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国家和首都推动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 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常设奖项,旨在表彰当下为国家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产业促进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机构、人物和作品,为“设计大奖”的最高奖项。
网易家居有幸采访到了经典设计奖的专家评审之一,苏丹。
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受聘于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担任客座教授。2015年作为负责人主持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项目,该项目获得多项国际大奖。2014年担任北京APEC会议“金秋颐和”环境设计项目总负责人。
——以下为访谈实录——
真正的经典设计: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量
网易家居:在这两年里您有很多作品,包括戏剧、世博会等等,大家会认为您是一个“杂家”。您爱好广泛,在建筑、文学、环境艺术设计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在这些爱好的趋势下,您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苏丹: 涉及到的领域很多,但是我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套工作方法,具有逻辑理性、综合性的工作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关注一些工程设计甚至是结构上的东西。我在微信里经常会发“结构是什么”、“结构的创造性在哪里”,这些都是技术性比较强的。
我比较习惯从空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综合性思考。跟我观点比较像的是舞蹈演员侯莹,她的舞蹈也会结合空间。因为身体是语言,要与空间结合。而我的基础是空间,受教育的基础也是空间。
网易家居 很多人认为经典设计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您怎么看待经典设计?
苏丹: 我认为真正的经典设计必须要经过时间的考量,因为我们今天做出的所有判断都有一定的实践性。有两个方面可以讲,第一是“理性至上”,理性的东西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沉淀到最后成为经典;第二是“独特性”,是包含共性的独特性。经典是有代表性的,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所以经典一定是理性的、有才情的,是极致的。
真正的经典设计:以不变应万变
网易家居: 您认为国外有很多经典设计作品吗?您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苏丹:像Philips Stark的作品就很经典。他受大家欢迎的原因是他很理性。他的理性可以让他否定过去的经验,从而创造新的作品。比如说榨汁机的核心是从固体中榨出流体,最后流体汇聚,他抓到了事物的根本。例如我国的筷子,一提到筷子就能想到中国,这就是我们几千年不变的“中国经典、中国态度”共性与个性共存,不变又万变是真正的经典。
真正的经典设计:重视人与社会的互动
网易家居: 您参加过很多国际上的大展,您也去过很多次米兰展,您认为这些国际大展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苏丹:最吸引我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职业设计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服务社会,不是个人情绪的表达,而是在未来社会提供给个人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法。米兰展涉及文化、人性,并且这之间密切互动的关系表现的比较充分。
网易家居:对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您能给出一些建议吗?
苏丹:北京是我国超一线大都市,硬件设施非常令人满意,但是北京设计周的社会关注度还比较低,其目的也有待明确。北京设计周每一届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届与届之间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话题,可以结合中国特色,可以有新的起点。总体来讲,设计周应该是独特的。
中国设计周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短期膨胀。设计周并不是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真正成长起来的设计周的主体与核心应该都是明确的,是一种立体的“生态”。外延与核心的关系也是明确的,就像自然环境一样,最后会长出一个生态来。而我们的东西是扁平的,非常脆弱。
我曾经问过成都方设计周,为什么要有设计周,成都设计周需要抓什么?答案是“需要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而成”。比如说方言、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等,这就是日常生活美学。做事情精致,加上生活态度才能做好。我认为成都是一个比较独特、有潜力的城市,大多数的一线城市都被北上深这三个城市压抑,但是成都独立于内陆之中,独立又不失时尚。
——苏丹·更多精彩案例——
三年展主展馆
三年展主展馆
清华大学展馆2013-2015年,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负责人。
2013-2015年,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负责人。
2015年5月,意大利米兰,策划舞剧PUZZLE ME(《谜》),在米兰三年展博物馆进行演出。
2012-2013年,南通唐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项目负责人
2006-2008年,北京前门大街景观设计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