外一边,挂上了色彩更为饱满,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艺术作品。
这面窄窄的仅有30公分宽的墙壁,关东元也把日本艺术家加藤泉的一组小雕塑和三张小画码了上去。
地板上放着他从旧货市场上淘回来的一些小物件。
公寓走廊的墙壁上挂着足于遮满整面墙壁的画作,仿佛置身于画廊一般。
落地窗处没有挂画的位置,但是关东元也不放弃每一个能放东西的角落,把这里布置成了雕塑的展区。
艺术家蔡志松的雕塑作品《故国·风2#》。
艺术家蔡志松的雕塑作品《故国·颂7#》。这两个一个站立、一个匍匐的古人雕像,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客厅整体结构。总体营造出许多中与西、古与今、色彩冷与暖之间的对比。
卧室的床头也挂着艺术作品。左为马树青的《都市2》,右为马树青的《无题》。
卫生间挂着的艺术作品。
这里原来是主卧,但是由于画作越来越多,关东元索性拆了主卧的床,并找来师傅打造了带抽拉轨道的专业画柜,这几乎占满了整间卧室。
关东元2011年买了自己的第一件当代艺术品。
80后年轻艺术家陆超的作品《被遗忘的蛋糕》。
澳洲艺术家给关东元画的大画像。
王子的作品《复仇记》。
纽约艺术家艾迪·马丁内斯(Eddie Martinez)的作品。
刘韡作品《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