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概念炒作,智能家居行业终于在2014年感受到了“春意”:除了资金关注之外,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各大智能家居创业园的成立,也为创业者送来了阵阵暖风。表面上看,智能家居行业似乎已是万事具备。但是,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这一行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没有这么乐观。在他们眼里,智能家居产品要想被普通消费者全面接受,尚有一段距离。
重庆商报讯 新年伊始,智能家居就在投资市场上抢尽了风头。在国外,互联网巨头谷歌先后斥资32亿美金和4亿美金收购了两家智能家居企业;国内,京东也宣布,其投资的面向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Broadlink系列正式推出,并上网销售……
抢占先机,撑握行业的话语权,这是互联网巨头谷歌一贯的作风,其在智能家居行业的策略也是如此。今年1月13日,谷歌宣布,将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商Nest。据了解,Nest以生产恒温器和火警器等高科技设备为主,而这些设备都可以接入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来控制。1月26日,谷歌又表示,将斥资4亿美元,购入总部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Mind。
在国外,谷歌的两笔收购掀起了一场“智能家居风潮”。在国内,电器生产企业和电商也纷纷打起了智能家居的主意。今年1月,在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四川长虹、青岛海尔、海信电器、TCL、康佳、创维等国内的电器生产厂商都推出了“智能家居”产品。在电商方面,京东则表现得更为急迫。1月13日,京东宣布,其投资的面向智能家居领域的Broadlink系列产品正式推出,并于同日起在京东独家首发预约。昨日,京东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Broadlink系列包括第二代智能插座、智能遥控以及智能空气检测仪和墙壁开关等,这些产品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家中电器的远程智能操控。
除了资金的关注之外,政策对于行业的引导和扶持也给智能家居送来了暖风。去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更高速的应运平台。
同时,本土的创业园也向智能家居行业打开了大门。近日,智能家居供应链平台和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正式以全产业链的模式落户南岸区。“预计到2017年,该产业链将实现产值50亿元人民币,直接新增就业3000~5000人。”南岸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案例
技术和产品成熟 市场为啥不买账?
资金、政策都送来了暖风,智能家居行业似乎已是万事具备。但是,在投资者和创业者看来,智能家居的市场却并没有这么乐观。
“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开发了智能的灯泡、窗帘(窗帘装修效果图)、风扇、锁等一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都已经上市。”去年7月,万园从重大毕业后就建立了“重庆深蜀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就是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我们产品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可以通过手机对家里的相关物品进行远程操控;另外,在家里,主人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操控。”万园介绍,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的新产品,还可以对空调、电视、摄相头进行远程和语音操控。
“智能家居的概念被关注已经有十多年了,技术方面也相对成熟,但对于消费者和市场的培养却依然在起步阶段。”在万园创业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体会到的最大难点,还在于向消费者解释和推广产品的过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科幻片里的情节,和自己的生活太远。”万园说,公司目前的客户主要是住别墅(别墅装修效果图)、花园(花园装修效果图)洋房的高端消费者。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他们能接受动辄上万元的家具,却很少有人愿意花一千多元钱来买一个智能系统。
“消费者这条路走不通,我们也尝试过直接找开发商和物管,但是这条路也很难。”万园说,公司目前还处于创业阶段,既没有规模也没有品牌效应,很难被开发商和物管所接受。为了推广产品,万园投立了专门的试用点和体验点。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万园认为公司可以免强“活”下来。但是,未来能走多远,则要看智能家居产品何时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普遍接受。
投资者说
产品研发怎么搞?
认清主流“接地气”
“谷歌对于智能家居行业的投资,其目的或许是为了掌握话语权。”在大石创投副总裁戴伟国看来,智能家居行业的成长还存在着一个巨大障碍—行业标准的制定。
戴伟国认为,标准在行业中实在是“牵一发动全身”。
“把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应用到家居生活中去,这个技术应用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技术标准的统一。”戴伟国说。
戴伟国举例,在现在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中,有的是直接用手机控制家居、家电产品,有的又是通过电源插头控制上述物品;另外,有的智能家居产品用蓝牙进行控制,有的用WIFI,这些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
“从目前来看,谷歌正在国外争夺这一市场标准的话语权。国内,互联网、电商、家电生产商等行业的巨头也都已涉足这一领域,未来的产品占据的市场越大,谁也更有话语权。”戴伟国说。
在戴伟国看来,对于万园这样的中小创业者而言,当务之急则是找准主流方向,然后再投入研发和生产。
“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创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要光是为了炫耀技术。”戴伟国说。
戴伟国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些创业者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用了很多高科技,但其产品却“远离生活”,没有实际的用途。
“有了好的产品之后,要学会用专利来保护它,还要用品牌来包装它。”戴伟国认为,智能家居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所以品牌效应的形成,则是企业能否长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