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ID诚邀您前来参加
时间:2017/12/30(星期六)13:30-18:00
地点:深圳南山区深云路19号雅昌艺术中心报告厅
————————————————
论坛主题
敦煌艺术与美学
敦煌是古代中国漫漫丝绸古道上,西去东来的行旅必经之地。而今天的敦煌已然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源头活水。敦煌艺术是我国最伟大的艺术瑰宝之一,代表了公元四至十四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成就,它为全面认识中国艺术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是当今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对于当今的艺术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届大家论道将介绍敦煌这个辉煌的艺术殿堂,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宗教和艺术共同的终极精神追寻。本论坛将邀请敦煌艺术与宗教研究界的三位专家与设计师们一起畅聊艺术与文化,近距离感受来自古代中国的设计魅力。在这里,我们将直抵宗教和艺术的内在根本,感受古代艺术之美,从中汲取灵感。
主讲嘉宾及演讲主题介绍
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主要研究敦煌艺术与中国美术史,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敦煌壁画风景研究》、《甘肃石窟志》、《敦煌石窟艺术总论》、《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等。
赵声良演讲主题为《敦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1)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敦煌艺术体现出一千多年来古代艺术家们不断传承创新的成果。
(2)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批一批的学者和艺术家奔赴敦煌进行实地考察和临摹,意在继承这一伟大传统从而创新中国绘画雕塑艺术。
(3)今天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成为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敦煌艺术必将大放光彩,为当代艺术创新提供无限的资源。
文化学者,哲学博士
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著有《善与美的人性》、《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等多部专著。中央电视台理论专题片《道德的力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自2005年1月起兼任深圳电台新闻频率FM89.8《希望对话》栏目的嘉宾,讲述先秦诸子13年,超过300讲,两次获得广东省理论宣传电台节目一等奖。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大家读经典”中讲授“韩非子”。
韩望喜演讲主题为《慈悲与空性》
张总
南海佛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治学研究领域为佛教美术、宗派史及宗教与艺术史理论。专题有石刻佛经、石窟造像、佛教绘画、十王地藏、观音信仰与图像等。代表论著有《地藏信仰研究》、《说不尽的观世音》、〈中国三阶教史〉与《[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初唐閻羅造像與刻經〉及《陝西淳化金川灣三階教刻經石窟》。译著有[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与大规模生产》;部分论著被译为英、德、韩文发表有国际影响、数项成果居国际领先。
策展“首届中国宗教艺术展”(北京大学2014展)
张总演讲主题为《模件与模式 · 观研敦煌艺术的新思考》
中国石窟艺术研究有“模式”说。宿白教授“凉州模式”(1986)提出后曾风行一时。其义项对说明窟像传播源流、发展与变化颇佳。但至今仍缺一些理论梳理。德国雷德侯教授曾著《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与规模化生产》,广泛分析青铜器、秦俑、建筑、陶瓷、书画等艺术。可否对敦煌艺术也作“模件”分析?而模件与模式又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次演讲希望就此抛砖引玉。
学术主持
武琼芳
敦煌研究院馆员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候选人
————————————————
本期活动流程
13:30-14:00 开场、主持人介绍讲座背景和到场嘉宾
14:00-14:10 领导致辞
14:10-15:50 赵声良演讲
15:50-16:30 韩望喜演讲
16:30-16:40 茶歇
16:40-17:20 张总演讲
17:20-18:00 互动交流
18:00 论坛结束
本期活动场地
雅昌艺术中心
2014年雅昌在深圳成立首个艺术中心。中心包含约为3900平方米的雅昌书博馆,一座约60×20米的丰碑式艺术书墙;以及美术馆,专业摄影楼层,多功能讲堂,户外剧场,IT展示中心等美学空间。为提供全新艺术图书与教育体验,满足高品质艺术图书阅读与教育需求。通过强大的数字系统,雅昌正在建立一个以艺术图书为核心的权威艺术教育中心、艺术市场资讯交流与艺术综合服务平台,以最独特的艺术体验,倡导全新美学生活。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雅昌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
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
合作媒体:
网易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