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买窗帘就应该是一套成品的窗帘,但是“聪明”的商家却把窗帘的各个部分分开计费,这样商家靠低廉的窗帘价格先吸引住消费者,然后靠配件从消费者身上赚钱,以此牟利。
猫腻一:配件收费超窗帘
市民蓝先生在北园一家居城购置了一款窗帘。当时销售人员只跟他说窗帘25元一米,总计是180元,而有关配件另外加钱的事情只字未提。蓝先生是第一次买窗帘,想当然以为商家的报价是整套窗帘的价格,压根没想到配件是另外收费的。
可是,后来商家给他打电话,让他来取窗帘,价格已经变成了450元。
“这种商家就是忽悠不懂行情的人,所以事先不告知,让顾客交了押金再说。”28日,记者到北园大街三孔桥附近的窗帘市场采访,据一家窗帘店老板向记者透漏,在窗帘行当,配件另外收费早已是公开的潜规则。“窗帘要的钱不高,你以为他们利润从哪里来?还不都从这些配件上出吗?”
据该老板透漏,配件价格高于窗帘价格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时候,顾客的窗帘要的价格低,商家就会从配件价格上找补回来。有时候商家一看顾客比较有钱,购买了比较贵的窗帘,他们报配件的价格也肯定不会低了。”
猫腻二:定做不提配件钱
记者调查了解到,商家卖窗帘时,窗帘只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花边、铅坠、布带、钩子、轨道、罗马杆、轨道滑轮、扎带、装饰品等配件看似不值钱,但是多了之后总价格不一定比窗帘便宜,部分商家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配件价格。
在北园大街一家窗帘市场,记者声称要买窗帘。
记者:“那价格呢?”
店老板:“价格嘛都不贵,你看这个纱幔的是18元一米,那个遮光的是25元一米,我们这边卖的价格都比较平民。”
记者:“那窗帘做好了也是这个价格吗?”
商家:“对,做好了也是这个价格。”
商家一直没提配件的事情,记者就顺口问了一句:“听说配件是单算钱的?”此时商家才不情愿答道:“是呀是呀,等给你出单子的时候,配件的钱都要算到里面。”
记者了解到,配件种类繁多,并且价格不一。例如同样款式的不锈钢杆,有的商家报20元/米,有的商家报18元/米。同一商家同一产品,给不同消费者报的价格也不同,甚至消费者购买前和购买后的报价也不尽相同。
猫腻三:多打褶皱多卖布
市民袁女士家中客厅墙壁是4.5米长,商家建议她做窗帘时多做褶皱会好看,于是袁女士家中按照1:2的比例做了窗帘。但是袁女士后来发现,她朋友家和自家同样的窗户,人家只用了六米多布,做出来的效果一样很好看。
记者采访多家商店发现,大部分商家都建议市民以1:2的比例多做褶皱。据济南某装修公司装修师陈女士介绍,窗帘不一定褶皱多了就好看,2.4米的窗帘最多买4米布就够了。“窗帘褶皱比例可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窗帘褶皱按照1:1.5制作已经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如果按照1:2的比例购买窗帘,虽然也很美观,但是必然会增加消费者的支出,甚至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
另外,还有的商家会克扣用户布料。据袁女士介绍,她测量窗帘后发现,虽然商家按照1:2给她制作了窗帘,但实际测量中,窗帘少了十多厘米,商家省下了不少辅料。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