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成为当代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尝试,睡眠行业也不例外。睡眠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命过程,利用人工智能助力人类睡眠成为一道重要命题。
为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睡眠的关系,3月19日,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秘书长孙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中国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左和鸣、新华社《环球》杂志执行总编辑卞卓丹、慕思总裁姚吉庆齐聚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寝具联合主办的“AI时代 智慧睡眠”——2019世界睡眠日论坛暨慕思T9智能睡眠系统发布会,对AI时代的智慧睡眠发表了见解。
陆林院士指出人类生命的维持必须有睡眠的保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失眠症状发生情况高达34.5%。睡不好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成年人中,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寝具和新华社《环球》杂志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仅67.14分,且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62.9%,普遍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大众睡眠问题响警钟。
睡眠障碍是不容忽视的“慢性杀手”,“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肌梗塞、免疫功能失调等身体疾病,还会引发焦虑、阴郁等精神疾病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睡眠障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2016-2017年因睡眠问题在澳大利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共达452.1亿美元,约占GDP的6.15%。
可见睡眠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改善人类睡眠刻不容缓,如何改善睡眠,医学专家开始从人工智能方向做出努力。现在人工智能不光检测睡眠,也可以检测睡眠相关的疾病。运用无线电波可以监测睡眠,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进行睡眠疾病诊断,为OA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提供新途径,运用人工智能还能预测梦境、预警梦中猝死风险。人工智能在睡眠领域中有许多的应用,推动了睡眠医学的发展。
陆林院士表示,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克服人工智能的弊端。人工智能在睡眠医学领域,可以改善和帮助我们的睡眠,使我们更健康,例如,人工智能的床垫能有效改善睡眠。
活动当天,慕思发布了联合奥地利睡眠研究院、萨尔茨堡大学睡眠研究实验室共同研究,经历了3年的实验研发,2年的研发验证,1年的测试改善,3万次压力测试,在对19800名用户临床跟踪测试后诞生的AI实践成果——T9智能睡眠系统,这便是人工智能与睡眠结合的优秀产物。
T9智能睡眠系统是一款颠覆想象、“会思考的人工智能”床垫。它内置左右独立AI压力传感控制系统,能实时采集人体身高、重量、睡眠习惯等身体数据信息;同时其内置的高速运算芯片能快速、精确的分析睡眠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整合传递于AI智能调节,触发内部气囊结构。此外,T9智能睡眠系统还能进行睡眠数据记录跟踪和大数据自动分析每晚睡眠数据,并通过智能睡眠APP与T9智能睡眠系统互联,帮助用户从APP上便捷的获取每日睡眠报告,轻松实现个性化定制睡眠。
【本文属企业供稿,仅传递信息,不代表网易家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