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和成长连接 -
一路前行我们看到,决定一个城市的设计竞争力,在于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更在于圈层氛围、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张家港设计力量渐起,设计创业集中爆发,会更多样化。
——记张家港分享会
7月24日在张家港举办的#让我看见你#分享会,明显感觉到设计师圈层日渐形成的势头。
与会设计师多数参加过赛事,以行动表示要走到圈外,加强学术交流氛围。
原本这是一场偏商业的活动,现场学术氛围不浓,我们坚持调整。会后大家意识到圈层的重要,形成意识先要做好自己。尤为难得的是,设计师沈健提出以身作则,会带动圈层影响更多人。
聊天发现,今年张家港大家扎堆创业,对此有个说法,是设计师做了十几年设计,到这个时间是时候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即给自己一个交代。
世玺铭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刘永&穆丽华(左1&左2)、芒果奖&十间坊实战赛发起人 廖玮(左3)、私享家装饰 沈健(中间)、御美装饰 高杨俊&杨晓龙(右3&右1)、张家港芒果瓷砖许金华(右2)
沈健是2016年芒果奖获得者,今年转战实战赛。
不难发现,他很有原则和坚持,很有远见并有行动力,理性冷静。此前远离,近两年走进圈子,他一直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其设计很受同业欣赏。我看过他的作品,黑白灰、肌理质感,讲究线条块面,很有个人符号。
他平常喜欢看些小众电影,因为本身也做小众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用于有趣的设计空间中,在其中找到触动的东西。
他收集各类知名品牌商标,其点面关系会用于平面设计布局、空间线面上的处理等。
听沈健分享他的生活状态,强烈感受到正能量的释放。现代人的生活很不规律,但他坚持每天早起后和晚上睡前看一些艺术类的或者跟艺术相关的信息。
与会的另一位设计师岳庆峰这么评价沈健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东西干净、纯粹。”
沈健提到自己的一个目标是通过自身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由身边的人再去影响更多的人。
以自己的设计理解和追求去改变身边人对设计的想法,真正去改变中国当下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认知,把设计放到一个更受尊重的位置。
先解决质的问题,再带来量的改变,但找到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很难。
高杨俊是上一年芒果奖全国十强,和其好友杨晓龙合伙创业。
高杨俊分享参赛三届经历,第一年意外入围,第二年获奖因工作原因未到现场,第三年幸运登台演讲受颁,体会酸爽,建议大家参与感悟。
高杨俊说圈内设计师经常在一起交流,关于自己的、设计圈的理解和收获。
他说:“我们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都有心、有想法把设计做好。非常感谢这座城市给予我们设计师和谐环境。”
杨晓龙提到今年的目标是获奖,甚至登上舞台去演讲。
设计师成长要多看关于哲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去支撑内在和外在,也要多出去走走。短时间可能你觉得自己成长很慢,但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了,对作品的表达可能都会不一样。
他谈到创业注重人才培养,目标是先活着,术有专攻再有高度。
穆丽华是上一年芒果奖得主,她与刘永合伙创业。
穆丽华说身为女性设计师,做到现在这个年龄,过程比较艰辛。处于跟自我斗争的阶段,包括跟客户斗争。
支撑自己走到现在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必须要做出东西。
她谈到小城市的设计师逆袭大城市的难点,并非与项目本身有关。上海的设计师体量是张家港的很多倍,市场容量很大,那边的业主群体也完全不同,更具眼光、包容度。如果找设计师,那就是百分百地支持和信任。
令人喜悦的是,张家港慢慢有变化,以前十个业主有一个是这样,但现在慢慢地会有三、四个。认同收取设计费的业主越来越多,越是认同设计费的市场就越良性。
其实我们设计师也希望纯粹地把自己想做的做好,但作为一个公司经营者来说,要考虑经营策略、市场、业绩等。
但她知道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设计的实力竞争,她也在慢慢努力。
刘永谈合伙创业,目前设计取费300元/平,也有施工和厂家供应链,今年团队目标3千万,基本实现。
张家港的氛围还是蛮好的,大家经常在一起聊设计、学习。
他认为张家港的设计费可以走高,关键是没有一个大家都坚持做自己设计的平台。
戴波近两年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慢慢往上走,在设计中深挖一些东西。
对于客群,之前做的客户是3000元-5000元每平方,现在做些别墅项目去到8000元-10000元每平方。
岳庆峰做设计很简单,只要功能足够好,里面的东西比较随意,并没有说强制地一定要加或者减。
廖玮女士客串主持,最后总结。我们说圈层有好的一面,那当你遇到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能不能立刻找到圈层里的人帮你解决?这也是圈层存在的必要性,何况我们喜欢群居生活。圈层是不管你缺什么资源,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帮你解决。
当设计师市场整体发生单体设计费做到百万千万级时,说明城市有了承接大体量项目的综合能力,设计师群体水平也会上升。
设计团队存在人荒情况,都缺懂商业、会运营,擅长设计创意与全案深化等人才。同时协作困难,配套不成熟,整体产出效益不高。设计师都想自己做,很少互相配合完成,合伙人制也基于成熟度不够分开的多,导致我们整体体量做不大,极易受到外来冲击。
我们要提升自我,第一、有没有足够优秀的设计师?第二、这个区域有没有引领性设计师?第三、有没有一定基础的圈层,包括相关的老师、行业媒体、供应链全配套等资源?
相对于西南市场的新兴力量,华东市场的设计力量持续壮大,从这一次代表性较强的设计师交流也能发现这一点。大家几乎都想着集中力量做好设计,把设计实力做起来,带动圈层走出去。
但我们知道爬坡最难,需要调动全部资源,行业青年设计师才会有整体性变化和突出的效益,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希望张家港设计圈层坚持走下去,充分挖掘客户圈、设计师圈、媒体圈、商业圈的潜能,做好引领表率,加速推动产业效能。
这是设计圈层的责任,更是使命,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