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家居综合报道 日前,宜家家居发出公告称,全球范围内召回一款中国制造的灯轨,召回的主要原因是这款灯轨的接地连接存在瑕疵,有可能引发消费者触电,涉及数量达9.7万个。产品质量问题再一次将宜家家居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关人士认为宜家的召回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但同时也说明宜家在产品前端把关方面仍存在问题。
宜家家居频出质量问题3年内召回15种产品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最新报告称,宜家家居召回问题灯轨涉及数量达9.7万个,其中北美地区召回约5000个,主要原因是该灯轨的接地连接存在瑕疵,会引发消费者的触电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宜家宣布召回的问题产品涉及灯轨、儿童椅、茶壶、睡袋、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床等,召回产品种类达到了15种之多。
记者在网上搜索宜家家居,发现很多网友对宜家产品都有抱怨,论坛上、微博上对于宜家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也非常多。消费者蔡小姐抱怨“我两个月前从宜家精心选购一款沙发,但没想到还没用多久,海绵已经出现了塌陷。”
消费者“棉花-棉花糖”爆料称其在宜家购买的衣柜玻璃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突然爆裂,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宜家家居压榨代工厂致使产品质量差?
熟悉宜家的知情人士爆料,“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宜家太追求低价了”。
宜家家居中国区总裁吉丽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过去的12年里,宜家一直在降价。我们降价的部分手段是降低供应链成本,主要通过在中国采购产品来做到这一点。”
而近期宜家家居爆出的“霸王条款压榨代工厂”,正好印证了宜家家居在中国如何降低“供应链成本”。宜家供货商之一,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厚成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供货商报价前,宜家家居要求其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仅给予5%的利润率,“于是我们就会为了扩大一点利润率,去购买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如果市场价是1000元的原材料,我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找能把价格控制在800元左右的原材料供货商”。
资料显示,宜家家居在中国拥有350家供应商。业内人士分析称,宜家家居凭借着数量庞大的全球采购成为供货商最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对供货商“想用就用,想关就关”,这种代工的不对等,导致供应商为寻求利益,只能通过寻找更低廉材料来维持生产,甚至以次充好。这也许是宜家家居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根源。
宜家家居中国区负责人也曾回应“宜家的目标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提供品种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但是较低的价格决不允许降低和损害产品的质量或安全。”
高价低质 叫好不叫座成宜家“中国特色”
宜家家居一直标榜 “低价位,贴近大众”,“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是其创立之初的理念。这一策略也让其在欧美市场上一直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
而在中国市场宜家家居成了中产、小资们的家居卖场。在2009年宜家开展了一次“品牌资本调查”(BrandCapitad)——检测和跟踪宜家理念的实施情况,并衡量各国顾客的信心,这项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让宜家很沮丧:宜家这个一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中低档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却被定位为高端,与小资、中产等联系在一起。
在欧美,宜家产品主要是为18岁以上的年轻人设计,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家居的简单、易用、方便挪动,而目前家具在我国尚属耐用消费品,很多消费者购买家具都是为了长时间使用。“宜家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14年过去,宜家在中国市场上的门店数量仅11家。中国的消费心理与欧美消费者不同,这也是造成宜家家居在中国扩张缓慢的原因之一。
宜家频陷“召回门”,网易家居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各方观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保昌:
主动召回是公平竞争的需要,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发现有安全隐患,有缺陷,进行召回,我认为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在履行法定责任。
法律中有规定,如果产品有缺陷就不能再生产,如果在市场流通当中,发现产品有缺陷就应该采取积极召回,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宜家是在流通领域发现产品有缺陷,采取召回措施是履行法律的表现,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肯定也是企业诚信的表现。
如果宜家明知道有缺陷,再销售到市场当中,在消费者,或者其他部门的这种投诉、监督、督促下进行召回的。
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家居企业,出现质量问题主动召回的真的很少。宜家的这种主动召回,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其他厂家果发现有缺陷的话,应该立即召回,这是竞争的需要,只有厚待消费者,遵守法律,诚实信用,才能赢得市场,所以说从竞争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主动召回对企业有利,对消费者也有利。
柯拉尼董事长陶晓松:
召回是治本,加强前端产品管控是治根,
宜家是产品可以说是DIY的产品,是成品,跟国内的定制衣柜还是有差别。定制衣柜从上门测量到整个生产、交付、安装都是企业是要全面负责的,若安装或者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当场就会发现,也不会验收的,所以国内定制衣柜行业几乎就没有召回这么一说。
但是如果宜家是主动召回的,这肯定是企业负责人的表现,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属于亡羊补牢的行为了,总比不补好了。前提还是要加强前端的产品管控,这个是治根,召回是治本,表象的东西。
上舜照明总经理孙建宁:
召回频出把关不严
最近几年宜家都有召回产品,那说明他们把关还是不严。当然出现质量问题,宜家主动召回,那也是一个大品牌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确实是应该召回的,无论损失有多大,因为从长远来说,我觉得不召回的损失会更大。
链接:近年多次召回产品
2012年7月,宜家家居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一款中国制造的灯轨,涉及数量达9.7万个,其中北美地区召回约5000个,召回的主要原因是这款灯轨的接地连接存在瑕疵,有可能引发消费者触电。
2012年1月,召回ANTILOP安迪洛高脚儿童椅,其中符合召回条件的儿童椅仅在北京地区就销售了17378个。宜家方面表示,这款高脚椅的安全带会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打开,从而带来跌落危险。
2011年1月,宜家召回一款RUND伦德玻璃杯,原因是玻璃厚度存在差异,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破裂的情况。
2011年3月,宜家宣布召回一款弗斯多咖啡壶/茶壶,原因是玻璃壶金属支架的压力会导致玻璃壶破裂,有烫伤和割伤的危险。
2011年10月,宜家宣布召回BUSA布萨折叠儿童帐篷,原因是这款帐篷的钢丝框架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断裂,这会造成锋利的钢丝从帐篷布料中戳出,划伤或刺伤玩耍的儿童。
2011年10月,宜家宣布召回一款有玻璃镜门的衣柜,原因是这款镜子比较沉重并且有碎裂的危险,可能会给顾客带来安全隐患。
2009年12月,宜家宣布召回LEOPARD雷帕儿童高脚椅,原因在于将座位固定于框架上的弹簧锁可能会断裂,致使座位从框架上脱落。
2009年8月,宜家召回IRIS艾瑞思和ALVINE艾尔文罗马帘,原因是卷帘窗上的珠链会对儿童的颈部构成缠绕勒脖的风险。
2008年6月,宜家召回BARNSLIG巴斯利婴儿睡袋,原因是拉链下端的卡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进而可能导致拉链头脱落。
2006年7月,宜家召回利克赛沙发床架,原因是美国一名消费者在试图折叠“利克赛”牌沙发床架时,手指被夹伤,最终做了指尖切除手术,所以宜家家居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10万张此种沙发床架,这其中包括在美国的10万张,中国区的1万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