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共有9000多万流动的打工人口,其中广东就占了四分之一,达2300余万。外来人口的加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打工人”才随之而生。在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有10年以上打工历史的人难以计数,其中一部分人已在打工所在地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户口,但更多的人,依然还是无根的浮萍,他们的身份依然是“流动打工人”。
  面对比故乡不知繁华多少倍的广东,面对就业环境不知比故乡广阔多少倍的广东,面对个人经济收入不知比故乡好多少倍的广东,资深打工人以及更多刚来到广东不久的打工者最终会选择扎根于此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打工者当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的观点。
 
专题制作 编
辑:秦燕兰
 
舒秀秀 湖南人 现供职于深圳某保险公司 来粤5年
 
陆莉 江西人 现供职于佛山某文化传播公司 来粤2年
  没来深圳之前,我已经从各种报道中对深圳有了不少了解:这个城市在为年轻人提供许多充满挑战的工作机遇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时尚、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融入其中,是一个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好机会,所以早在五年前,深圳就是我心中的梦想
  但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这让我在初来深圳时,颇感失望。尤其是很多时候,打工者的一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后来,随着自身的成长,我逐渐理解了,深圳毕竟是一个新兴城市,它的缺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不断衍生的,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忽视这些缺点的存在,正着力改进。这让我慢慢接受了它。
  再过一个月,就是我来深圳五周年的日子,我在这个城市一呆就是五年,从没挪过地方。从第一份工作站在街边派产品宣传单,到今天在保险公司谋生,我一共换了四份工。我对我的明天充满希望,我有信心在这里发展下去。
  我来广东不到两年,先后在深圳和东莞呆过四五个月,现在辗转来到佛山。当初,我放弃家乡分配的工作外出打工,主要是想寻找锻炼能力的机会,让自己成长起来。现在,我选择来广东,将来我也许还会去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城市看看。游历不同风貌的城市,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我想,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把自己从故乡迁居到异乡,我最终扎根的地方会是自己感觉有归属感的地方,只有找到了有归属感的地方,我才会选择扎根其间。反观目前我在广东的生活,是令人愉快的。总的来说,广东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的用人机制较为先进、开明,是一个能让许多有志之人圆梦的地方,而政府方面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让外来者感到有安全感、归属感的生活环境。
夏拾 重庆人 现供职于惠州某媒体 来粤11年
陆莉 江西人 现供职于佛山某文化传播公司 来粤2年
  是1993年来广东的,当时17岁,初中没毕业。文化不高加上性格内向,我的找工之路一波三折。
  三年后,我开始尝试写作,想以写作改变生活。因为功底浅,我只一些与打工感受有关的诗歌和小故事,虽发表了不少,但我的生活状况没有丝毫改变。而且因为写作,我还变得特别不安分,厂里让我学模具技术这一足能改变生活的机会也被我轻易放弃了。之后,动荡的跳槽生涯“隆重”开始,从1996年到1999年,我在惠州、广州、肇庆、深圳等城市轮转了一圈,直到1999年受聘于现在的杂志社,这种动荡的生活才告一段落。这期间,我不仅没学到一技之长,反而欠了一堆债。
  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因为我相信写作最终能改变我的生活,如今总算明白,这种想法很幼稚。在这里,要想在文学领域出人头地是十分艰难的。我当然不会选择扎根于此,因为自身的能力及这里的用人机制,都让我没有立足的自信。目前的停留,是因为这里能够挣到让家人改善生活的钱。
  我心里很明白,我是不会选择在广东安家的。
  来广东之前我是家乡一所中学的副校长,爱人也在同校教书。当时恰逢改革开放,在先来深圳的朋友的极力鼓动下,我最终决定停薪留职来深圳闯荡。开放的珠三角的确比内地好很多,许多企业不仅能够给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用武之地,而且也很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我当时就决定了,在这里干到没人要了那天才打道回府
  九年前,我被派来东莞协助公司一位董事组建分公司,并任副总经理,于是通过关系让爱人也办了停薪留职,同为公司效力。公司高层多次要我把户口迁过来,在这边定居下来,买房另有补贴,但都被我拒绝了。说实话,这些年打工的积蓄,买套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要想在这边安居乐业,过小康生活也不是难事。关键是我父母都还健在,他们都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又只有我一个独子,养老尽孝是我责无旁贷的事。
  父母老了,他们又不愿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所以只有我回去。我打算再打几年工就回去,要么经营一个小公司,要么重执教鞭,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度晚年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