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是一个idea,但很多时候却是从一个idea开始。
1908年,有个叫布拉克的外国朋友画了幅《埃斯塔克的房子》。这幅今天称之为“作品”的绘画,是上世纪初立体主义诞生的号角。评论家L?活塞列斯直接说道:布拉克先生将一切都还原成了立方体。任何稍微了解过现代美术史的人,都大概听说过这位布拉克先生和那位毕加索先生握手之后创建的立体主义,或者也可以叫“立方主义”。管他呢!看你高兴!反正它成了设计师考虑空间关系时的灵感来源——这种在平面上的解构与建构,完全可以在空间中表达得更加淋漓。
卓越的业主方向来在意项目呈现时的设计感,对设计方的思考作业不作过多干预以为桎梏。
该项目建筑基础体量不大,客观条件下整体平面的回旋余地不足,流线短得过于开门见山。好比人参果落到了二师兄的嘴里——还没咂摸到滋味就完了。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延伸功能流线,好歹让它能拐上两个弯,别李逵似的,只管大碗酒,大口肉的痛快,全不顾些体面。
仅仅是平面上的曲折,远不能解决“一眼望穿”的问题。不对进入空间的人群的视野作调整,便无法建立起一个有层次的空间状态。设计师认为从一个面延伸出两条路可以走——由天花这个面,往外则与户外自然环境和景观相衔接;向内则成为整个空间中吸引人注意的部分,从而使之成为一条起伏流畅的设计线索贯穿整个空间。
卓越的业主方固然在意设计完成后的设计感。但他们还有另一条关于成本的原则——好钢用在刀刃上,甭指着可劲儿花钱。在这个框架内,设计师结合基础空间的特点,把注意力集中在天花和地面,将之作为表现的重头部分,以颜色有微妙变化的暖黄色调为基础,将天花解构成大小和角度多变的体块,既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形态,又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各自所有的个性;而将垂直面只作规矩的大块面分割处理,既能简洁轻巧的展现空间秩序,又与天地形成明快悦目的疏密关系。
通常空间的设计,无论其性质,其乐趣在于,设计者始终处于一种幕后提调、操纵的角色,通过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影响和改变特定人群的某种心理状态,然后又使其达到某种满足的状态。在客观上这种设计谓之“合理”,或者能获懂味者颔首称道,便能自得一乐。更有奢求,那就成了妄以为自己当了总督的桑丘,当不得真了。
项目名称:卓越金茂浅水湾
设计总监:彭征
主案设计:张立、许淑炘
设计团队:曾庆豪、许柔捷、朱云锋
设计单位: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业主:卓越集团、中国金茂、鹏瑞
项目地点:广东东莞
设计面积:650平米
设计时间:2018年09月
竣工时间:2019年05月
主要材料:瓷砖、金属防火板、白色烤漆板、木饰面、不锈钢
公司简介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的核心团队由知名设计师彭征先生以及60多名优秀的职业设计师组成,设计业务涵盖酒店、商业、地产、办公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建筑室内到软装陈设的一站式服务。“共生形态”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2017年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类别)唯一金质奖、美国室内设计杂志Best of Year Awards金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香港亚太室内设计银奖等。
“共生形态”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壮大中的设计团队,我们的名字就决定了我们的包容性,同时,我们也感兴趣“共生形态”这一词组的所有内涵。在当今发展中的中国,大规模、巨量、高速的建设状态鼓励社会性的设计实践,对于设计师来说,拥有的机会不但是设计一件作品去影响和改变生活,更是致力于当代中国面貌的成形过程,这是对“共生形态”设计团队,对中国的类似工作的最终挑战。
创始人
彭 征??
共生形态(C&C 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硕士毕业,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客座讲师、实践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会员,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专委会商业地产研究员。
彭征先生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设计,思考和践行“共生”的设计哲学,从事建筑、室内、景观等多领域的设计实践,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建筑感和现代简约的风格。代表作品包括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时代地产“时代·家”体验店、美的地产企业总部、广州亚运会景观创意装置“风动红棉”等。作品曾获2017年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类别)唯一金质奖。
代表作
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保利远洋领秀山生活艺术馆
苏州美的·云筑未来生活馆
美的鹭湖岭南花园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