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家居 > 正文

【直播】2015中国与亚洲室内设计发展圆桌会议 凝聚亚洲设计力量

0
分享至

圆桌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现场

11月21日,2015 中国室内设计周首次举办“2015中国与亚洲室内设计发展圆桌会议”,以“凝聚亚洲设计力量”为主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曙旸、中室协设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梁志天、中室协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冬江,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会长Mr.Sebastiano Ranrei、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前会长闵泳柏先生、台湾室内设计协会秘书长邵唯晏先生、印度尼西亚室内设计师协会市场传讯及外交事务Mr.Muhamad Luthfi Hasan、香港室内设计协会荣誉顾问梁景华先生、新加坡室内设计联盟会长Mr.George Budiman、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长桥本修先生、韩国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协会会长金敬淑博士、台湾室内设计装修商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叶博文先生、菲律宾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Arch.James Jao新加坡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王胜杰先生、等来自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室内设计协会及代表近100人参加了圆桌论坛。

今年,欧美经济前景未明,各国开始憧憬亚洲市场之发展,希冀带领全球经济走出霾雾,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同时,亚洲大部分国家及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亚洲设计师未来在社会开发、资源应用,以及世界潮流等趋势下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会议通过“圆桌论坛”这一国际交流平台,深入探讨了亚洲国家的设计生态、艺术传承与当代表征,在内与外、旧与新、保守与勇气、秩序与激情、民族与国际的碰撞融合中,释放中国设计、亚洲设计的内在力量,在新的文化情境中开辟中国与亚洲的设计艺术创造新境界,增强区域的凝聚力。

2015中国与亚洲室内设计发展圆桌会议 凝聚亚洲设计力量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致辞: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够接受我们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邀请,百忙之中参加中国室内设计周的活动。设计周是中国室内设计行业每年一次的盛会,每年到这个时间我们都在搞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周期间有论坛,每两年有一次展览,还有会议等等。我们整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大家汇聚一堂,有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宴会等等,挺丰富的,一年比一年好,把大家邀请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感受一下。

另外,从中国来讲,室内设计行业发展非常快,现在应该说有将近一百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从水平提高比较快,可以说在全世界来讲比较活跃,人数很多的一个国家。这方面我们很需要提高水平,也很希望和各国交流,特别亚洲地区比较近,我们想借着室内设计周的活动期间,给大家请来。一方面参加设计周,跟我们一起更多了解中国,更多了解中国的室内行业。另外,通过这个机会能够互相了解,互相沟通,能够更好地凝聚亚洲的设计力量,为整个亚洲服务,乃至为全世界服务。

作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来讲,也是一个全国性的协会行业组织。我们有很多的专业会员,我们的专业委员会大概300多人,都是中国,包括港澳台一些非常有成就的设计师,原来受政府委托来发职业资格证书,就我们协会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大概将近20万,在中国室内设计业来讲,覆盖面包括层面还是很有影响的,还是全国的协会。我们协会非常希望,愿意跟大家交流。

今天会议是梁先生来进行主持,通过今天会议大家能够共同商量商量,怎么能够在亚洲团结在一起,共同提高设计水平,将来有一个很好的交流环境,一个交流的方法,这个需要大家来讨论。

最后预祝今天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5中国与亚洲室内设计发展圆桌会议 凝聚亚洲设计力量

梁志天:今天日程将会从介绍中国的市场情况开始。大家都了解,我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角色,我是一个来自香港的设计师。与此同时,我也当选为2015年到2017年任期的国际室内设计师团体联盟的主席,今天我作为CIDA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担任论坛的负责人和主持人。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一个圆桌论坛,这是一个首届的圆桌论坛,我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想说通过论坛达到什么目标,但是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个开始就是邀请亚洲各地的专家参加这个论坛,分享观点和创意,来看中国和亚洲如何能够合作,为整个区域带来好处。尤其是在考虑到全球市场背景情况下。

今天各位客人来自不同的地方,首先我想向各位介绍我们大家的老朋友,我们的国际室内设计师团体联盟会长Mr. Sebastiano Raneri,今天也请到闵泳栢先生,他也是IFI的前会长。Mr. Osamu Hashimoto 桥本修先生。韩国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协会,Prof. Ghyung-Sook Ghim 金敬淑博士。菲律宾室内设计师协会,Arch. James Jao,主席 National President。Society of Interior Designers Singapore (SIDS),新加坡室内设计师协会,Mr. Keat Ong 王胜杰先生,会长 President。在这边代表中国的市场,我们有来自台湾的来宾,台湾室内设计协会,Mr. Shao Wei Yen 邵唯晏先生。叶博文先生、张先生是前任会长,代表香港室内设计协会的梁景华先生,他是HKIAD的荣誉顾问。大家见过主席刘珝先生,还有CIDI的副秘书长 清华美院的教授郑曙旸、杨东江先生 CIDI的秘书长、还有林学明先生,是我们的主席。来增祥,来自上海的一位学者,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室内协会的。

正式开始论坛之前,我想给各位做一个非常简短的,关于中国现在市场的介绍。在座各位可能有一些人已经很熟悉,也许有些人不够熟悉,中国人口超过14亿,供您参考的日本人口是1.27亿,马来西亚,3100万。人口密度达到139.6人每平方公里,上海目前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中国通常来讲海滨城市更加发达,包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当然,北京是全国的首都。

我们有很多的政策目前正在考虑西南部分的发展,其中包括成都和其他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是11万亿美元,目前在世界上是第二大的。人均生产总值是8154美元,是全世界第75位。劳动人口目前是9.15亿,但是这些数字都是非常初步一些数字,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中国目前一个情况。那么在座的每一位可能都知道中国正在不断地扩张,不断地发展,在过去20、30年当中有很大一个发展,中国仍然还在继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未来还是保持非常惊人的情况。

讲到我们这个产业,平均来讲每年的增速达到20%,大约15%到20%,我们知道去年开始是稍微有一点点放缓,15%到20%,但是仍然发展非常快,每年产值达到3.14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作为就业的情况,我们一共1700万在职人士。那么在这里面有100万是专业的室内设计师,根据现在一个数据,我们还缺40万设计师的人才缺口,就是有这么多的职位可以提供给专业人士。但是大多数设计师通常来说都集中在主要的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

那么室内设计的定义和我们协会的定义,我们是有一个巨大的室内装修装饰的产业,在此之内我们还有其他分支,包括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装饰装修以及室内装饰艺术。

这张图表,根据室内设计杂志给我们看出室内设计方面有百强的巨型公司,所有100家巨型公司,44%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家可以看到只有在美国的西部,65%,中国41%,南部59%,东北部60%,除了美国之外中国现在是有最多百强公司办事处的一个市场。中东23%,阿联酋30%,南美洲21%,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吸引到了很多百强,设计业的百强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和建立办事处,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增长。

给大家稍微简短介绍一下我们的结构,产业结构。每一年全国建筑面积总量是662亿平方米,全国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1800万美元,全国来看新开发的房屋面积114.814万平方米。那么今年1到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是7万元人民币,每年增长2.6%。那么这个数字有的时候其实很难理解,或者是很难估计,但是讲到2015年中国的五星级酒店将会超过一千家,其中十强的世界连锁酒店品牌都在中国有自己的酒店。所以中国无疑对酒店业来说,以及酒店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市场。那出了房地产开发以及酒店行业,我认为还有更多的新兴市场可以来考虑,或者说新兴行业。比如说因为老龄化带来样一些机会,那么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变化一些服务方面的需求信息,那么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各类老年机构有将近4万个,床位有314.9万张,年末养老人是242.6万人。预计从日本、韩国,大家可能面临非常类似的问题,而日韩为老年人需求提供设计方面,算是走在前列的,比较有经验的。预计到2015年国内最少需要将近700万张的床位。

除了刚才我讲到这些内容,我们看到在城市的综合体发展也有很多空间和潜力,那么我们看从2011年到2015年时间,全国20座重点城市,新增城市综合体总量将超过1.6亿平方米。那么其中55%,一半以上都是在中西部的新城,比如说拿贵阳做一个例子,总体量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全国综合体量排位第一。

我一次给大家很多信息,可能很难一次性消化完。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其他方面信息或者数据可以来找我。

接下来进入下面环节之前,我想有请CIDA的副秘书长杨冬江给我们中国介绍一下设计教育的内容。

CIDA副秘书长
CIDA副秘书长

杨冬江:欢迎亚洲各国的室内协会的同仁来到亚洲圆桌会议,来到这个论坛,大家共同探讨凝聚亚洲设计力量这样一个话题。在正式开始圆桌会议讨论之前,我也是借着梁先生的话题,介绍一下中国的室内装饰行业或者是中国发展的现状。

大家来到中国,我想在座的很多专家同仁们对中国也非常了解。因为在中国的古代传统哲学当中,中国特别讲究形而上,因为无形的形而上是和有形的形而下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因为在中国特别讲究道与器的关系。因为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强调,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边,认为道是无形的,是代表万物运行的一个道理,同时也包含了社会的文化、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判断。那么对于道的一种探求,实际上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价值的取向。

今年我们2015年中国室内设计周是以新常态、新思维、新设计作为我们整个设计周的主题。那么在新常态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去把中国和亚洲的传统文化与我们当代的这种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也是我们很多中国设计师所思考的问题。那么刚才我讲到道,另外就是器,就是器物。中国人认为器是有形的事物,着眼于形态之美的记忆之道,同时更是文化和思想传承的一种载体。如何处理道与器之间的关系?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心与悟的关系,也可以说理性与感性的内容,实际上在中国高速发展了30几年之后,不光是室内设计同仁,同时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思考的问题。

这个场景中国在座室内设计师包括亚洲同行并不陌生,这是30几年中国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

中国30几年前再次打开国门,很多西方思想再次进入中国。我们是一个传统国家,两次开放的时间,一次是对中国比较耻辱的时期,就是1840年有一个鸦片战争,当时被迫打开国门,30几年前我们主动的再次与世界接轨。

这一次出现的景象实际上和100多年前又完全不同,因为确实世界上发生非常大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那么这个时候中国所接纳的对于西方人或者是对于亚洲其他民众来说,很正常的事物,但是到了中国全部变成一个新鲜的东西,所以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混杂的,很后现代景象在中国出现。

那么我们说我们经过30几年的高速发展,刚才梁先生也介绍过,我们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几亿,速度是中国目前来说最大的一个特点,那么同时速度也是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困扰。那么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来讲解,一个是在产业方面。在产业方面我们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现在来说与我们,包括今天在座的日本以及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包括美国都有一个巨大的差距,这个巨大的差距实际上也是各个国家看中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中国有很大一个上升空间,有很大一个市场。

那么在教育方面。我们也都是一个非常跨越式发展,实际上不管我们说产业还是教育,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可能都是大家在五年前或者在十年前很难想象的。比如说中国的室内设计教育,也就是在中国室内教育很多都设置在艺术院校里边。1982年的时候,中国的带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非常非常少,就是整个的设计类院校只有18所,但是到了2008年的时候从18所发展到了637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但是到了今年2015年的时候,我们与2008年相比,我们的艺术院校的数量又翻了3倍,现在中国艺术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超过了2000所这样一个规模。

还有就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加上中国以前的一个政治格局,中国确实也有很多很大量的设计师来参与到工作当中。

在中国整个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协会也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协会都进行设计师资源培训,但是真正受到专业培训的设计师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已经有15年的时间一直在开展室内设计师的专门资格认证工作,到今天为止已经有超过5万名设计师取得了我们的室内设计师的资格证书,但是这个数量与现在经过大家统计超过200万的室内设计师的规模相比所占的比率还是非常少的。

在中国很多亚洲同行经常参与我们的活动,各种赛事,各种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的,可能每一年在中国的这种室内设计大型活动也超过了大概50项。所以说今天我也是通过我一个大概的介绍,也是希望在今天会议上,各个国家的协会负责人能够与我们一起来探寻如何判断亚洲以及中国的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以及如何共同地来凝聚亚洲的设计力量,在这里我非常希望能够聆听到各位带给我们的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梁志天: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就直接进入到我们论坛的主要的部分。我们希望与会的嘉宾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一些看法,大概控制在2分钟到3分钟。然后进入自由讨论,然后进入小结。希望今天早上的讨论可以形成一些建议,能够为明年以及下一届的论坛提供一些指导和方向。所以首先第一个我想有请的是郑曙旸教授给我们讲讲他的一些看法。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中国与亚洲的室内设计,所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任何关于中国的,关于亚洲的及关于在设计层面的,在产业层面的,或者说在协会层面的都可以讲。另外,我们的嘉宾也可以看看怎么样为中国室内设计贡献力量,或者中国怎么样为亚洲贡献力量,任何角度都是欢迎大家探索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郑曙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郑曙旸

郑曙旸:刚才杨东江教授谈到关于形而上,形而下的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全世界人类发展来讲,其实东方文明是创造了农耕文明的奇迹。西方文明是创造了工业文明的奇迹。现实情况我们基本上室内设计在建筑进入现代主义以后,基本上按照西方的思路来发展的。再后来就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凸显,我们突然发现实际上东方文化,也就是东方文明的农耕文明创造的生活状态可能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理想。所以我想进入21世纪,我们在前30年与日本、韩国以及我们东南亚,包括我们各个国家在交流的时候,尤其在孟买参加IFI的会议当中,大家在这一点上有高度共识。由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所以我们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次凝聚亚洲设计力量的探索。

正如梁先生刚才所讲到的,我们这次会议并没有一个预定的目标和主题,只是先通过一个见面来探讨凝聚力量的可能性。所以作为中国方面,我们首先介绍有关市场情况。因为中国这个情况大家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从我们个人从业者来讲,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没有能够预见在30年后中国会发生这样一个剧变。昨天一个会议上我讲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超量对环境的一个获取,所以发展到今天,如果中国还按原来的速度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难以维计,等于我们在当代把后代幸福全部剥夺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走一个绿色发展道路,这也是国家为什么要现在转换经济发展速度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所谓中国现在讲的新常态,无非就是说要以一个稳步的增长,而不是一个原来的增长。但是在这种状态下,我感觉反而是我们室内设计行业的更大的机遇,因为大家都是这个专业的非常资深的研究很深的专家,我们都明白。室内大量增量,实际上是在一个房间改好一个室内项目,室内不像建筑,由于业主的更换,我们一般周期,即使以中国来讲,原来所讲的十年根本不现实,我们平均室内装修乃至更换的速度,在很多场合基本都是在三到五年期间的转换,好像在我的印象中十年已经是很少见的一种现象。

所以对于刚才大家看到的,现在的建筑存量,实际上为我们设计师提供了未来适应新变化和新的生活方式需求的巨大的设计存量。而这个存量紧靠中国现在中国设计师的数量,你看看刚才的统计数据就非常清楚了,我们从高质量的设计师,还差40万的人才缺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要在中国这个市场来寻求机会。

我们也是意识到,本身设计行业就是没有国界的,尤其在今天全球化这样一种背景下更是如此。所以从中国的设计师来讲,既然亚洲设计力量是能够代表一种人类最高理想的设计境界的,那么何不把我们的智慧凝聚在最大的市场来进行一个促进。而且我们中国设计师大家也看到了,教育这个领域不像其他领域,虽然我们刚才杨老师已经介绍了这个增量很大,但是我们长期从事职业人心里很明白,它的质量在一个短时间内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到,尤其是像我们一些先进入工业文明的国家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愿意把学生送到欧美一些国家去留学的根本原因。而现在在中国也成为一种潮流。

以前不是说要不要出去的问题,现在是成为困扰很多家长,到底是在中国学生还是在外国学习。因为现在已经在经济上能够负担得起了,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我要说的这些无非也是让我们在座的各位设计师同仁们能够明白,中国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位置,也就是说核心一点就是它的市场几率相当大,在这儿也是欢迎各国设计师来中国寻找这种发展的机会,因为毕竟这个存量还能够从现在来讲,至少下一个30年,即使我们再增加更多的公司,要真正把它做到位还是做不完的。

谢谢大家!

梁志天:我们这个圆桌论坛不想变得太严肃,我想稍微改变一下规则,这样可以邀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发言人来跟我们进行更多讨论。现在请允许我邀请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的桥本修先生跟我们谈一谈。

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长 桥本修 先生
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长 桥本修 先生

桥本修:今天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会议。首先想传达一下来自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的主席的歉意,由于他的日程没有办法参加今天活动,但是也期待未来能够跟中国建立更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其他的友好协会之间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所谓的软性社会当中,这个室内设计师非常重要的,那么因此有所改变。在此期间,桌上的餐具,作为室内设计当中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成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当中一个环境元素,那么所有的设计当中的元素都需要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这成为文化当中或者文明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仅限于装修的个人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与周边环境都有关系,在日本也是一样。对我们的市场来说,我们市场是比较艰难的,我们这里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我们很期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纯粹进行生产和制作。对于日本人全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很多的年轻人的生活,我们看到日本有很多的建筑物都是空置的,他们建了很多的楼,但是在建筑的过程当中很多老的建筑使用就变得比较少了,那么这样一些内部的设计和改造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日本设计师来说尤为如此,是我们目前的责任。

那么作为设计师来说,考虑到我们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跟平面设计,跟内部的配饰设计,跟建筑师的合作,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关系,我们就没有办法建立这样一种文化,也没有办法建立这样一种文明,谢谢各位。

梁志天:非常感谢。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荣誉顾问 梁景华 先生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荣誉顾问 梁景华 先生

梁景华:各位早上好,我来自香港!实际上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增长如此飞速,大多数的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把眼光放在中国身上,那么当然香港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但是我们之前曾经是一个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连接起来的桥梁,当然现在仍然还在这样做,我们在所有其他业务当中也在做这件事情。

那么室内设计既然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们在中国有很多项目,我们也建立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工作,加入到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当中,那么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也看到过我们这些工作,在未来当然由于中国发展还会继续进行,这样一个室内设计的专业是非常好的,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良好优秀的设计师,看到很多后起之秀,他们来到我们的产业当中,遵循国际标准,进行出色工作,这都是非常喜人的,那么讲到教育。讲到创业产业,那么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发展。但是我觉得还有发展和进步的余地,因为教育会决定未来发展,我会建议,因为我也了解,有一些设计课程在大学当中,这些设计课程是来自艺术方面的专业以及其他一些下属科目和建筑科目,总体来说设计是非常具体的课程,我们想要建议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甚至新加坡,可能都在创意产业的教育方面非常的强大,如果我们能够携手合作,帮助教育中国的青年人能够进入到这样一个行业,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但是不要太过于野心勃勃,而是说通过一种很好的适当方式,来改善在中国这个行业当中的教育水平,我认为这对未来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中国整个市场发展都非常有好处。

那么对于亚洲国家来说,我们知道我们有这种能力做这种事情,香港同时也有这方面经验,我们也愿意在此做出协助,我本人在香港受教育的,我们知道香港教育系统跟中国有很大区别,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倡议,对于整个亚洲大环境当中,亚洲与中国应该共同繁荣,共同成长。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帮助中国进一步进入到这样一个世界的平台上来,感谢各位!

梁志天:非常感谢梁景华先生,现在请允许我邀请George Budiman,来自新加坡室内设计联盟的。

新加坡室内设计联盟会长Mr.George Budiman
新加坡室内设计联盟会长Mr.George Budiman

George Budiman:昨天有幸参与中国室内设计周的晚宴与权威榜的发布会,这样我心存感激,也很高兴成为一位室内设计师。自古以来,好多的家族企业都希望他们年轻一代都可以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等。20几年前当我接触到室内设计这个领域的时候,室内设计师这个抬头不受大家认同和认可的。但是直到今天或者说最近亚洲一些繁华的经济大环境,造就了很多世界设计师的专家。所以我想说的是,很感谢有这样一种机遇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中国与亚洲室内设计的新举措。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室内装饰协会。新加坡最近在推动一个文化产业的新的类似未来五年计划,室内设计这个领域是我们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推广的。每一年新加坡一个大奖,总统设计大奖,颁发好几项设计师的大奖,由总统在总统府颁的奖项,鼓励未来年轻创业人士,在文创方面发展才华,室内设计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环境。

待会儿我跟各位分享一下关于室内设计的教育跟环保的分享,首先就是三分钟有一点基础,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

在我过来之前我和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官方机构,想在这里趁这个机会邀请CIDA参与明年新加坡国家设计周2016年3月份的重要的活动,有可能我们CIDA共同举办一个环节,这样新加坡东南亚的朋友认识,所以在这里谢谢大家!

梁志天:非常感谢您的邀请,3分钟当然对每个人都太短了。

印度尼西亚室内设计师协会市场传讯及外交事务Mr.Muhamad Luthfi Hasan
印度尼西亚室内设计师协会市场传讯及外交事务Mr.Muhamad Luthfi Hasan

Mr. Muhamad Luthfi Hasan:感谢各位参与我们的圆桌会议,我们的主席向各位表示歉意,因为目前在日本出差,没有办法参加。我只有2分钟时间,现在什么是最重要的?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或者对所有的设计师来说,在设计中需要有一个真诚的态度,我们看到设计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物件或者是具体的事项,它背后有流程,有完整度,有设计师自己的一个想法。因此,我想说真诚性,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真实性也是包括了设计师是否真诚。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亚洲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非常丰富的文化背景,有着非常长的历史。他应当引领室内设计的潮流。更为重要的事情,亚洲有着非常强的一种身份认证,可以将这种亚洲的明确风格传递给世界,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要携手合作,把这样一种风格传递出去,这个工作是提供解决方案,那么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世界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就想说这么多,谢谢各位!

梁志天:我们邀请金敬淑教授,韩国室内设计师协会的金博士发言。

韩国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协会会长金敬淑博士
韩国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协会会长金敬淑博士

金敬淑:各位早上好,我来自韩国,感谢各位邀请我。设计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艺术,但是也和产业经济挂钩在一起的,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既然设计在一国经济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我认为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待中国设计的全球化。

如今中国经济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重组世界秩序起着主导作用,中国经济取得的伟大复兴直接影响到中国设计界,并促进了各国设计活跃的国际交流。

但是我认为目前中国设计的走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而是一颗将设计作为中国国家发展有利的棋子,从政治思维角度进行着国家主导型设计的发展。

这样的趋势也很可能引起我的担忧,比如设计师个人对设计的主观意识和主导意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设计具有国家主导型的强有力和一贯的政策性质。因此,我期待中国的设计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并将成为全球设计大国。因此,中国作为一个真正的全球设计强国,为了实现中国和亚洲乃至中国和全世界的共同发展,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维护设计专利的重要性。

最后,如今随着设计全球化发展,更是需要制定维护设计专利的保障制度,以及有关设计的一系列的政策,并对此进行深刻的研究。谢谢!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顾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来增祥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顾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来增祥

来增祥:我来自上海的同济大学的,上海有2800万人口左右,加上流动人口是3000万左右,是一个相当拥挤的城市。这样上还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就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周边国家都去过新加坡,我们韩国、日本都去过,中国上海老龄化比较严重一点,但是老龄化以后中国显得没有活力,没有生气,相应的老年人给修养的地方,这些生活环境的就不够了。这是我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讲,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噪声,我觉得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交通的管理还不够好,尽管交通应该说在上海还是很重视的,上海现在有16条地铁线,我一般公共交通、出租车的传唤比较方便,但是城市噪声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这也是损害健康的。

还有上海城市缺乏一些公共小型的休闲空间。城市比较拥堵,绿色面积比较少,居民年纪大的或者小孩子,或者是市民需要中间休息的小型绿地可以说相当缺乏的,把好多地用来造房子的,这也是一个问题。

另外,上海城市尽管有一条黄埔将,但是人跟水的交流还是比较少,因为黄埔江就是边上一带而过,人跟水面的交融以后就显得不够和谐,所以上海教育应该还是可以的,有很好的中级跟高级的学校的教育,信息,除非互联网+上海也还可以,但是上海的毛病我刚才讲的这方面比较突出。我到过新加坡,到过邻国、韩国,也到过日本,亚洲相邻国家对我们中国,对我们上海的城市管理,包括室内环境质量提高会有很多借鉴的地方,谢谢。

台湾室内设计装修商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叶博文先
台湾室内设计装修商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叶博文

叶博文:我来自台湾,今天在座很多都是个人团体,台湾在这方面相关的团体也很多元化,全年会跟台湾政府当局的一个窗口,有相关的法规正面宣导,是唯一的缺口,全年会的角色是蛮重要的。相对于全年会以外,也有其他个人的设计师的团体,包括有学术团体,有学校教授所组成的。台湾整个室内设计发展的过程在1950年前后是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单位来培养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以师徒传授方式在传承。在1985年的时候,台湾有第一所室内设计的大学,发展到2015年目前台湾有30所大学是室内设计。每年培养2000多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毕业之后投入整个的市场,不仅在台湾发展,当然到中国大陆,东南亚地区,整个华人的社区,可以说发光发热的。

尤其在台湾来讲,全年会主要的工作还是基于保证所有住户安全,人民安全。台湾也是面临老龄化问题,注重设计方面无障碍空间,让我们的老人,使用起来,在安全情况下过的更安全,台湾很积极推动室内设计的装修法规。室内发展在台湾非常快速,希望我们在全体业界还有学界教授共同努力之下,如果有研究成果出来的话,我想我们愿意提供跟大家分享。各位如果有相同的资讯,我们也可以互相流通,互相一起为整个室内设计装修企业发展尽一份心力,谢谢大家发展!

梁志天:谢谢您跟我们分享台湾方面以及立法方面,专业方面的想法。那么我们现在有请菲律宾室内设计协会的主席,James Jao发言。

菲律宾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Arch.James Jao
马来西亚 JANE HO

JANE HO:我今天会用中国话来表达我对这次开会的想法。马来西亚是一个很多元化的国家,我们那边华人有些会懂华文,有些不会。所以我很幸运的在小学的时候有受过中文教育,所以我就想在今天来用中文发表我的意见。今天很荣幸能够邀请来参加非常重要的圆桌会议,这个会议给我们亚洲设计精英们一个很好的平台,来促进我们的互相交流讨论,让大家为亚洲设计界的协同相应。随着今天亚太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尤其是大中国,刚才梁先生的PPT已经给我们一个想法,我们应该培训设计师走向专业,提高设计水准,集成东方的设计文化,国际化,以及全球化。我相信,我们会做到的,因为这个时间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促进我们的设计,也使我们的互动交流达到最高的专业水准。

还有,我现在要恭喜梁先生被选为下一届的IFI主席,他是第二位亚洲人当这个有52年历史的非常有权威的国际社会协会,第一位就是闵先生,他任职期间把亚洲人在国际设计的地位提高了,也让国际设计师接受亚洲人,成为他们的领导。我也祝梁老师在IFI认职期间,拉动亚太涉及国际化,共同发展为一个包容、平等、融合的大家庭,我希望下一次会议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主题,大家来研究。还有我也很高兴,今天能够有这样多的专家们跟我们提很多好的贡献。

我的中文不太好,请大家多多包容,谢谢!

梁志天:谢谢James,James是幕后在帮忙。在座各位都是您的老朋友,您认识我,也认识很多其他同仁,非常感谢您。我现在也想请林学明先生。

集美组总裁,设计总监 林学明
集美组董事长 林学明

林学明:非常感谢各位参加圆桌会议,各位代表以及梁先生都发表了很多的见解,我在这里想分享一下我的两点感想,有关中国室内设计界发生的,以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

第一个去年这个时候由10位在设计界有杰出贡献的设计师,来自于香港、台湾,还有中国大陆的中港台三个地方的设计师共同成立一个以设计为宗旨,资助设计教育推动设计研究,帮扶设计人才,激励创新拓展,支持业界交流,传承中华文化这样一个宗旨,为核心精神的这样一个基金会。我觉得在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里边出现的新的事情。我想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有很多国家都没有出现这样事情,我觉得我作为其中一份子,我感到非常荣幸。特别是在梁先生的积极推动下,现在这个基金正在逐步发挥着作用。2015年我们都做了很多事情的,在国内与高校合作,在设计界里边引起很大一个反响,这是我觉得一个新鲜的事情。当然基金会在这方面缺少很多经验,希望在座各国设计界的代表,如果有这方面经验,可以分享,让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经验,更好地对中国文化以及设计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想都应该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值得关注的是,咱们中国设计师的队伍里头迅速成长,他们非常有代表性的设计精英群体,是70后和80后,他们通过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自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传承与发展,他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特别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下,这样一批设计师在这样一些文化坚守实践方面是一个非常欣慰的,其中有非常杰出的代表坐在我后面,我觉得他们正成为中国设计师的主体,这个主体,他们对中国文化是有理想,有担当的,这是我想讲的这两点。

梁志天:谢谢您跟我们分享这样一些信息。林学明将会是我们创基金的下一任主席,我很确信创基金肯定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支持,不仅对中国设计方面支持,另外也将会为整个亚洲地区做出贡献。

菲律宾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 Arch. James Jao
菲律宾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 Arch. James Jao

james jao:现在我们协会成立51年了,我们也是东盟国的成员,我们在室内设计方面也会遵循一些东盟国的规则,我们现在由原来年轻人,不管再教育也好,在业界来说涌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所以我觉得我们希望能够在高等教育这里,像杨东江先生讲到的,不要断掉到对设计师的培养,我们知道设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有艺术院校非常大的任务,比如说要有一个硕士学位,才可以进行这种室内设计的工作。那么我在伦敦学习时候学到这样一点,在国外求学为你提供了一种,你和其他国家互动的机会,另外你有的时候因为这种面对面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可能有共同的问题,但是解决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角度不一样。根据你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并且尊重其他的文化背景,这也是我们平时想让我们的专业人士和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的一点。下面一部分在全球化话题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西方设计进入到中国文化当中,尤其大家看一下商场当中零售业当中一些商业设计,尤其是在西部中国你可以看到是影响进入中国环境,但是这里面是产业当中的,或者是专业人士心目当中必须要有的一个想法,如果大家看到这些零售的店面,你可以看到很多西方的品牌。但是我们总是想要找这些亚洲的品牌,这些亚洲品牌必须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必须能够很独特,很突出,所以在这个方面,最近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工作,也希望能够把各个不同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士能够整合起来,这个是行业的合作,中国和其他的亚洲国家能够遵守或者是能够跟我们加入这样的网络,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最佳时间的交换以及人员交流。

台湾室内设计协会秘书长 邵唯晏
台湾室内设计协会秘书长 邵唯晏

邵唯晏:我们协会做了一个新的改组和调整,最近做室内设计,从台湾到大陆各界的相关工作,我们做了一个委员会,我们CSID的任务就是有三个链接的动作,第一个动作就是很希望跟国际还有中国大陆做更多的设计以及学术上的交流,这个连接也是今天各位会做IFI更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做的连接动作,基本上是一个时代的连接。尤其各位理事长都有提到新的时代的连接,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如何在这个不同的时代做一个跨领域或者跨时代的连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世界已经扁平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趋势。第二个连接,在时代上的连接也是我们非常重要在意的任务。

最后一个连接是领域上的连接,是产业界跟学界的连接,因为在台湾的设计环境里面,其实室内设计在学术里面跟专业界其实这个鸿沟非常大。断裂非常严重,我们希望在专业执行以及专业实践的领域能够做更良性的互动。

所以通过这三大连接,能够跟各位的非常荣幸,在这边能够跟各位亚洲的先进们做一个交流,也很欢迎各位到台湾过来,然后跟我们CSID做一个更有效的沟通,我就简单在这边说明一下,谢谢各位!

Honorary Advisor,SIDS  Constance Ann
Honorary Advisor,SIDS Constance Ann

Ann 女士: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跟大家讨论协同效应,它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注意力的焦点,我们必须要讨论它。首先,我想感谢刘珝会长每年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在过去30年当中,在设计领域,从1985年到2015年我认为在座很多人都很熟悉我了。我看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实际上这种成长和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我也看到在很多不同的城市当中的变化,就像IFI的会长说的,其实我哪里都去过,因为我们分享这种协同效应,如果没有这种协同效应的话,没有办法把人们带到一起,那么我们可能都会有一种比较迟缓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其他社会当中,在新加坡当中我们已经重建了,或者是复兴了25年前建立这样一个老的协会。他们的预期、任务、宗旨就是必须要有协同效应。这也是看到了我们参与台湾、中国、菲律宾等等不同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尤其是亚洲这些邻国,让我们能够携手共进,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达成协同效应。我们不能够只去看其他社会和其他的学会,协同效应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们讲的话题,我们如何能够让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考虑我们之间的效能情况。CIDA经常来新加坡访问,他们认为协同效应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未来会有很多工作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并不仅仅商讨,我们要做出更加努力的实际的努力,今天这个原因又来到这里。

这是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为了各地的发展个谢谢各位!

康文昌
康文昌

康文昌:首先感谢中国装饰协会能够建立这样一个平台,能够给大家畅所欲言地谈我们的产业未来。连续几年参加CIDA的活动,一年比一年景才,一年毕一年茁壮,有渐渐领导全世界的气势。大概在设计师的定位,大家应该共同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整个设计师想说从中国来讲,刘会长提的有100万人从事这样一个设计工作,只有20万人由我们协会来做,那么从这样一个管理从这样一个定位来讲,应该是前世界是存在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把这样一个角度,我们去把它整个标准做出来,跟我们的教育体系怎么浓缩进来,我们到底从哪里到哪里。过去跟建筑牵扯不清,整个建筑跟室内设计都是转换而来的,很多都是设计师,叫做室内设计师,有的还是建筑师从事这样一个行业,所以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应该把纯粹的室内设计的范围和价值应该定位出来,更何况我们整个对社会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尤其是我们各地方的政府,我们也去感觉我们这样一个行为,怎么样去落实管理它,今天如果有幸管理好,我在想管理这一块比较容易,我们建立起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跟这样一个管理的义务。

我在想这是在座每一位里头应该去重视的,我们设计师存在的价值和责任在哪里。我们期待梁主席未来领导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的时候,能够把这些制度建立得更好,我们期待,感谢各位!

梁志天:在我们邀请IFI的前任主席和现任主席之前,我想邀请圆桌上下一位发言人王胜杰先生。

新加坡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 王胜杰
新加坡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 王胜杰

王胜杰:各位好!谢谢刘会长还有张会长还有梁先生的邀请,谢谢CIDA邀请我们今天在这里分享和交流,这里有几大点。先抱歉一下,对不起,我要做一下抱歉,在座各位有很多来自国外的客人,我就不讲英文了,因为我们现在在中国,我们希望能够用本地语言来进行发言。

第一,我想谈到中国跟其他亚洲城市的一个差异性,刚才几位老师也说到了,所以我也不用重复,但是几大点。我觉得就是语言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儿,然后我们今天国际化教育,这个问题会慢慢缩小。

第二,我们工作文化也不一样。

第三,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我在新加坡也是三所学院的考官,也在看室内设计的政策,我在国内也是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基本上这几年都做了一些评估跟一些对比,但我觉得这个差异化会慢慢在减少。

第二,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本身在大陆发展,因为变成本身就是一个案例了。在2003年成立公司,然后在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跟在文莱都有分公司,新加坡还是总部,但是9年前我们开始进入大陆市场,4年前开始真正在大陆扎根,以现在的比例来说,我们在室内设计的营业额,因为我们公司分成三部分,一个就是建筑设计,还有一个室内设计,还有城镇规划。现在我们在室内设计的营业额在大陆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整个东南亚,包括新加坡的营业额。所以大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也吸引了不少亚洲国家的公司到大陆发展。

所以现在我觉得中国以现在现状组织会议是非常恰当的,下面重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欧洲国家也开始往大陆发展,不仅是亚洲城市。

下一个要提到的,因为这个的重要性,我们要回归到我们对设计的宗旨,还有对未来的责任,就是绿色建筑,绿色设计,还有可持续性的一个设计,这两个是很重要的标题,这也是我们设计师的一个责任。然后以协会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来带动这一切的导向跟方向。

从协会角度,全部集体的力量,从亚洲角度来说,第一就是设计师本身,然后第二就是材料商,第三就是我们的承包商或者是我们的施工方。

第四,我要提到的就是,我觉得下来交流,因为中国体系非常大,国与国交流可能有一些信息量,我觉得可能会被埋没掉。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以城市为标准,城市跟城市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国家跟国家的一个交流,因为今天的社会我们已经慢慢地,资讯已经非常发达了,所以大家知道各自做的东西是什么,但是每个城市有自己的差异性。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就下来可能就是两个城市,三个城市推动行业的互动。

最后,就是协会的一个宗旨,我觉得每一个城市的协会都有目标。到最后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要为行业贡献,把这个行业带到更高的境界,把这个行业带到更完整的,有一些把一切的现金漏洞慢慢一个一个补掉。

但是这几年来,我们也在大陆成立了一些有教育学术基地,所以希望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把行业带到一个比较统一性的角度。这个建筑学基本上已经达到这一点了,所以这个东西对下面的年轻人的就业机会跟他的行业的角度会更好,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差异性太大,基本上国与国的交流就是员工方面,就是设计师只能待在自己的城市和国家,所以大家都是全球的国际公民,所以从教育角度我们也应该以协会方向引导这一点。

梁志天:非常感谢王胜杰教授。可能刚才漏了一件事情,我们也邀请到了来自马来西亚的同事克瑞斯,他今天没有办法出席,我尝试邀请朱莉,来自澳大利亚,我们都了解,我们都是亚洲的一个部分。大多数我们今天在座的会员协会都是IFI的成员协会,所以我们都是属于同一个组织,当然代表各自的协会,各自的国家,我们进一步以地区性范围进行合作,比如国际IFI这样团体联盟进行合作。目前,我想邀请闵泳栢先生。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前会长 闵泳栢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前会长 闵泳栢

闵泳栢:我10岁的时候回到韩国,在那里学习韩语。70年代,很多大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开始进驻韩国,所以在我的工作中我又掌握了英语,所以对我来说语言是连接人和人之间交流最好的工具。我们的机构是在1989年的时候在台北成立的,我们的第一次大会是1991年在首尔召开的,那个时候我也见到来增祥教授,他们也是CIDA的创始人,之后见到张一满3教授,他是CIDA的主席,这些都是几乎同时前后发生的。那个时候我们的中心似乎是西欧国家,那么我们知道好像现代设计是来源于欧洲,他们之前从没有到过亚洲,他们的整个的执行委员会也没有来过亚洲,所以我当时举手说,我们在韩国举办这样一次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想邀请IFI的这样一些执行的领导来参加我们那次大会。所以今天在圆桌会议上讲的是中国和亚洲的融合,以及中国在亚洲,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角色。

那么为了完成这样一个使命,我们需要人才之间的合作。我看了一部电影,是1927年拍的电影。我想回忆一下我当时的这样一些经历和感情。设计不是用手和脑做的,是用心来完成的,而心是我们一个非常强大的驱动力,是我们用激情追寻这种理念的做法,它是完整的,它是所有独特的设计来源。现在我们大家可能彼此很相似,我们可能不经意之间就模仿了别人,也说不清是谁学了谁,谁模仿了谁,但是百万年前,几千年前,在非洲的,和在亚洲的山顶洞人或者原始人,他们都知道用岩石做画,很难说谁教了谁,是谁谁的老师,实际上是人类共有的知识。所以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一方面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要自信,尤其是对亚洲设计师来说,要为我们自己感到骄傲,我们有非常长的这种悠久文化和遗产,我们可以设计出代表我们本身亚洲文化身份的这样一些作品,谢谢大家!

梁志天:最后一位重要的嘉宾是Sebastiano Raneri先生。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会长 Mr. Sebastiano Raneri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会长 Mr. Sebastiano Raneri

Sebastiano Raneri:非常高兴参加中国室内设计周的会议,我非常高兴CIDA能够邀请我参加此次圆桌会议。我非常荣幸能够和在座的各位协会的主席以及负责人在这边分享我的观点以及讨论。圆桌设计发展众所周知,我们都看到了亚洲以及中国室内设计这方面发展以及成就,一个月前在韩国召开的一个总的会议,然后我们选出了我们的主席。我建议大家为新选出来的主席鼓一下掌。

今天在这个会议上出席的不仅仅只有中国的设计师代表,并且还有来自全亚洲其他国家各个协会的代表。因此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是凝聚亚洲的设计力量,我非常希望能够和大家有进一步的交流。

我听到了你们刚才谈论到了关于设计质量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这个设计的质量,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设计质量在逐渐增高。并且和欧洲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设计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我也看到了刚才在我们展示当中一些数据。设计不仅仅是和在座各位的设计一起成长,并且也和我们欧洲设计的力量一起成长。在和梁先生联系当中,我对这个信息就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个信息是很重要的。

设计不仅关系到美学、食物以及其他,但是更应该关注到人的生存这种状况。我非常高兴就是看到一些年轻人能够来欧洲学习,比如在米兰看到很多年轻中国学生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来到米兰进行设计方面学习。你们的学生在设计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因为他们在过程中同时参与到欧洲一些公司的工作当中,刚才提到日本协会会长提到的一个对于设计的定义。

那么室内设计也是属于这个体系当中的一部分。那么设计也应该和人联系在一起,和人的内心联系在一起,以及国家政策。就比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需要中国政府的政策推动。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能够更多的思考一下。这将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凝聚的力量的成果,再次感谢大家!

梁志天:一开始讲到这种论坛往往时间不够,我们做了很多的发言,听到了很多非常好的观点,我们可能没有时间进行自由讨论了。我们可以做的是我们现在做一个小结,总结一下各位发言的精髓以及要点。

我们知道室内设计并不仅仅是设计出漂亮的空间,室内设计比较多得多,我们实际上提供很多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比如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设计,为年轻人设计,为整个人类设计。我觉得为所有人设计,为乡下的也好或者农村也好,城市来说设计,这是一个全球认同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比较普适的目标,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目标。那么我们也同意,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同时也应该得到关注。教育显而易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直接决定着我们室内设计行业未来发展是否有充足的力量。那么一方面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力量,另外我们也要有专业的人士。我们的室内设计,协会可以做的是能够有更多认证工作,所以我非常的高兴,能够听到非常好的经验,包括在他们国家完善室内设计或者是这方面专业资格认证的法律方面的做法和愿景。

另外,从香港来说,我们也非常的在完善我们严格的设计师注册和认证方面的工作,我们也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刚才也有嘉宾讲到了噪音,光污染,以及城市其他的这样一些问题,这实际上都是我们作为室内设计师可以参与的,贡献的一部分的责任。我们的设计可以影响人们生活,我们室内设计师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并且做出一些改变的。

由设计师自发组织的这样一个会议,由政府组织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因为表现了私企和非公的人士怎么样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做出改变,来创造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这个基金会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来为那些有这样一个愿景的人提供帮助和提供支持。

我们刚才讲到了力量的融合和整合,我们听到有很多人说我们要做一些比较具体的工作。我刚才也讲到了,我们不一定非得今天论坛结束的时候有一条非常具体的结论,或者说解决方法,但是相反实际上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可以交流更多的想法。不管您是来自于哪儿一个国家,首先第一个要跨越的就是语言上的障碍,但是刚才教授讲到了,也跟我们分享他工作的经历,我们在论坛开始之前跟大家讲到了中国是一个对室内设计来说方面不断增长的市场,我们希望学习来自全世界以及亚洲经验。比如专业的,还有为老人院,酒店、餐饮,所有这些有非常大的缺口和潜力。我觉得中国大门一直是敞开的,我们需要来自于全世界专业设计师跟我们一起合作,来设计。反过来,中国可以做的是,我们有很多材料,我们也相信有很多的设计师都在他们设计周用了很多来自于中国很特殊的材料,而且中国有非常好的一些家具加工厂,或者其他一些工厂。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工厂已经在世界上提供很多高质量的家具,不仅仅在亚洲,也销往到了全世界其他地方。

我确信中国和CIDA组织今天这样一个活动是第一次,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进一步做好合作,跟国际性的机构进行合作,也跟亚洲其他国家来合作,进一步讨论一下我们这个地区的问题,尤其是在室内设计的行业。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每年以这种形式会一次面,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就算不能够参加这个会议,我会在会后给大家去函,讨论一下未来发展的方式,也可以每年有这样一个论坛,在中国举行或者其他国家也可以,这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下面,我会建议下面一场论坛当中,当然这取决于在座各位的意见。可能我们会专门集中一些主题进行讨论。就一个话题进行充分讨论,这样我们结果也会更加有深度。

JANE H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菲律宾中期选举:马科斯、杜特尔特谁输谁赢?

菲律宾中期选举:马科斯、杜特尔特谁输谁赢?

上观新闻
2025-05-12 17:04:03
Shams:库里已经在逐步接近复出,接下来球队会谨慎进行评估

Shams:库里已经在逐步接近复出,接下来球队会谨慎进行评估

懂球帝
2025-05-13 02:28:56
SU7质量垫底?小米车主把雷军推向深渊

SU7质量垫底?小米车主把雷军推向深渊

首席品牌观察
2025-05-12 16:45:03
3-0!附加赛决赛首队诞生:谢菲尔德联晋级,差1胜回英超分1亿

3-0!附加赛决赛首队诞生:谢菲尔德联晋级,差1胜回英超分1亿

体育知多少
2025-05-13 07:13:52
61岁王宁赴日本换血,金龟子陪同,手术画面曝光,知情者透更多

61岁王宁赴日本换血,金龟子陪同,手术画面曝光,知情者透更多

不写散文诗
2025-05-12 23:33:17
西湖边惊现“暗夜猎手”?网友拍下这一幕,专家一眼认出

西湖边惊现“暗夜猎手”?网友拍下这一幕,专家一眼认出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5-12 17:59:17
61岁王宁日本“换血”曝光!全家出动陪护,天价手术费引全网热议

61岁王宁日本“换血”曝光!全家出动陪护,天价手术费引全网热议

介知
2025-05-12 14:16:49
媒体称4.2万元挖孔版是“皇帝的新衣”!谁治好了特斯拉刹车失灵

媒体称4.2万元挖孔版是“皇帝的新衣”!谁治好了特斯拉刹车失灵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12 10:41:26
直逼巴铁首都,印军击毁多架战机,歼10神话破灭?第三国紧急调停

直逼巴铁首都,印军击毁多架战机,歼10神话破灭?第三国紧急调停

虎哥闲聊
2025-05-12 20:03:25
越南专家:全世界只有越南看不起中国,中国青年却不想讨论越南

越南专家:全世界只有越南看不起中国,中国青年却不想讨论越南

小李子体育
2025-05-12 20:31:53
深夜,大涨!这些航运股绩优深跌

深夜,大涨!这些航运股绩优深跌

数据宝
2025-05-13 08:00:01
女博士实名举报导师,河海大学纪委:正在调查核实

女博士实名举报导师,河海大学纪委:正在调查核实

现代快报
2025-05-12 14:46:10
昨夜,美股集体大涨,金价跳水!多只中概股涨逾10%

昨夜,美股集体大涨,金价跳水!多只中概股涨逾10%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5-13 07:32:28
台当局声称“两岸互不隶属”是台海现状 外交部驳斥

台当局声称“两岸互不隶属”是台海现状 外交部驳斥

财联社
2025-05-12 15:49:45
黄一鸣再晒聊天记录讨说法,王思聪对私生女态度曝光:要生随便你

黄一鸣再晒聊天记录讨说法,王思聪对私生女态度曝光:要生随便你

素衣读史
2025-04-22 18:08:14
拉莫斯和贝林厄姆曾点赞巴萨欧冠出局,亚马尔回敬:这次别忘记给我点赞

拉莫斯和贝林厄姆曾点赞巴萨欧冠出局,亚马尔回敬:这次别忘记给我点赞

雷速体育
2025-05-12 12:16:16
70岁李琦大兴机场被偶遇!手拄拐杖烟不离手,胡子花白瘦了很多

70岁李琦大兴机场被偶遇!手拄拐杖烟不离手,胡子花白瘦了很多

启农说
2025-04-15 22:05:03
“不喜欢吃下次别来,没关系”:香港“九记牛腩”为何如此嚣张?

“不喜欢吃下次别来,没关系”:香港“九记牛腩”为何如此嚣张?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05-11 15:42:36
“基因好”的女生到底有多爽?看完你就懂了...

“基因好”的女生到底有多爽?看完你就懂了...

健身S叔
2025-05-12 23:28:24
哥哥在家将弟弟“炖了”,爸妈回家一看差点崩溃:调料都放好了!

哥哥在家将弟弟“炖了”,爸妈回家一看差点崩溃:调料都放好了!

观察鉴娱
2025-05-10 11:32:57
2025-05-13 08:51:00

家居

灰色轻奢 大气不失优雅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张"署名"CNN的图让印度破防 印度人很愤怒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张"署名"CNN的图让印度破防 印度人很愤怒

财经要闻

蔚来去年平均赊账197天 资金饥渴症待解

体育要闻

场均21.3分5.3失误 雷霆如何降服约老师?

娱乐要闻

张杰爸妈现身演唱会,亲和力满满

科技要闻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 美七巨头市值暴涨6万亿

汽车要闻

大众纯电版GTI采用后置后驱 动力更加激进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家居
艺术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超薄 iPhone 17 Air 续航短板?iOS 19 AI 来补救

教育要闻

积分换文创、吉祥物当“导师”…...这所学校让学生追“星”成风

家居要闻

灰色轻奢 大气不失优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莫迪讲话: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