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飞扬的思绪
四座畅想的岛屿
充满设计感的洽谈区域
数十位大师的手绘作品
来自设计界的共同心声
凭借着传统材料纸张的多元展现,
诺贝尔瓷砖此次在广州设计周上,
又出圈了!



今年展位增设了洽谈区,除了能近距离观看塞尚印象印象无界系列的肌理细节,现场还能随处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在洽谈区的再次绽放,设计师对纸上笔墨的思考搬到了洽谈区,桌子、椅子、地面、装置经由设计师再次创造,独特又抓人眼球,泼墨、斑痕、点线面的展现带来深刻的震撼。敢玩、爱玩是设计师的天性,地面非常适合凹造型打卡。
原来对纸张肌理的研究、对设计不断探索,是可以被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感没有局限,生活处处都是惊喜,也许在洽谈过程中,一块斑痕就有一个故事,也确实容易促成一桩美事。
△创基金理事代表、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林学明作品
△RWD黄志达设计创始人及董事长黄志达作品
△天坊室内计划创始人&总设计师张清平作品
△稀奇艺术品牌创始人、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瞿广慈作品
△德坚设计创办人陈德坚作品
△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余静赣余静赣作品
△班提室内装修设计企业创办人曾传杰作品
△CUN寸DESIGN 创始人崔树作品
△吴巍Design 设计总监、共合设联合创始人吴巍作品
如何看待诺贝尔瓷砖这个展厅?
创基金理事代表、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 林学明:在一个瓷砖的展位上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材料与工艺,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令人欣喜,诺贝尔对瓷砖进行的创造性演绎,让人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德坚设计创办人 陈德坚:从去年的主题材质——布料,到今年的主题材质——纸张,这个展厅的设计概念具有连贯性与延展性,我非常喜欢。
稀奇艺术品牌创始人、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 瞿广慈:从进入展厅我就在观察,整体呈现的效果非常完整,包含着故事性,可以感受到设计团队在背后的思考,也得益于诺贝尔瓷砖与创基金、融图书馆之间培养的默契感。
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 余静赣:在追求艺术的这条道路上,诺贝尔瓷砖一直都在前行,从未退缩。衷心希望诺贝尔瓷砖走出自己更为宽广的设计之路,带给更多人幸福。
RWD黄志达设计创始人及董事长 黄志达:今天来到这里,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看到设计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整个团队对这次展会的用心,这是具有温度感的空间。
吴巍Design 设计总监、共合设联合创始人 吴巍:这个空间中涵盖了很多的原创设计概念,值得所有设计师朋友共同学习与成长。
创基金秘书长 秦丹枫:中国传统色彩肌理研究除了对中国传统材料进行收集与解构,还发掘了乡村美学,提高乡村的文化自信。
品物流形及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及主设计师 张雷:中国的制造业如何跟中国的设计师基于中国过去的精华创造中国本土的制造业产品,让中国本土美学慢慢普及开,这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品物流形PINWU设计合伙人 融设计图书馆副馆长卢靖毅:我们希望每年研究一种材质,研究透彻后再转化为瓷砖。
诺贝尔瓷砖常务副总裁 周国跃:我们进行中国传统色彩与肌理研究,是为了将中国的传统元素,研究运用到瓷砖上推向全球。
诺贝尔瓷砖研发副总裁 钟树铭:中国传统色彩与肌理研究为中国设计的DNA找到了一个原点,这非常重要。
从诺贝尔绽放广州设计周不难发现,设计的边界正在模糊,更多的领域需要拥抱设计,设计也要融入更多的元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想要走得更好更远,归零重新看待自己,启程创造拥抱趋势,才能走在行业前瞻。
刚刚谢幕的广州设计周还留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