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位分析 /
运河畔,公园旁
项目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紧邻京杭运河与吴江运河公园,距离太湖风景区8公里,人文底蕴深厚且拥有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项目用地紧邻运河大桥,直面京杭运河与运河公园。往西望去,可纵览沿河公园景观,视野极佳。地块交通便捷,南面的东太湖大道,东面及北面环绕的运东大道,将其与城市主动脉相接,一公里以内的地铁4号线,联动了现代都市生活新节奏。
⊙区位分析
/ 规划设计 /
城市互动,看与被看
基于场地条件,地块西北角成为社区生活馆和前期体验区最佳的人流导入点,这也决定了建筑的主要朝向。鉴于此处为城市路口转角,人流众多,我们从与城市互动的角度出发,以与人的交流为核心进行设计。以“CIFI7-3.0示范区模块”为基础理念,设计回归生活,力图打造有温度的建筑。
⊙场地分析
⊙体块生成
此外,西边的运河和公园也为体验区提供了极佳的景观,开阔的水面和大面积的绿化同样对建筑产生了强烈的引导作用。
⊙示范区总平面图
视线作为建筑与城市主要的交流方式,“看”与“被看”成为了建筑设计的核心;而与人的交流则通过一系列与建筑结合的景观来实现,每一处的景观都被设计为可以参与互动的。
/ 建筑设计 /
社区的“瞭望台”
作为未来的社区生活馆,我们希望在这里打造这样一处社区空间,养老、会客、阅读、聚会等功能复合其中,形成小区的精神核,在这里,居民可以休息、游玩、聊天;这个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最佳场所,可以向外张望,看看外面城市的美景,也向城市展示社区的活力。
这个场所既需要有向心的聚合性,又需要有对外的开放性,因此这里不能是一个普通的广场,也不能是一个封闭的室内场所,更不能是一处让人匆匆而过的消极走道,而必须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有趣的灰空间。
本案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以“看”与“被看”为核心,考虑人的心理与活动,通过在建筑与城市交界处植入“瞭望台”的概念,来实现城市、建筑、社区与人之间的交互。考虑到视野与达到的便捷性,“瞭望台”被设置为二层的室外平台,从三层的屋顶挑出近10米的雨棚并在侧面折下来与一层屋顶连为一体,并形成了一个四面围合两面开放的通高空间。
雨棚的内部选取了暖色调的木纹穿孔铝板,背后垫一层半透明的亚克力板,配合灯光的效果后仿佛一片近在咫尺的星空,既有温馨感,又有神秘感。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在中心区域采用私密感较强的下沉式设计,选取了向心性强的圆形,同时在顶部采用圆形的开洞,透入天光,在圆形的中间,一棵高大的乔木作为其核心,让这里带有生机勃勃的氛围。围绕核心的是一圈圈台阶,可以坐可以躺,可以靠着休息,夏天秋天的时候也能在这里聚会聊天喝茶。
⊙核心空间墙身剖面
从核心区域往南延伸是一层的屋顶与二层的入口,这里采用了较多的硬质铺地以满足日后使用,提供了一个室外聚合的场所;二层最南边布置了二层与三层之间的室外楼梯,将此空间向上与三层连接在一起,同时在中间段布置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室外楼梯,这样一二三层就被连接到一起了,核心正是二层的瞭望台。
⊙流线示意图
往北延伸是一段连廊,这里布置了较多的绿植,与核心的树木组成一片屋顶花园,增加了场所的吸引力。连廊下方作为日后的场地入口,也载种了一棵小一些的乔木,树冠伸出到二层将一二层之间的空间连通。
从连廊下方进入场地,也进入了一个城市与社区之间的过渡空间,在这里我们布置了0.6m深的下沉庭院,微微低于地面,形成领域感的同时又不对人的步入产生较大影响。
庭院主要场地是平整的,可以作为未来社区大型活动使用的场所。场地结合原有的高差作了堆坡,在坡地下有中空的通道,人们可以进去探索游玩。这里的场所和二层一样布置了一些座椅,便于人群的停留。在最北边设置了一段坡道将连廊与场地连接起来,这样整个建筑不同标高的几处地方都互相连接流通起来,形成了立体的景观—聚会—展示—休憩场所。
建筑与景观在本案里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渗透结合的。建筑的主体也有使用和观景的功能,并且在体量上占主导,但在使用中的主角却是多维融合的灰空间,而不是建筑本身,建筑的功能被消解在整个场地中了。
/ 立面设计 /
微笑艺术馆
立面采用旭辉“微笑艺术馆”的概念,以CIFI SMILE-微笑曲线为立面设计切入点,对其进行提取、变形、融合,消除建筑的锐度,增强其柔和感。
建筑主体以银灰色金属和超白玻璃为主要材料,强调现代性与时尚感。木纹穿孔铝板大面积运用在面对城市的界面,暖色调的穿孔铝板配合透出的点点灯光,仿佛社区里万家灯火的汇聚。点缀的深灰色铝板、开模定制的银灰色格栅,结合灯光构造的细节,使立面呈现出高科技产品般的精致与现代工艺感。
⊙线脚构造大样
项目名称:苏州旭辉吴门里
项目规模:示范区2400㎡ 大区271 400㎡
设计时间:2020年5月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建成状态:示范区建成 大区在建
建筑材料:银灰色金属 深灰色铝板 超白玻璃 木纹穿孔铝板
业主单位:旭辉江苏区域集团
设计单位:水石设计
设计部门:建筑设计三部
工作内容:建筑设计
照片摄影:胡义杰
景观设计:奥雅设计
图文编排:水石品牌
版权所有©水石设计,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