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家居 > 正文

洗碗机销量暴涨2021或突破百亿步入“普及期”?

0
分享至

近5年来,国内洗碗机年销量从19万台增至190万台,增长了10倍;2021年1-8月国内洗碗机零售额达58.7亿,对比2020年市场走向,预计今年会破百亿。

家电行业增长快、体量大、市场热度高的“洗碗机”,如何从快速导入期进入普及期?日前,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21中国洗碗机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就洗碗机市场开拓、产品本土化创新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


年销售近200万台  洗碗机处于“导入期”

洗碗机销量暴涨正在引发社会性关注,近两年央视新闻便频频提及这一现象。在刚过去的2020年,洗碗机零售量达191.9万台,同比增长31%,零售额87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位居所有家电产品之首。业内预计,2021年国内洗碗机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级。

然而,处于“风口”的洗碗机市场,现阶段一年200万台零售量被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太少”。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指出,洗碗机应该是年销售规模千万级的品类。现阶段的200万台与1985年冰箱在国内的销量大抵相当。但从购买力分析,洗碗机当时均价约耗费普通居民的30个月的收入,洗碗机如今约耗普通居民1个月收入,更易购买,这比冰箱的起步环境好很多,增长动力强劲。

实际上,洗碗机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增速,增速下消费者和行业也在发生改变,如用户需求更明确、产品高端化明显、洗碗机线上线下普遍提价、大套系产品成线下市场主流等。与此同时,随着一二线市场的起量,三四线市场的激活,洗碗机在更广阔的地域层级迎来增长空间。

“目前洗碗机在国内的渗透率不足3%,但已步入快速导入期,距离普及期一步之遥”,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指出,经过5年快速增长,成规模的洗碗机种子用户已经出现,我们更应该关注到存量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使用过程中消费知识的普及。


激活“懒人经济”  全方位匹配消费需求

洗碗机在整个家电品类里复购率最高,真正意义上激活了“懒人经济”。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热情上涨,洗碗机成为生活消费领域的绝对“热词”。

洗碗机用户层面,适婚人群仍是主要受众消费人群,京东数据显示,女性用户有所增长,尤其单身及未婚用户较同期增长了12.3%,而35岁以上中高龄消费者接受度有明显提升,品质消费成主流。

疫情常态化下,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升级,希望洗碗机除菌、杀菌、抑菌等,企业需要围绕健康除菌发力,来满足消费者常态化的健康杀菌需求。双碳目标下,企业还需关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让节水节能的理念深入消费者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洗碗机多功能属性展现,技术要求更高。除洗碗外,还要承担更多“职责”,如清洗母婴用品、烟机滤网、烘焙工具等,甚至包括市场上已出现的除此果蔬洗、海鲜洗等专属功能。洗碗机应用场景从原来单一的餐后清洗拓展至备餐清洗和后期存储领域。

京东家电厨卫采销部新兴厨电类目负责人李斌指出,洗碗机用户决策周期更长,选品谨慎,更关注细节,企业需要有更多精力放在前端运营上,包括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客服端等,花精力把工作做细做扎实。

企业本土化创新  征战百亿新蓝海市场

“洗碗机”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市场上也在不断进行本土化改造升级。随着中式厨房更多新需求的涌现,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将成为让洗碗机更顺畅走入中国家庭的重要命题。

不难发现,企业已在各项适应工作上做创新,比如从空间上适应中国橱柜高度、适应众多消毒柜改装项目,针对中国消费者“平常小家庭,节日大聚集”的特色,主流品牌开发出分腔洗、分层洗;针对中国消费者一站式选购需求的增长,“套系化”、“品质外观”型产品不断涌现;针对消费者不清楚自家适配何种洗碗机,主流品牌推进无忧服务,打造诸如上门量尺、配送、改装等一站式服务等。

在产品层面,方太开发了搭载高能气泡洗技术的嵌入式产品;美的开发X-wash对旋喷臂技术模拟手洗;老板电器根据中国厨房空间、烹饪特色的研究提出中国厨房烹饪整体解决方案;海尔智家致力于洗碗机技术的吸纳和本土化改造;博西家电深入挖掘洗碗机节水节能潜力,其专利“晶蕾烘干”技术利用天然沸石吸水放热特性进行烘干等。

从头部企业的努力中,我们可以看到,洗碗机行业正在从供给端不断进行消费洞察,以更优质的产品和体验吸引中国用户关注;而更适应中国厨房的洗碗机产品也得到消费端的认可,供给与消费的良性互动让洗碗机在中国的消费普及渐入佳境。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指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国家“十四五”远景规划目标之一,而家电在提升民众幸福感,助推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行业的奋斗目标,又是市场增长的动力。洗碗机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的产品,相信未来,在健康需求、本土化设计和节能需求的助推下,洗碗机这一新蓝海市场在制造商、渠道商、媒体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会走入千万中国家庭。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南马“岛式穿越”获赞!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南马“岛式穿越”获赞!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扬子晚报
2025-11-17 12:30:15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连发数文!雷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但也只是怒了一下

连发数文!雷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但也只是怒了一下

爱范儿
2025-11-16 22:27:12
17号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所有人都注意,大盘后市或将这样走

17号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所有人都注意,大盘后市或将这样走

春江财富
2025-11-17 11:56:04
爸妈给我全款买了套房,婚后不久,我就发现老公和前女友有个儿子

爸妈给我全款买了套房,婚后不久,我就发现老公和前女友有个儿子

我是三月鱼H
2025-11-16 17:22:32
经过层层铺垫,日本终于摊牌:明确要求中国不得采取此举

经过层层铺垫,日本终于摊牌:明确要求中国不得采取此举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5 06:12:27
央媒发文,28岁樊振东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央媒发文,28岁樊振东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不写散文诗
2025-11-17 15:14:33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夜白侃球
2025-11-16 23:18:28
年纪大了,建议少吃白菜和豆腐,多吃这“3样”,腿脚有劲精神好

年纪大了,建议少吃白菜和豆腐,多吃这“3样”,腿脚有劲精神好

江江食研社
2025-10-26 20:30:05
三大岗位被移出“编制”?铁饭碗成为合同工,老师也不例外!

三大岗位被移出“编制”?铁饭碗成为合同工,老师也不例外!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11-17 17:14:54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清晖有墨
2025-11-16 13:17:10
为什么记不起3岁前的事?2025最新研究颠覆认知,答案太奇妙

为什么记不起3岁前的事?2025最新研究颠覆认知,答案太奇妙

李砍柴
2025-11-16 16:02:19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萧竹轻语
2025-11-14 17:13:18
1963年,许光达做眼部手术,被碰伤角膜,给予中央保健局三条指示

1963年,许光达做眼部手术,被碰伤角膜,给予中央保健局三条指示

大运河时空
2025-11-16 17:40:02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勺哥乡村味道
2025-11-14 12:53:01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温情邮局
2025-11-11 10:58:54
新郎接亲故意迟到8小时,婆婆说道:彩礼全退,新娘一家当场退婚

新郎接亲故意迟到8小时,婆婆说道:彩礼全退,新娘一家当场退婚

小秋情感说
2025-11-17 13:45:27
金鸡奖六大不公平:易烊千玺没资格拿影帝,祖峰颁奖前被除名

金鸡奖六大不公平:易烊千玺没资格拿影帝,祖峰颁奖前被除名

光影新天地
2025-11-15 22:28:37
2025-11-17 19:20:49

家居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银耳无真死对头!孩子吃银耳避坑指南,润燥养脾搭配让娃吃饭香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定档11月24日,技术沉淀助力体验一步到位

教育要闻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