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东莞处于一个竞争的骚动期。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商业地产。华南mall、第一国际、地王国际、金月湾广场、等超过20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一拥而上,一个以外来打工者为主体的700万人口的城市能够承受这么多的商业项目吗?危机正在显现。

今天东莞正在按照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抓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从出口加工基地向中心城市转变。商业地产最大的启动者,是庞大的民营经济实体。华南mall、第一国际、世博广场等开发商是当地号称“实力派”的民营企业,单个项目的总投入都超过20亿元。

这还不足以说明东莞商业地产的影响力,新城区的改造,原本就为商业地产留下了非常大的开发空间。有人说,经营,才是商业地产的生命线。而前期的销售和招商,是一场出彩的博弈,项目的胜败系之“消费潜力”一线,集中放量的东莞商业地产项目,开场经营也会集中于年底至明年初。

决战,定格在今年。

  专题制作   熊辉
 

能量催生变革。2001年,东莞市政府一份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和旅游城市的城市规划新鲜出炉,定下了由制造业城市向商业都市型城市升级的基调。当年5月31日,东莞市委书记佟星在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东莞要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并成为IT业重要的消费市场,以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市政府的规划等于为地产商们指点了一眼掘取巨大财富的井。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东莞的整个房地产业骤然兴旺起来。商业地产不失时机地站在了前沿。

“东莞有700多万人口,按照国外商业地产在一个城市的比例来测算,5大商业地产建成以后,总体比例还是偏低的。”

第一国际董事长助理王月华的分析,道出了商业地产幕后政府主导的影子。 【全文】

       开发商们对商业模式的打造,其实也透露出几分隐忧,至少他们无法避免业态上的同区竞争。“做旺场”几乎成了他们的唯一目标,前提就是招商,“有主力商家进驻,才会带来良好的连带效应,商业投资客看重的就是项目的升值空间。”世博广场陈云龙如是说,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种概念或营销手段,投资者往往通过对商业模式的考察,才会决定是否入市。这就是所谓的"提升商业价值。华南MALL的租售比例从85∶15调至88∶12,就是开发商“见好就收”的做法。
       第一国际营销总监李战洪透露,在第一国际长达一年的建设期中,他同时布下三条线:借势,造市和做事。先在宣传攻势上借东莞建设新城区的“势”,再营造投资者眼中的“市场”,当市场能量积蓄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再把项目规划等公之于众。 【全文】

       东莞市代市长刘志庚曾公开表示,今年,东莞市政府将投入167亿元,推进东莞新城区的大举建设。上层建筑拉动内需的结果是,商业地产大兴土木。
       然而,记者从业界获悉,最近东莞市政府正在为挽留一大批外来工厂投资者而发力。东莞市政府的压力由来已久,苏州、昆山工业园等内地工业园区招商组委会频频现身东莞进行招商活动。如此频繁的市场活动,令人隐隐感觉到资本的洪流在翻滚。东莞在城市建设初期,将以什么筹码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大批民营资本的出路,又在何方? 【全文】

您是如何看待东莞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地产投资的?

东莞正处于转型期,可以吸纳这么多商业项目。
东莞以外来人口为主,这些打工者消费水平不高,很难消化这么多商业地产。
东莞商业地产项目已经超越了这个城市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泡沫成分。
没有银行的介入,很难上这么多大项目,其实真正的风险还是在国家银行身上。
  【投票结果

本投票起止时间:
06月01日-06月18日

发表评论

温总理批示"查告" 四部委彻查MALL泡沫
  3个多月就暴增100多家?有关人士分析,以前统计主要是省会级以上城市,但是现在的趋势是购物中心不光在大城市遍地开花,还迅速向二三级城市扩展,这次统计的面相对更全面。 【全文】

空置总量大增 粤商业地产开发隐患加剧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广东全省空置房总量为2213.1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2216.13万平方米同比轻微下降了0.1%,不过商业物业空置总量却从去年首季的377.89万平方米大幅增加到今年首季的485.61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剧增了28.5%! 【全文】

超级大mall扎堆东莞 制造基地做商都梦
商业地产:在光环的表象下
商业地产:CBD房价的“天花板”有多高?
商铺供应隐现空置 商业地产急需败虚火

1、华南MALL
2 第一国际
3、金月湾广场

主要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