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专题制作
编辑:秦燕兰 熊辉
 
  国家审计署最近发布调查结果,在2001年至2002年,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以建设大学城配套设施等名义,与廊坊市和北京市通州区的5个村委会非法签订协议,大量租用农民集体土地,并将其中的6007亩(含耕地5728亩)用于建设5个标准高尔夫球场。而南京的大学城也存在同样的乱占土地问题,在高尔夫球场之后,大学城成了整顿的重点,在教育的幌子下,其中藏有多少黑幕?
 
 
 
   

  同几年前各地大建开发区的现象如出一辙,如今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争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当部分占用了耕地。
  几年前建设的上海淞江大学城等,面积只有几平方公里,最近筹建的大学城则越建越大:如湖南“岳麓山大学城”44平方公里,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更达70平方公里……[全文]

   
   

     
   

  按有关规定,经营性用地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但打着办教育的名义,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房地产商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从政府手中获得土地,这无疑对投资商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廊坊东方大学城首期规划的1万余亩用地中,高尔夫球场竟然占据了6640亩地。此外,在东方大学城随处可见别墅、度假村、美食街等。
  在不少房地产商的眼中,开发大学城房地产的利润空间大、卖点多,什么“中央智力区”“高等教育文化圈”,这无疑是业界升级的新捷径。 [全文]

  • 教育地产的胃口有多大 大学城:"圈地"怪胎
  • 大学城用地调查 廊坊"大学城"圈地5728亩
       
       

     
     
       

      河北一家媒体曾以《教育产业化标本》为题描述东方大学城的蓝图。1999年破土动工,之后发展到占地11000多亩、建筑面积达16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到2008年,东方大学城将建成拥有60万至80万学生的中国最大的教育基地。将在十年内投资120亿元,分三期完成建筑面积780万平方米,形成容纳20万名学生和5万名教职工的教育城市。
      然而,这一幅幅美好的构图将随着东方大学城的巨额债务内幕被曝光而化作泡影。多家建筑商上门讨债,银行融资几乎无望,东方大学城已然坐困危局。[全文]

  • 拖欠22亿外债 东方大学城20多"副总"逃离
  • 帽子摘了施工继续 西部大学城名义"夭折"?
  • 土地市场暴风雨将至 整顿盯上"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秘书申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城不是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立项,而是包括首批进驻的10间大学、地铁、高速公路、商业配套及文化设施等等,每个项目都根据实际情况得到了立项批准。对有媒体报道广州大学城“化整为零、非法圈地”,申强调,在去年底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督察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前,广东省已经“自查自纠”,改正了上述做法,国务院也于去年9月3日,批复了整个小谷围岛征用农用土地的手续,但“艺术村用地属于城市国有土地,地方政府有权对此进行用途调整,是无须上报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的”。[全文]

  • 国务院干预 广州大学城拆迁纠纷或有转机
  • 广州大学城运动场工程招标疑云重重
  • 广州大学城校内将不再建教师住宅
     
       
       

     
     
       

      “大学城”在近几年的热建反映出大学扩招对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注教育是一件大好事,但大学建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大学城”的选址建设是否合法成为焦点问题。
       目前“大学城”建设用地问题比较多。由于采用划拨形式的教育用地只需交付少量的土地补偿费,不用交土地出让金,有的开发商便借此机会圈地搞房地产开发。另外,地方上随意用教委批复立项,使一些开发商得以分拆拿地,以小博大。当前“大学城”建设出现的许多问题不是法规不完善,而是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偏离。依照现有法规,地方政府是无权批准“大学城”这样大规模项目的投资立项的,目前的结果包含了复杂的人脉背景的影响。[全文]

    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大学城建设的?
    盲目乱上,浪费国家资源。 利益驱动,其中藏有很多黑幕 是大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向郊区发展。
       【投票结果
    本投票起止时间:06月25日-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