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想法由一名建筑学学生Martin McSherry在北欧墓地会议提出的。本质上,其概念是一座开放性摩天大楼,它配有一个花园(花园装修效果图),而其中的“房客”必然不会很吵。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它也可以增加新楼层。
对于McSherry来说,该墓地摩天大楼不仅可以帮助节省空间,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中(这里指挪威首都奥斯陆)死者的一种崇高而永久的敬意。该想法并非没有争议。有人满怀激情地捍卫它,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这些人想到:一个矗立的墓园慢慢变高,便不禁毛骨悚然。
其实该想法并不算新点子。一些由小墓穴构成的万神殿在欧洲很常见,并且在古代很多城市,墓地位于小山上,人们从很多角度都可以看见它。现在甚至存在垂直性﹑高耸的墓地。其中最高的要属巴西的纪念基督教墓园(见下图)。虽然不乏先例,但该项目也得克服许多文化禁忌,及说服那些对类似公开死亡展示表示不喜欢的人们。
菲律宾最穷贫民窟 穷人住墓地玩骷髅
马尼拉北部墓地是菲律宾全国最大的墓地,同时这里生活着成千上万的菲律宾穷人。官方透露,在马尼拉有5万穷人住在各处墓地。据历史学家说,自1884年诺特墓地开辟以来,生者和死者就开始同时入住了。

这块占地135英亩的墓地当初主要用来安葬富人和名流,由于随同死人下葬的常有贵重物品。 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里的人口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穷人在墓碑之间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