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家居 > 正文

智能门锁比传统门锁安全 这个测试结果出人意料

0
分享至

科技感的外观、便捷的解锁方式曾让智能门锁风靡一时,成为许多消费者购买门锁时的首选。但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多受访者认为智能门锁比传统门锁安全,有三成多受访者认为智能门锁没有传统门锁安全。同时,认为智能门锁非常安全的受访者不到一成,有七成多受访者认为智能门锁比较安全或安全性一般,另有一成多受访者认为不安全或不太安全。

安全门锁并不安全 测试结果出人意料

无论是传统门锁还是智能门锁,作为一款合格的门锁,其安全性都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而安全性也是智能门锁主打的一个招牌特色。

密码开锁、指纹开锁、蓝牙开锁等黑科技,记录每次开锁人的面貌和时间,并根据存储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按理说,这应该是非常理想的安全门锁,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视频中,有人用一个烟盒大小的小黑盒在几台智能门锁前来回晃动,几秒钟后,门锁就自动打开了。据专业人士介绍,网上这个小黑盒,专业术语叫特斯拉线圈。它的外形构造就是一个小黑盒,只要把按键按下,就产生一个瞬态的电磁场。当特斯拉线圈靠近这款正常工作的智能门锁附近时,门锁在几秒钟内就会自动打开。

就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的一次测验中,在一款智能门锁指纹识别区贴上一小块胶带,然后用已经录入指纹的手指进行几次开锁,随后找来6位不同年龄的没有录入任何指纹信息的检测人员,逐一随机用手指尝试开启门锁,结果门锁都能开启。

人脸识别也存在风险。在测验中,通过相机拍摄同一个测试对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打印出黑白照片,利用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靠近智能门锁的摄像头前方进行测试,当使用这张正面的照片靠近摄像头某一位置时,门锁也开启了。

此外,感应卡开锁也面临风险。业内专家介绍说,同时打开手机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当这部手机靠近装有感应卡的书包,一组数据就出现在手机上。攻击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读取到的信息,复制一张和感应卡开锁信息完全一样的感应卡。

现实中,因智能门锁安全性引发的案件也已发生。例如,江苏南京某使用智能密码锁的出租屋里,一位女租客的床底半夜爬出一名陌生男子,致使女租客受惊报警。经警方审讯得知,该男子破解女租客智能密码锁后顺利进入了房间,但他并没有经过培训。

在市场监管总局及各地消协的智能门锁监测和比较试验中,智能门锁的质量都不尽如人意。2018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抽检34批次电子门锁产品有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2.4%;对40款智能门锁做了风险监测,25%的样品指纹识别功能存在安全风险。

2019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对29款主流智能门锁商品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8.3%的样品密码开启存在安全风险,50%的样品指纹识别开启存在安全风险,85.7%的样品信息识别卡开启存在安全风险。

2019年8月,京津冀三地消协开展的网售智能门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一半样品存在3项或者3项以上的安全风险,其中8款样品存在4项或4项以上安全风险。其中,24个样品的IC卡钥匙可被破解复制,32个样品可用制作的假指纹解锁,30个样品可靠性差。

消费者仍疑虑重重 担心数据指令被窃

消费者对于智能门锁的一系列疑问,在这次调查中凸显出来。

智能门锁比传统门锁更安全吗?

由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开展的上述调查显示,在3257名受访者中,有2117人认为智能门锁比传统门锁安全,占比65%;1140人认为智能门锁没有传统门锁安全,占比35%。

智能门锁安全吗?

1466人认为智能门锁安全性一般,占比45.01%;979人认为智能门锁比较安全,占比30.06%;325人认为智能门锁非常安全,占比9.98%;325人认为智能门锁不太安全,占比9.98%;162人认为智能门锁非常不安全,占比4.97%。

担心智能门锁存在哪种安全风险?

在3257名受访者中,有1829人表示担心服务器被攻击导致开门指令泄露,占比56.16%;有1731人表示担心在非正常条件下异常解锁和无法解锁,占比53.15%;有1657人表示担心开门数据指令被窃取(人脸、指纹被复制等),占比50.88%;有653人表示担心被撬开前面板开锁,占比20.05%。

在选购智能门锁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3257名受访者中,考虑安全因素的有2837人,占比87.10%;考虑质量因素的有2376人,占比72.95%;考虑便捷因素的有1588人,占比48.76%;考虑品牌因素的有1582人,占比48.57%;考虑价格因素的有1573人,占比48.30%;考虑外观因素的有494人,占比15.17%。

使用智能门锁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在3257名受访者中,2308人认为可能出现异常解锁或无法解锁问题,占比70.86%;1493人认为可能出现电池不足无法开锁问题,占比45.84%;1005人认为可能出现指纹不靠谱,淋雨或出汗后指纹识别不了的问题,占比30.86%;713人认为智能门锁使用时间长,表面变暗淡,占比21.89%;678人认为手机系统升级,智能门锁的兼容性不强,占比20.82%;616人认为可能出现人脸识别不了问题,占比18.91%。

消费者对于智能门锁的满意度情况如何?

认为一般的1467人,占比45.04%;比较满意的973人,占比29.87%;非常满意的461人,占比14.15%;不太满意的326人,占比10.01%;非常不满意的30人,占比0.92%。

及时完善相关标准 促进安全有序发展

在上述调查结果中,认为智能门锁非常安全的受访者不到一成,这一结论令人诧异。尤其是受访者选购智能门锁首要考虑的还是安全因素,这两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智能门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问题。智能门锁的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其一,企业要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为自己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要求,主动把好产品质量关,及时采取升级软、硬件等措施,堵住产品质量安全漏洞。定期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隐患排查,保证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不存在安全风险。严格规范产品标识和说明,不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以显著易懂的方式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二,有关部门要及时完善相关标准,严格把好市场监管关。一方面智能门锁因使用便利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指纹和人脸识别等多项新技术,智能门锁还存在不少安全风险隐患。有关部门应尽快针对指纹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运用建立标准制度,为企业设立产品门槛和标准要求,生产质量可靠产品提供根本保证。对于像智能门锁这样普遍进入市场,又存在安全隐患的新技术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尤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督促企业整改,并依法对其进行处罚,严格把好市场监管关。

其三,消费者应理性科学消费,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挑选智能门锁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盲目追求各种奇特功能和开锁方式。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智能门锁产品,仔细检查产品包装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具有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等。尽量不使用或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和远程开锁功能。在使用信息识别卡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时,应在日常使用中妥善保管好信息识别卡,防止被非法读取和复制。在使用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时,应在日常使用中留意指纹识别模块是否存在残留异物或物理损坏,若发现指纹识别模块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指纹识别功能,并联系生产企业解决。

陈音江呼吁,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促进新型智能产品安全有序发展。针对智能门锁这样的新型智能产品,社会各界应加大关注力度,行业协会应倡导企业自律,诚信守法经营。新闻媒体应全面报道各种新技术运用的风险防范知识,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客观报道企业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消费者遇到智能门锁侵权问题,应及时收集好证据,向当地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转载来源:上游新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英九鼓足勇气,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宋涛明确表态,现场一片掌声

马英九鼓足勇气,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宋涛明确表态,现场一片掌声

袁周院长
2025-07-02 10:53:36
公安部明确:7月1号起,60岁以上老人骑5种电动车,上路不查不扣

公安部明确:7月1号起,60岁以上老人骑5种电动车,上路不查不扣

小鬼头体育
2025-07-01 07:50:52
高书记请顿饭太不容易,顶重压挽救餐饮业,央媒终于定性:不违规

高书记请顿饭太不容易,顶重压挽救餐饮业,央媒终于定性:不违规

鋭娱之乐
2025-07-01 18:44:06
上海交大学生与校外人员起冲突,倒地图片热传!校方成立专班

上海交大学生与校外人员起冲突,倒地图片热传!校方成立专班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09:51:06
新华字典表述“孩子小成了累赘”引争议,商务印书馆回应

新华字典表述“孩子小成了累赘”引争议,商务印书馆回应

现代快报
2025-07-01 16:32:06
毛主席虽活了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毛主席虽活了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老谢谈史
2025-06-25 19:08:07
马斯克:“大而美”法案若通过 将建立新党派

马斯克:“大而美”法案若通过 将建立新党派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07:05:13
孙宏斌现身,一举清债680亿

孙宏斌现身,一举清债680亿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5-07-01 21:12:25
台北前副市长妻子坠亡后续:儿子未掉泪彭振声当庭翻供,馆长发声

台北前副市长妻子坠亡后续:儿子未掉泪彭振声当庭翻供,馆长发声

云景侃记
2025-07-01 18:26:19
《以法之名》终极剧透:白天是离异夫妻,晚上是犯罪搭档

《以法之名》终极剧透:白天是离异夫妻,晚上是犯罪搭档

科学发掘
2025-07-02 05:53:44
李在明手段狠辣远超文在寅,刚上台就要“斩草除根”,信号不简单

李在明手段狠辣远超文在寅,刚上台就要“斩草除根”,信号不简单

明月聊史
2025-06-14 16:21:36
马上入伏了,别忘了要“扶阳”,这3种扶阳食物多吃,舒服过夏天

马上入伏了,别忘了要“扶阳”,这3种扶阳食物多吃,舒服过夏天

Lily美食谈
2025-07-01 17:30:26
詹姆斯离队倒计时,湖人管理层硬气,自由球员交易拒绝咨询老詹

詹姆斯离队倒计时,湖人管理层硬气,自由球员交易拒绝咨询老詹

阿雄侃篮球
2025-07-01 17:23:59
俄军拿下卢甘斯克全境!乌克兰工业心脏失守,接下来目标曝光...

俄军拿下卢甘斯克全境!乌克兰工业心脏失守,接下来目标曝光...

阿芒娱乐说
2025-07-02 10:38:10
莫言:男人离开女人就1个字,女人离开男人就2个字,所有男女关系都这样写几句

莫言:男人离开女人就1个字,女人离开男人就2个字,所有男女关系都这样写几句

四行书
2025-06-17 12:34:09
死亡半区形成!皇马巴黎拜仁三大夺冠热门抢一个决赛名额

死亡半区形成!皇马巴黎拜仁三大夺冠热门抢一个决赛名额

雷速体育
2025-07-02 08:37:15
记者:曼城将放假一个月,期间将和队内大牌球员约谈劝说离队

记者:曼城将放假一个月,期间将和队内大牌球员约谈劝说离队

直播吧
2025-07-02 01:04:20
报复!中美居然联手把日本打回原形

报复!中美居然联手把日本打回原形

华山穹剑
2025-07-02 09:12:36
“我吸烟关你什么事?”深圳卫健委发文回怼:公共场所吸烟不是你的自由

“我吸烟关你什么事?”深圳卫健委发文回怼:公共场所吸烟不是你的自由

封面新闻
2025-07-01 16:55:14
央视怒批!揭露网红医生真面目,利用科普引流,患者成为敛财工具

央视怒批!揭露网红医生真面目,利用科普引流,患者成为敛财工具

泠泠说史
2025-06-28 13:33:12
2025-07-02 13:40:49

家居

现代沉稳 糅合法式浪漫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看到深层危机 伟大的美国正在走向破产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看到深层危机 伟大的美国正在走向破产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体育要闻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怎么打NBA?

娱乐要闻

陈赫回应“鹿晗患病”,原因惹人怀疑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的"重拳" 被小米YU 7打出来了

汽车要闻

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辆,海外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竞价破百轮!一批买房人,悄悄疯抢海口法拍房!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亭台觅知音!百年戏楼藏了多少西厢绝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普京、马克龙时隔近3年再通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