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是我们感悟和品味艺术的空间之一,当代的美术馆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趋于平面化和娱乐化,由此滋生了许多“网红”美术馆。
今天家居君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美术馆——沙丘美术馆。
沙丘美术馆位于河北省秦皇岛昌黎县一段被称作黄金海岸的沙滩上,整座美术馆外形像一个个洞穴,神秘莫测。
点击下方图集查看神秘的沙丘美术馆!

海岸沙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累积和风沙推移而自然形成,并被原生低矮灌木深扎的根系固化下来。
沙丘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团队正是鼎鼎有名的OPEN建筑事务所,由李虎(图右)、黄文菁(图左)主持设计,两位都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事务所团队将美术馆选址于沙丘之下,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一种保护。
在沙丘上建美术馆,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施工过程确实不易,从设计到完工,整整耗时3年。
设计灵感来源于孩童们在海边挖沙的游戏,建筑师尝试在沙丘里“挖掘”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一些“洞穴”。
整个美术馆占地930平方米,面朝渤海,拥有7个连续的室内展厅和3个沙滩上的展览平台。建筑的主入口是嵌入沙丘里的一个隧道般的洞口。
经过长长的、幽暗的隧道,进入到一个圆顶有柔和天光的接待厅,然后空间豁然开朗。
步入中央展厅,一束光线从高高的穹顶上倾泻而下,光线在墙壁地面间跳跃折射,空间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每个展厅分别设计了朝向不同的天窗,可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引入自然光,但又通过精确的计算避免阳光直射到艺术品上,建筑师细节满分!
靠海的洞口用通透的落地玻璃营造弧形的视野,给人一种置身海天之间的感觉,站在此处便能感受到光影变换、风沙流动的自然之景。
从沙丘美术馆内部看海,透过不同的洞口、在不同的时间里,大海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在沙丘美术馆的每个时刻、每个角落都存在着建筑、自然、艺术有声或有形的表达,光影变幻,如梦似幻。
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伴随着轻柔的海浪声,美术馆逐渐变亮。
沙丘美术馆不仅在形态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建造体系中运用的一系列节能措施,也尽可能地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由植被和沙土覆盖的屋面大大降低冬夏两季的能源负荷;各个朝向不同、大小不一的天窗为美术馆提供全天候的自然采光。
一部通往沙丘顶部观景平台的螺旋楼梯,带领游客从暗处循着光线拾级而上,慢慢来到屋顶的观海平台。
海浪、沙滩、贝壳,在沙与海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瑰丽与壮美。
看完这个沙丘美术馆,再来看看国画大师黄永玉在湘西吉首市建的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美术馆吧。
黄永玉在家乡造了一座桥 把美术馆开到了市民家门口
国画大师黄永玉今年96岁高龄了,他自学美术,文学,是一代“鬼才”。90多岁的高龄开跑车,写自传体小说,开画展。
湖南湘西自治州是黄永玉的故乡。7年前,他打算为湘西自治州的首府吉首捐建一座美术馆,便找来了建筑师张永和。
吉首市里有座4000年历史的干州古城,万榕江从古城中流过。2013年,张永和在古城里转悠为美术馆找地,决定就在万榕江上建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美术馆。
2019年4月,建筑面积达3600㎡的美术馆落成了,它的样子有点像吊桥。更多“桥”美术馆细节图请点击下方图集!

(素材来源:OPEN建筑事务所官网官微,摄影师吴清山,普象工业设计小站,由网易家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