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家居 > 正文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0
分享至

近日,关于铁链锁亲子事件在坊间持续反转发酵着。4月12日上午,先是网易新闻爆料“孩子像囚徒一样被锁在家,元凶竟然是……”,紧接着新浪微博有网友发布话题 “父母不狠心,怎么能叫亲生的?”引发无数媒体和网友声讨、评论。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随着网友的人肉与时间的推移,连环锁子案却越扒越多。很多网友声称自己身边就有如此狠心的锁子父母,更有人回复其实自己就是那锁子父母。这场似乎并非空穴来风的事件貌似逐渐揭开了幕布一角,那么事件的中心人物——“元凶”究竟是谁?

今年3月,陕西省延川县一母亲将8岁女儿和6岁儿子反锁家中,不料房间失火,姐弟俩不幸身亡;同月,北京一母亲将5岁女儿锁在家里,最后女儿从11楼跳下摔成重伤,而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不止如此,上网问下度娘,各种锁子事件、惨案新闻纷沓而至,同时各种反对把孩子锁在家里的帖子也是浏览如潮直冲百度首页。然而为什么还是那么多父母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孩子锁在家里,难道真如所料,狠心父母是元凶?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随即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采访了几个锁子家庭:有父母称,因为要上班,孩子无人看管,所以锁在家里比较安全;也有父母说,抢劫、绑架、拐卖的太多了,面对骗子高超的骗术孩子完全没有防备......无论怎样的理由,无非是出于“爱”,所以才把孩子锁在自认为比较安全的空间里。然而在这些惊人的相似答案面前,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个占据60%以上高度重合让人难以置信的答案,“全年雾霾天,不锁怎么办?!”这是其中一位年轻妈妈的回答,但却是受访者中超过一半以上父母的答案。据该母亲说,她所在的城市雾霾很严重,不止冬天夏天也是一样,不想让刚出生的孩子成为吸尘器,所以她很少带孩子出门,基本都是在室内并且装有空气净化器,现在她已经找到很多窝在家里就可以跟儿子一起玩的游戏。在面对记者问,那孩子长大要上学怎么办的时候,这位年轻的母亲表示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无非就是戴口罩、打疫苗之类。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在中国,如这位年轻母亲一样,面对雾霾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带上厚厚的口罩,与雾霾做着无声而又无力的抵抗。有媒体社评,雾霾,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最大烦恼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今,中国的雾霾指数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中国仅优于孟加拉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排名的的倒数第二。“求中国把雾霾带走吧,因为雾霾已经快活不成了”,而谈及近日韩国首尔接连被雾霾笼罩的事件,虽网络传言韩国网民起诉中国政府颇具荒诞,但被外媒惯性联想到中国为污染物源头的事实,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雾霾成因与治理本身。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而回归锁子事件,你现在肯定会说元凶是“雾霾”。那么,是谁造成的雾霾?又是谁面对雾霾围城只是冷漠的回应?是人类,是为人父母的我们。雾霾,危害的只是孩子的健康;而父母,谋杀了孩子的天性:用口罩套住孩子,让其不能自由呼吸;用房间锁住孩子,让其忘记天空的颜色。用污染的环境这一铁链束缚住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手脚,更有自由成长的人生。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重读这位母亲的这段话,“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我的孩子还生活在其中,所以这个世界与我有关,我在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因为我在守护你。我们不能只知消费,不知建设,只知抱怨,不知建设”,似乎意味深长。如果你还想为自己争辩,明明我们如此爱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是谋杀亲子的元凶?那么,请用行动证明。

连环链锁亲子事件被曝光,狠心父母大爆发?


科学研究,每棵树木每年可以吸附400kg灰尘、1斤二氧化硫,大大降低雾霾的形成。如果每人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从自家的庭院阳台开始,为孩子、为城市、为地球植绿,那么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自由呼吸健康成长。不做谋杀孩子的元凶,请加入大自然家居我为孩子种棵树”!4月22日,大自然家居即将在四川新津种下第21片生态林,为了孩子健康,请与我们一起行动,从自家阳台开始为孩子种下一棵健康树,拯救孩子早日脱离霾伏圈!

【本文属企业供稿,仅传递信息,不代表网易家居观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恐怕不会再有下一届“总统”了。

台湾恐怕不会再有下一届“总统”了。

家居小探长
2023-05-30 11:53:14
曝光!美光170次游说美国反对中国!

曝光!美光170次游说美国反对中国!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3-05-30 13:11:39
长城汽车被官媒“人民汽车”批评了!

长城汽车被官媒“人民汽车”批评了!

帝史
2023-05-30 20:34:37
俄媒:伊朗宣布成功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 称可达“13倍音速”

俄媒:伊朗宣布成功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 称可达“13倍音速”

参考消息
2023-05-30 11:12:34
就3分钟还用替身?看完吴樾的新片,我终于知道他为啥不红了

就3分钟还用替身?看完吴樾的新片,我终于知道他为啥不红了

得得电影
2023-05-30 17:11:50
平均月薪2万元?东莞一社区干部薪酬表引关注,社区回应:只算中等水平,附近社区更高

平均月薪2万元?东莞一社区干部薪酬表引关注,社区回应:只算中等水平,附近社区更高

上游新闻
2023-05-30 12:22:05
托卡耶夫:你玩笑开得很好,但下次别再开了

托卡耶夫:你玩笑开得很好,但下次别再开了

寰宇大观察
2023-05-30 21:40:36
曝多位孕妇被身边人“故意”传染新冠,阳了还跟你近距离接触

曝多位孕妇被身边人“故意”传染新冠,阳了还跟你近距离接触

不掉线电波
2023-05-26 12:22:29
长城汽车被官媒人民汽车批评了!比亚迪被逼的没办法,终于放大招

长城汽车被官媒人民汽车批评了!比亚迪被逼的没办法,终于放大招

科学佣人
2023-05-30 18:27:13
震碎我的三观!女教师在丈夫出差期间竟然出轨了,聊天照片大曝光

震碎我的三观!女教师在丈夫出差期间竟然出轨了,聊天照片大曝光

可乐谈情感
2023-05-30 19:21:49
游泳时,千万不要穿白色和蓝色的泳衣,真的很危险!

游泳时,千万不要穿白色和蓝色的泳衣,真的很危险!

科普中国
2023-05-29 17:22:48
打破垄断!C919一落地 外媒的评论就跟上了

打破垄断!C919一落地 外媒的评论就跟上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3-05-28 17:00:19
堪称毛主席最强阳谋!《论持久战》是公开读物,日军为何还会战败

堪称毛主席最强阳谋!《论持久战》是公开读物,日军为何还会战败

猫眼观史
2023-05-29 18:37:00
布朗:塔图姆的脚踝肿了,我在球队最需要我时让大家失望了

布朗:塔图姆的脚踝肿了,我在球队最需要我时让大家失望了

OnFire
2023-05-30 12:38:11
轰26+10创历史第一纪录!马丁被赞乔丹降临 美媒:书写名人堂简历

轰26+10创历史第一纪录!马丁被赞乔丹降临 美媒:书写名人堂简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05-30 10:48:35
探秘重庆制造业“一哥”发展史:控制33家企业,年入420.39亿

探秘重庆制造业“一哥”发展史:控制33家企业,年入420.39亿

牛遍满市
2023-05-30 19:16:53
李坤城儿子放出父亲临终前视频,全身浮肿,林靖恩面临全民讨伐

李坤城儿子放出父亲临终前视频,全身浮肿,林靖恩面临全民讨伐

罗罗娱乐精
2023-05-30 11:05:42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剁椒鳄鱼头
2023-05-06 17:51:19
香港媒体朱玲玲疑似二次净身出户!结婚14年仍被视为外人!

香港媒体朱玲玲疑似二次净身出户!结婚14年仍被视为外人!

青瓜娱评
2023-05-30 15:37:40
林靖恩:首回应争产尽显温柔礼貌,继子立马改口,不要遗产全捐出

林靖恩:首回应争产尽显温柔礼貌,继子立马改口,不要遗产全捐出

周龙观影
2023-05-30 15:57:44
2023-05-31 00:44:49

家居

纯白原木风住宅,每处设计都走心

头条要闻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 白宫:不支持对俄境内发动袭击

头条要闻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 白宫:不支持对俄境内发动袭击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记者:梅西没与任何俱乐部达成协议,他将在接下来几天做决定

娱乐要闻

阚清子被求婚现场照曝光 近照被疑怀孕

科技要闻

秦刚会见马斯克!马斯克:特斯拉反对"脱钩断链"

汽车要闻

海豹确实够快 而且快还不影响舒适度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亲子
手机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昌平南邵「梧桐山语」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教育要闻

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分数级差?你整明白了吗?

亲子要闻

南昌幼儿园联合演出,9名儿童被倾倒屏幕砸伤,这样的表演要不得

手机要闻

WWDC23 Swift挑战赛获奖中国学生分享与编程的故事

军事要闻

中国老挝联合军演 一图显示武器代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