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豪放、热烈,沈阳这个城市有一种独有的艺术气质,在欢快与自由的气息中让人流连忘返。2017年6月14日,筑巢巡回论坛第七站在沈阳君悦酒店举办,将设计的艺术呈现得淋漓尽致。此次活动,吸引了中国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代表、主流媒体代表等200多人前来,济济一堂,携手传递设计中的人居之美。
筑巢论坛沈阳站现场
据悉,筑巢论坛是由筑巢奖组委会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学术机构协办,旨在通过整合国内外权威学术资源,为中国青年设计师讲授东西方最先进的设计思维、逻辑、方法与经验,传播人居生活价值之美,也为广大设计师提供更多关于设计的灵感,开启新的创作思路。
2017年的筑巢论坛延续了2016年筑巢奖年度主论坛案例讲评形式,在开放式交流中传播筑巢奖设计价值,筑巢论坛沈阳站邀请了筑巢奖组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策划总监曾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克辛教授对获奖作品做深度点评,第七届筑巢奖小户型空间金奖设计师刘道华,第七届筑巢奖样板房空间金奖设计师董波分享关于设计的思考与见解。
金奖设计师案例分享——设计应关照人文回归本心
第七届筑巢奖金奖设计师刘道华
作为第七届筑巢奖小户型空间的金奖获奖设计师,刘道华这次改造的案例比较特殊,是来自老北京的什刹海郭氏毛猴艺术之家,一个拥挤不堪的狭小空间,但是在刘道华的神奇之手下,小空间变身为两室三厅两卫的“家庭艺术博物馆”。
在刘道华合理的空间规划下,这个18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实现了80平方米的转变,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使房间的舒适度大大提升。不过,刘道华说道,此次最大的收获,是设计中的人文情怀,对人的关注,例如这次案例中,因为郭氏男主人患有哮喘病,一到雾霾天气和冬季就会缺氧,要吸氧,搬着氧气罐上下楼特别不方便,于是刘道华他们为其特地打造了一个氧气系统,在二层直接就可以吸氧,这样的设计跟美观并无多少关联,但是凸显的是对人性的关怀,这也是现在设计师越来越缺失的一点。
第七届筑巢奖金奖设计师董波
第七届筑巢奖样板房空间金奖设计师董波,阐述了他获奖作品《断舍离》的创作过程,他是如何将业主的偏好与自身设计理念相融合,最后衍生出这部令筑巢评委们称赞的作品,在筑巢论坛上,他都娓娓道来。
董波提到,业主要求一个简洁、舒服、清净、敞亮的空间,让人一进家就能感觉到家的舒适和简洁,此外,业主很喜欢东方文化,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的中式风格设计,在这些因素下,董波把此次设计的风格定位在现代东方。
之所以取名为“断舍离”,董波说道,“断舍离”是指摈弃那些无用的物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断舍离”,慢慢舍弃对物品的依赖和迷恋。这是一种最纯粹的生活状态,也是业主想要的一种空间表达。
董波把这种生活理念,运用到他的设计中,再结合客户对自身生活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断绝了所有不需要的无用装置,舍弃了那些繁复的设计思维,离开传统的空间理解,最终让设计回归本真。
筑巢论坛专家评点——设计不止于设计,更是创造人居之美
论坛特别邀请了筑巢奖组委会常务委员曾辉,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克辛教授作为嘉宾,对于两套金奖作品,他们对其中呈现的新的设计理念予以了极大的赞许,尤其是刘道华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以及董波作品的回归本真理念,这都是当代设计应当秉承并且发扬的设计价值观,与筑巢奖学术主张的核心要素也是相契合的。
筑巢奖组委会常务委员曾辉
曾辉对两位金奖设计师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辉认为,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更加注重居住者的舒适度,考虑人居之美,他肯定了此次筑巢奖两位金奖获得者的作品,并且告诫年轻设计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功能属性与使用属性。
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克辛教授
在现场,马克辛教授提到设计师应该把握的层面,对设计师的作品也给出了独到的意见。马教授提到设计师要提高设计修养和知识储备,他认为年轻的设计师要学会自我创造,让东北设计力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马教授给与二位设计师的作品高度评价。
活动最后,筑巢论坛通过建立交流群的方式,为到场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及时互动的机会,大家就当前设计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自身在设计中的困惑进行了讨论与交流,点评嘉宾曾辉和马克教授也提出相应的解答,现场的年轻设计师们纷纷表示收益颇丰。
筑巢论坛沈阳站落下帷幕,下一站,筑巢论坛将在“天下泉城”——济南与设计师们相遇。未来,筑巢论坛将继续整合国内外一流学术资源,深入解读全球设计的潮流趋势,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助力中国青年设计师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舞台展现出中国设计的文化魅力。
筑巢奖介绍:
“筑巢奖”作为中国室内设计领域的综合赛事平台,以人居环境为核心,关注对居住空间设计价值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奖项以及年度筑巢论坛等一系列评审与学术活动,发掘优秀的室内设计师,推广优秀设计师的成果,鼓励青年设计师开展设计研究,以此促进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