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众多孩子们翘首以待的第二届“绘意杯”儿童绘画大赛,终于在意大利大使馆完成了最终的评审工作。3个年龄段共54幅作品将会在参与终评的180幅画作中脱颖而出。获奖名单将于11月26日颁奖典礼后公布。
评审活动当天,网易家居有幸采访到了绘意杯终评的评委之一——威尼斯美术学院副院长西莱诺·萨尔瓦尼尼教授。究竟意大利评委是怎么看待中国孩子画笔下的畅想,以及孩子心目中中意两国的文化碰撞呢?让我们听听西莱诺·萨尔瓦尼尼教授的感受。
威尼斯美术学院副院长西莱诺·萨尔瓦尼尼教授
网易家居:威尼斯美术学院是一个非常美丽且富有文化底蕴的美术学院,您是副院长同时还美术史的教学工作,那么从您的来看,您认为中意共同举办的绘意杯项目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西莱诺·萨尔瓦尼尼:“绘意杯”大赛的宗旨是通过中意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和碰撞,启迪孩子们的梦想,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创办得非常有意义。此次比赛主要面向3到15岁的中外儿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去描绘对中意文化的了解。这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发挥的空间,也让我们意大利人能够了解到,在中国孩子们的眼中,意大利是什么样的、威尼斯是什么样的。
网易家居:今年的参赛作品中,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吗?您觉得整体作品的质量如何?会着重从哪些方面来给作品打分?
西莱诺·萨尔瓦尼尼:首先在今年的比赛中,我看到了很多非常漂亮的图画,充满了孩子的想象和丰富的色彩。我认为整体作品质量都很高,所以评审中也很难抉择出最好的作品。整体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幅画里威尼斯的文化符号都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元素,而且很多都是从孩子们独有的角度去创作,因此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对于我来说,参加这次评审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孩子们作品中富有怎样独特的创造性。因为儿童的创造性是最为可贵的,他们的眼界和见识或许没有成人丰富,但同时这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生趣、更加天马行空。所以我主要会根据作品里表现的创造性来打分。
西莱诺·萨尔瓦尼尼教授在全神贯注地观看孩子们的作品
网易家居:看了这么做孩子们的作品,您对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吗?
西莱诺·萨尔瓦尼尼:由于在此次比赛中我欣赏到了许多高质量的作品,所以就我的理解来说,目前没有特别需要给出的建议。我感觉很多中国孩子在作品主题的把握性和表现力上都做得很好,希望孩子们可以继续保持。小孩子的创造性尤为珍贵,我们一定要多给予空间去包容他们的天真与想象,将他们的创造力尽量延续到最大时间和空间上。
网易家居:您在意大利是否接触过儿童美术教育?意大利是怎么看待儿童美术教育的呢?
西莱诺·萨尔瓦尼尼:关于意大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其实基本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去规定如何教孩子画画或者孩子应该如何画画。每个学校的老师都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去进行美术教育。但他们也有一点共同的特征,6岁及以下的小孩子画画会更有自由的空间,特别是能使用非常多的颜色去表达自己的创造性。而在6岁之后,老师会开始教孩子们技巧,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画,也在画面结构和颜色系统上逐渐给一些引导。但我认为,其实这一点并不是很好,我仍然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