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11:37:16 来源: 网易家居
举报
随着在线书店 的兴起,大多数实体书店都消失了。但是,近年来,建立书店的趋势已经出现,并且大多采用“书店+”模式。消费升级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兴起是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动力。实体书店模式的改变,让众多设计工作室参与到创新中,也带动起了新一轮的打卡热潮。2020新年伊始,网易设计窥探网红时代,这些书店为何抓住大把流量?
位于上海最高建筑上海大厦52楼的朵云图书旗舰店的设计,由乌托邦实验室打造,名为“云端书”。乌托邦实验室是一家位于中国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由建筑师于婷于2013年创立。项目包括书店,演讲室,展览空间和咖啡馆 等多种功能。新的公共场所不仅提供书籍,还打算成为繁忙城市中的文化地标。
该设计占地面积2259平方米,可容纳60,000本书。乌托邦实验室的方案围绕着“白色抽象山峰”。弯曲的入口邀请游客参观里面的书籍,而在“山”的尽头,大窗户可以看到下面城市的壮丽景色。
书店还设有一间黑色书房 ,为认真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空间。一圈圈的书环绕着访客,而可移动的书架 被用作分隔房间的不同区域的隔板。这个书架已经在工厂预制好了,后来又在现场安装了。除了书籍区域外,这家商店还包括一个多功能空间,可用于展览或演讲,或仅用作社交聚会场所。
乌托邦的设计还包括在52楼的两个地方享用一杯咖啡。首先,在白色半透明的书架中嵌入了“蒂芙尼蓝”咖啡馆。同时,商店的尽头还摆放着粉红色的甜点屋,给游客一个惊喜。作为一家高品质的书店而发展,云层之上的书籍提供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空间,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02
中书阁
坐落于重庆的中书阁同名于当地的风景和历史遗迹,由位于上海的建筑设计公司X + living打造。这座两层楼的商店邀请游客进入剧院室内,这是工作室设计方法的典型代表,里面装有灯罩形的书架,上面画有城市的景观,建筑物和交通图。
X + living的重庆中书阁书店位于杨家坪黄帝广场三楼和四楼,以简单的玻璃幕墙迎接顾客。在内部,深棕色的大厅装有分散的灯罩形状的书架,这些书架从树荫下投射光线,重现了在明亮温暖的私人书房中的感觉。一个安静的阅读走廊位于大厅的一个角落,书架沿走廊延伸,在地面上反射并形成书本的隧道,将访客带入更深的“空间和知识”区。大厅的另一角是儿童阅览室,那里有五颜六色的书架,上面印有重庆的风景,建筑物和交通图,使孩子们在阅读时沉浸在这座迷人的城市中。
走廊的最下方是主要的研究:“阶梯大厅”,像埃舍尔的楼梯兼作书架,镜面天花板使本来就很宽敞的房间倍增。从大厅到四楼是一个休闲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享用一杯咖啡或茶,并通过阅读沉浸在一个充满不同故事的宁静世界中。反复出现的“灯罩状书架”在该区域创建了分散的摊位,人们可以在那里度过时光并享受彼此的陪伴。 03
言几又麦克中心旗舰店
位于东京的建筑工作室ikg inc由池田智子2004年创立,他们在西安设计了“ YJY麦克中心旗舰店”,这个占地4500平方米的建筑横跨两层,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以方便世界各地的人,文化和书籍之间的相遇。内部背后的概念是创建一个“图书馆 和画廊”。图书馆是学习和享受孤独时刻的空间,而画廊则是展示文化的区域。
书籍在二楼的设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入口处有一个10米高的书架,在访客越过门槛时就形象地传达了商店的身份。敞开的螺旋楼梯周围的区域用作庭院,明亮的地板和天花板上的镜子将其与其他空间区分开。楼梯上方的空隙被类似于飘动的纸片的灯光照亮,而其底部的舞台则以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石制地图为特色,为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空间。
第二层兼作酒店休息室,并设有一个柜台酒吧,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在上面社交。在50米长的“书本街”上,低矮的天花板,地板和天花板的深色以及书架上的展示箱汇聚在一起,营造出柔和的画廊般氛围。整个商店中包含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均为原始作品,旨在反映出适合该地点的主题。总体效果是高雅而经典的环境,反映了中国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放松并享受阅读的大量书籍。 04
西安文化和商业综合体
由lafonce maxone设计,gonverge室内装饰,在西安重新打造了以书店为主题的新商业综合体。该项目通过其“文化和商业”设计策略提供了多种商业模式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经验。建筑中18m高,240m长的艺术书墙引人注目和开创性,为城市带来了一种新的城市商业空间模型。
该项目位于西安较安静的北部北部的一个工业区。当lafonce maxone接管该项目时,粗糙架构已经闲置了3年。通过利用场地的条件,设计师的目的是展示自然采光良好的原始未经装饰的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美观。
gonverge室内设计基于朝向南北方向的狭长场地和四层高的带照明的中庭,通过吸引所有感官来进行项目方向规划以及商业和空间设计。设计师保留了阳光充足,原始的空白区域,以创造出巨大的入口空间。此外,他们通过引入平滑的流通路径来加强并突出了细长站点的特征。
购物中心被设想为一个知识大厅,以艺术和文学为核心,书店主题贯穿整个空间。gonverge室内设计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嵌入了两本书墙,从南到北延伸。作为中国最大的书城,书墙使繁忙的商业空间充满了文化气息,令人叹为观止。占地近40000平方米的空间融合了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元素,完美融合了基于场景的阅读和商业功能,并创造了身临其境的阅读环境。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场所,可吸引感官,是文化,创意和设计师品牌展示其产品和想法的最佳平台。 05
librairie前卫的下地水田书店
librairie前卫的下地水田书店由TAO建筑事务所设计,将农村郊区一栋废弃的住宅改建成了一家现代书店。该建筑四周环绕着稻田,位于中国福建省霞迪村的北侧。由于结构的夯土墙完好无损,建筑师得以保留房屋的大部分原始建筑。
在外部,下地稻田书店受欢迎的“前卫图书馆”的一个分支,似乎只是该村的历史建筑之一。但是,一旦进入,两层混凝土墙构成了修复建筑的主要结构,而两块悬臂楼板遍布整个空间,并与角落处的夯土墙相连,从而提供了结构稳定性。
地板的边缘与夯土墙分离,以便光线可以通过上方的天窗进入。在新的混凝土结构和墙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且内向的书本展示区域。在两个展示墙之间有一个剧院空间,它是最大的内部空间。同时,咖啡馆位于悬臂的西侧,为游客提供村庄和周围稻田的美景。
在建筑物中心,一根钢柱穿过混凝土结构,并在其顶部支撑着伞形屋顶。在这里,露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有遮蔽的户外空间,可欣赏整个风景。四个角处的钢制通道将屋顶结构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同时允许雨水逸出。 06
MI 书店
位于哈尔滨的HMA建筑工作室将“ MI 书店 ” 构想为让当地社区享受阅读乐趣的地方。该空间占据了惊人的高度,融合了各种以书本为中心的空间体验。
图书馆的计划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可容纳不同的空间。在主体空间中,一个大的圆形书柜占据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商店的中心特色。包裹在宽阔的,缓缓倾斜的楼梯中,游客可以悠闲地浏览所提供的书籍。
在圆形楼梯对面,一间小咖啡馆位于底楼,使人们有机会一边读书一边享用咖啡。该空间还以座位舱为特色。这些元素衬托着植物,创造了有趣的设计特征,同时还提供了完美的角落,可让您迷失在书中。移入建筑物后,较小的体积将在更私密的空间环境中容纳更多书架。
MI书店的内部特征是使用泥土色的材料。从木材的使用到棕色金属,最终的美学效果提供了宁静,宁静的环境。此外,为了与陈列的书籍保持一致,主体空间的两堵墙都覆盖有书籍效果的墙纸,将访客包裹在文字的茧中。 07
ICI独立书店
巴黎ICI独立书店由设计工作室briand&berthereau打造,这是在巴黎开设的最大独立书店。书店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包括一个咖啡厅,一个儿童区,一个展览空间和一个供人们收集和交换意见的“集市”,人们可以用来收集和交换意见。尽管程序繁重,但由于布局清晰纯净,并结合了简单耐用的设计元素,整个空间仍感觉流畅而轻巧。
围绕“少即是多”原则,由兵马俑,粗糙的混凝土和木材组成的天然调色板将书店的不同空间绑在一起,还有雪佛龙陶瓷地板,瓷石板结合了各种颜色,使商店的主要部分变得更加致密。
使用天然山毛榉木作为商店的书架,其中包括大架子和固定在轮子上的组合式桌子,以便在发生特殊事件时可以移动。桌子上的金属支架用来突出显示最新的书籍版本,而下方的书架则提供了足够的存储空间。
艺术和文学作品的中间融合了大型台面和舒适的宴会。地下层设有人类科学,漫画和纸张部门以及儿童区,并设有一个展览室,以促进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在那里,根据书店将举办的活动的类型,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座位系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孩子们的区域就像两个括号一样被创造出来,将孩子们包围在亲密和舒适的茧中,在那里他们可以阅读一本好书来放松身心。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新年伊始,网易设计愿你走进书店,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本文来源:网易家居
责任编辑:
钱文佳_NOB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