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公园与湖景的办公区 © DYML
2020年底,DYML建筑事务所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开放、轻盈和亲近自然的办公室,以满足事务所业务发展、团队扩张和日常办公的需求。
辞旧迎新之际,DYML建筑事务所新办公室正式启动,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闹中取静
我们从计划寻找合适新的办公地点开始便构思一个独立、开放、自然的场所,经过大量的筛选和现场考察,最终选择了坐落在上海长宁区历史风貌保护街道武夷路边上、紧邻天山公园与刘海粟绿地和美术馆的创意园区作为新的办公地址。创意园区前身为大明橡胶厂,位于长宁中山公园中心和文化功能集聚区,后改造成创意产业综合园,以红砖墙、红瓦、黑色金属为主,富有工业历史气息。
新办公室位于园区B栋3F整层,楼下为演出剧场,这里兼具了中山公园的繁华、武夷路法租界的浪漫、艺术文化、公园自然等因素。
▲闹中取静
拥抱自然,公园办公
新的办公场所拥有3个露台是吸引我们的优势,其中南露台朝向天山公园,北露台面向园区广场。
我们的设计出发点是创造一个拥抱自然的公园式办公空间,使得天山公园的自然景色与内部办公相得益彰。围绕着工作室日常基本的功能出发,把室内区分为动静两个区域,根据事务所日常工作流程与模式制定功能板块。
▲设计意图
▲开敞办公区与窗外景观
原房屋被分隔成多个小房间,由于顶层建筑条件存在反梁,导致室内出现了高差,原有的单坡屋顶层高约4.5米,可以提供足够的阳光。我们在构思新之初,就提出了对原有隔墙、吊顶全部拆除,以满足我们对场所需求的开放式办公。而原有的斑驳红砖墙、旧工业的铁窗、坡屋顶、铁艺栏杆被保留了下来。
▲开敞办公区
作为建筑事务所最重要的日常办公区域,我们把主要公区布置在靠近公园边上,可提供最大的景观视野范围。靠南侧的露台成为了室内外的连接半开放空间,模糊了室内外界限。随着一天不同时段的阳光变化,室内呈现不同的光影氛围,同时反射天山公园湖水波光粼粼的效果,利用自然去营造公园式办公。
▲剖透视图
▲午后湖水反射阳光照进室内的光影
留白与流动
平面布局尽量避免在原有结构墙体之外再增加过多的实体隔墙,保证空间的流动和开放,我们希望所有关于设计的探讨与研究都可以在此自由生长。整体室内基底色采用白色,摒弃过多的材质和色彩,以白色表象去迎合室外公园里银杏、梧桐和红枫等四季状态不同的树木,再点缀室内葱郁的绿植和室外的绿植进行呼应。
▲框景
▲打印间
大露台
南侧大露台成为了连接工作区和公园之间的过度空间,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克制的保留了原来的木地板、红砖外墙、深色木结构,进行重新打磨、刷保护漆。把原项目留下一块实木板重新打磨上漆改造,变成了露台的长桌。考虑到节能,在原有的玻璃雨棚增加了电动遮阳帘,适时进行室内光线的调节。露台成为了大家向往的区域,是观景、休息、发呆、讨论或BBQ聚餐的绝佳场所。
▲北侧露台
三角区
事务所公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三角区域,因原建筑反梁条件形成高差,分成下沉台阶讲台和材料室。日常三角区可提供轻松的阅读空间、内部方案讨论、远程视频会议、专业论坛、节日庆祝活动等等多种场景,不仅是单一的工作空间。材料室以储藏柜为主,辅以开放式的材料展示柜,尽可能极简地控制细节,减少复杂的节点。
▲三角区
▲三角区
▲材料间
▲材料间简约的细节
会议室
会议室需要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安静,因此安排在西侧。我们保留了原有的铸铁落地玻璃窗,重新刷了保护漆,利用框景的手法把公园的树木、湖泊和光影借入室内,内部加以白色铝百叶进行光线调整。
后花园与茶水间
茶水间位于北侧,两面玻璃对着北侧的露台,成为日常聚餐的区域。室外的红瓦屋顶成了城市道路与房间的自然屏障,保证了安静。我们在北侧露台栽种樱花与桂花,待春天到来,进行北侧露台的二次改造,成为一个后花园。
神秘的入口
在工作室入口我们创造了一个Black on Black 的秘密空间,用发光LOGO作为照明,希望通过一个暗黑的前室营造神秘感,再进入到白色的、开放的区域,形成视觉上的反差和体验。前台利用LOGO作为景观墙,通过灯光营造立体感。
▲模型展示区位于LOGO墙背后
▲接待室
突破与改变
▲丰富的景观和立面衬托室内的简洁
此次新办公室的改造,我们尝试以极简的手段对原空间进行微改造,尊重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围绕着日常功能入手进行室内外场景搭建,实现高效、自由、交流、自然、健康的工作环境。
▲施工过程
鸣谢所有为DYML建筑事务所新办公室付出的设计师、提供支持的伙伴单位以及整个设计与施工周期给与帮助的朋友。待春暖花开,欢迎来做客,赏花品茶,谈论设计。
设计团队:Josh Goh 华亮 何明智 陆梦 徐韫 奥德慕 张丁文 陶俊熹 钟其豪
灯光设计:RDI瑞国际
机电顾问:上海三匠机电设计事务所
信息顾问:上海朴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摩契装饰设计事务所
地 点: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613号B栋B3
建筑面积:365平方米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摄 影:何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