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下生活方式的解读。
以食表意、以物传情
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吃是一种本能,而怎么吃是文化。垂直于餐饮行业的设计公司。通过设计,建立一个最合适的消费场景,构建食物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将产品被低估的美学价值呈现出来,找到企业的最后壁垒和核心竞争力。
用设计搭建人与食物的情感连接
空间传递的情感与食物传递的情感完全契合,才是好的设计。美有太多种表达方式,专属是最重要的。
(作品:游园惊梦)
作为一个餐厅设计来说,设计好坏的唯一标准是餐厅空间的情感表达和食物的情感表达,是否完全契合。设计,其实就是造梦。中国人历来都是造梦高手,庄周梦蝶以奇幻写哲思,牡丹亭以唯美写刚烈,还有红楼一梦,浮生若梦,如今落地北京,作一个游园京梦,代替淮扬旧梦,想来诗酒也就不远了。
(作品:朝阳大悦城-“拾间”主题街区)
设计如果只停留在美学层面上远远不够的,我们会去思考分析餐厅背后基因的重新梳理,挖掘出其食物内在的、本真的东西。亦或是之前在美学上被忽略的东西,用一种相对合适的手段,把它表达出来,而不是编造。所以最难的是找到那个“情感对接“最关键、最准确的点。
(作品:长安记)
(作品:长安记)
传统美学的当下解读
前段时间为广州设计周做了展览—“浮光悦影”,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徐渭的“舍形而悦影”,也是中国艺术史论中的重要观点。‘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画竹不一定要具像,竹影会更唯美,更有诗意,更有想象力。展览本身便是对传统美学的当下解读。
自然之光浮于万物之上,光影间彼此喜悦同行。以虚幻的表达取代具体的形式,超越于现实世界。画面上,光影明暗变换,形成黑白的素描关系,云的形态通过明暗的变化表达出来,一种灵动的意境。
(广州设计周-“浮光悦影”展)
在当今社会,团扇已然作为一个符号,象征对古人优雅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如今我们用当下的手法去表达古人的优雅。
(作品:浮云团扇 组合灯)
云向来是文人墨客偏爱的事物,从语言到水墨,总能看到对它的各种描绘,故扇面的图案内容取材自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写意水墨云纹。扇面上随意自然的水墨挥洒,和空间关系上或长或短的活泼构图,把行云流水的意境呈现出来,从诗画中移进了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