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炒地皮、偷工减料、假按揭、价格虚高、虚假广告、空手套白狼、钱权交易,这些都是房地产行业常见现象,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嚣张?
一资深房地产策划人李丁(化名)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表象,房地产商有着自己的生存逻辑,而且从房地产在中国兴起的那一天就开始了,黑幕   层出不穷,生生不息……"
 
  "地皮早就被有关系的人瓜分了,他们神通广大也胆大包天。比如几年前深圳宝安土地分局的一个负责人(事发后畏罪自杀)独自一人就把城区的土地卖光了。" "一开始,我的报告总是被挑三拣四,批评得一无是处,不是达不到要求就是已经规划完毕,没地方了。三天两头修改,他们总能挑出毛病。最后,我弄懂了,找到国土局办公室的一个秘书,通过她牵线搭桥和局长见了一面,然后专门到他家里拜访了一次,地很快批下来,而且土地出让金可以先欠着,"赚了钱再说'。"
   记者查阅了几年来关于贪官的近百篇报道,发现几乎每个贪官都与房地产腐败有关,而所谓的阳光拍卖,"不到10%."据权威资料,1999年以前,90%的土地实行的是非市场价格的协议出让。如此大的"空白地带"自然成了"寻租"的沃土。 [全文]
中央调查华南板块 圈地问题多番禺原书记被查
湖北土地系统最大腐败案开审 局长涉嫌受贿306次
地产商自述土地黑幕 土地秘密vs开发商门道
辽宁本溪原国土资源局局长贪污受贿被立案

  专题制作 
编辑:秦燕兰 熊辉

   开发商通过抵押批文和楼盘从银行获取建设资金后,接下来就是用"假按揭"套取更多资金。其典型操作手法是,搜集员工的身份证或一些不知情的人的身份证,签订虚假售房合同,然后和真合同混在一起从银行获得按揭贷款。
  李丁:"说句实话,所谓无商不奸。我们这套把戏他们清楚得很。但'拿人手短,只要能骗过国家,他们自然会睁只眼闭只眼。一个楼盘如果运作顺利,一般两年半就可以卖完。随着销售结束,这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自然烟消云散。
  以上违规操作的后果是:银行的呆账,房地产开发商欠款曾在其中占了24%,与之相比,老百姓按揭欠款只占了0.4%.如此巨大的落差只能用机制缺陷来解释。 [全文]

房地产腐败催生银行金融风险 魏杰倡议"五公开" 地产大佬陷身问题贷款 “上海首富”周正毅被扣
中国富豪一半是房地产商 多是房地产贷款造就


  李丁向记者展示了周末的时间安排:上午接受某新报记者采访,中午和某时报房地产专刊主编吃饭,下午在某咖啡厅和某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喝茶,晚上则和某晨报副主编共进晚餐,"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广告。"
  李丁说,明星楼盘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广告投放量,昆明某报的十大明星楼盘几乎就是广告投放量排名。一般而言,省级明星楼盘的标准是50万元,国家级明星楼盘的标准是200万元。 [全文]


  记者:"炒地皮、骗贷款、虚假广告、偷工减料……这么多问题,开发商不怕法律惩治?"
  李丁:"这些隐患是开发商挥之不去的阴影,惟一的办法是洗刷'原罪',物管公司就应运而生。物管公司一般建立于楼盘建设尾期,这个期间也是前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由此可见,官员的腐败使得惩罚机制缺位,而惩罚机制的缺位意味着开发商违法违规的风险降到极低。做了坏事而不受惩罚,这种机制的缺陷和房地产的暴利怎能不让众多开发商趋之若鹜!
  李丁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已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怪胎,政府腐败官员、银行、媒体和开发商共同促成了它的繁荣,他们从中获取利益,反过来,他们也成了房地产怪胎最好的保护伞,"保护他们就等于保护自己!" [全文]

大家关注:广地花园业主能告赢番禺房管局吗? 丽景台177位业主集体状告开发商诉讼案宣判
包赚不赔?暴利几何?揭开京城房地产黑幕


你是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的“黑幕”?
只是涉及少数开发商,大部分地产商还是“干净”的。
这是房地产业的普通现象,大部分开发商都是这样起家的。
这只是冰上一角,实际情况比揭露的更厉害。
只是在早期房地产开发存在,现在市场比以前规范了。
这是逼不得已的,开发商不这么做就赚不到钱。
 
 【投票结果
本投票起止时间:06月04日-06月21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