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利兹克奖
于北京时间3月15日晚22点正式揭晓,
获奖者为
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 照片由Lars Borges提供
获奖评语
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建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突破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何为建筑实践的正确途径?是否应甘于保守并承担屈服于不利环境的风险?抑或适度的保守才是实现成果唯一可行的务实之道?是否应满怀雄心以激发变革?而这样的雄心又是否会让建筑脱离实际,而沦为一厢情愿的产物?
过往的几十年间,弗朗西斯·凯雷找到了回应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出充满睿智、激励人心并足以颠覆规则的实践途径。他对文化的敏感度不仅表现在对社会和环境正义责任的关注,更始终指引着他创造建筑的整个过程。因为他意识到,这才是通向社区建筑合理性设计的最终出路。他深知,建筑关乎的是目标而非实物,是过程而非产品。
弗朗西斯·凯雷以其全部作品向世人昭示:根植于当地的材料,能够创造无限的力量。他的建筑,为社区而建,与社区共存,直观反映出社区的方方面面——从建造、取材、规划到社区的特质都已融入建筑。建筑与其立足的一方土地密不可分,亦与置身其中的使用者息息相关。它们的存在毫无矫饰,却散发出潜移默化的影响。
弗朗西斯·凯雷生于布基纳法索,父母坚持让他接受教育,之后他远赴柏林学习建筑。在某种意义上,他一次又一次地追本溯源,回归故土之根。他从自己在欧洲的建筑塑造和设计中汲取精髓,与家乡的传统、本地需求和习俗结合在一起。他决意将自己在这所世界领先的工科院校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带回祖国,用以提升当地人的知识技能,助益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他以一种高度尊重地方和传统而又同时能带来变革的方式,不断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甘多小学的示范力量,早已超越了布基纳法索,盛名远播到更多的国家,他后来又为这所小学增添了教师住房和图书馆综合体等。在那里,凯雷认识到这一建筑项目的核心在于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让孩子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上课。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可持续性不仅是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同时也是阻止不必要的能量增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而言,问题恰恰是极端的高温,而非严寒。
作为回应,凯雷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一套性能卓著又极富表现力的建筑语言,包括双层屋顶、蓄热体、通风塔、间接光照、交叉通风和遮阳室等(而不是传统的窗户、门和廊柱)。这些不仅成为他的核心策略,实质上也让建筑设计赢得了令人尊崇的地位。完成了家乡的这所乡村学校建设后,凯雷一直致力于寻求能与当地工艺和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办法,这种努力不仅改善了小村落的面貌和居民生活,而且也很快被提升到国家立法议事机构的建设之中。这方面的两个项目包括贝宁国民议会大楼,目前正处于后期施工阶段;另外一个是布基纳法索国民议会大楼,因该国当前的政治局势动荡而暂时停工。
弗朗西斯·凯雷的作品,无论是本质还是表现方式,都是根植于周边环境的成果。一名建筑师身处最多样化的环境中建造项目,难免产生争议,但凯雷在对当地群体的体验和学术质量、低层级技术和高层级技术,以及真正复杂的多元文化等因素进行非常个性化的权衡时,总会将地方、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的维度纳入其中,由此为这场思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在蛇形画廊的设计中,他用一种特别而有效的方式成功地将树木,这个世界原始建筑中被人遗忘已久的基本符号,翻译成一种通用的视觉语言。
他投入社会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灵活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同时,他在处理复杂的建筑方案时,又毫无困难地结合自上而下的最佳流程。他兼备本地和全球视野,早已远超美学和善意层面,因此他有能力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弗朗西斯·凯雷的作品还提示我们,为了保障能为地球上数十亿的居民提供足够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势在必行。面对不断演进的技术革新及建筑使用和再利用的议题,他直指问题核心,提出关于建筑持久性与耐用性的意义所在。同时,他对于当代人文主义的阐发视角,也融入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厚敬意,以及对精准性、设计规范和不成文规则的深切关注。
自从全世界将目光投向弗朗西斯·凯雷非凡的工作和人生故事,他已成为建筑界独树一帜的指路明灯。他向我们展现出当今建筑如何反映并服务于世界各地人民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审美需求。他向我们展示了局部性如何成为一种普遍的可能性。身处危机中的世界,面对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世代更迭,他提醒着我们建筑实践继往开来的基石所在:社区意识和叙事价值,正如他秉持共情之心、满怀自豪之情向世人娓娓道来的叙述——建筑可以成为一座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源泉,带来持久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师介绍
弗朗西斯·凯雷(b.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1965年出生于布基纳法索——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低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里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电力和基础设施,更谈不上建筑。
“我在一个没有幼儿园的社区长大,但社区就是你的家,每个人会都照顾你,整个村庄都是你的游乐场。我整天都为找食物和饮水而奔波,但大家还是淳朴地居住在一起,一起交流,共同建造房屋。我记得我祖母坐在只有微弱灯光的房间里讲故事,而我们则紧紧挤在一起,房间里回荡着她的声音,也将我们包围在其中,她招呼我们靠得更近一些,形成一个安全的所在——这是我对建筑的第一次感知。”
凯雷是村长的长子,也是村里第一个上学的人,只是甘多并没有学校,所以他七岁就离开了家人。他在滕科多戈的小学教室是用水泥砌成的,缺乏通风和采光。在那种极端气候下,他与一百多名同学挤在一起上课,一次要忍受好几个小时,他发誓有一天一定要让学校变得更好。
“在布基纳法索,好的建筑就是一间教室,你可以坐在那里,让滤过的光线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进入,照在黑板上,或洒在课桌上。我们怎样才能带走太阳的热量,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光线呢?要创造气候条件来提供基本的舒适感,实现真正意义的授课和学习,体会教学的乐趣。”
1985年,他再次背井离乡,这一次离家更远,他利用职业木工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勤工俭学:白天学习如何搭建屋顶和制作家具,晚间攻读中学课程。1995年他再次获得奖学金,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并于2004年毕业,获得了建筑学高级学位。
虽然凯雷远离布基纳法索,但他的心从未离开过故乡。他认识到与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连带的责任,建立了“Schulbausteine für Gando e .V .”基金会,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筹建甘多学校”,后来在1998年更名为凯雷基金会,旨在筹集款项并倡导儿童拥有舒适教室的权利。他的第一个建筑作品就是甘多小学(2001年,布基纳法索甘多),由甘多人民为自己而建造并使用。从构思到完成,当地群众都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劳动和资源,在建筑师对本土材料创造性的运用和现代工程理念的指导下,几乎全凭人工建造了学校的每一个部分。
甘多小学的成功使他在2004年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奖,并鼓舞他200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凯雷建筑师事务所。随着更多的小学、中学、专科学校以及医疗设施的落成,不仅是布基纳法索、肯尼亚、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等地也纷纷效仿。凯雷在非洲的建筑作品取得了空前的效果,不仅为儿童提供教育、为病患提供医疗,还为成年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培训职业技能,从而服务整个社区,并帮助社区的未来实现稳定发展。
每次回到甘多,凯雷都向家乡父老传授有目标的想法、技术知识、对环境如何理解以及美学方案等。他以其文化敏感性和奉献精神,全情投入为人类服务,成为全世界慷慨克己、久久为功的典范。“我觉得自己工作是一项个人任务,是对这个社区的责任。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花时间对现有的事物展开调查,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改善人们生活所需的品质。”
他的作品早已超出了非洲国家学校建筑的范畴,扩展到丹麦、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地,包括各种临时和永久性建筑。两座具有历史意义的议会大楼——布基纳法索国民议会(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和贝宁国民议会(贝宁共和国波多诺伏)均已提交设计方案,后者目前正在建设中。
他此前获得的其它奖项还包括巴黎建筑与遗产博物馆全球可持续建筑奖(2009年)、BSI瑞士建筑奖(2010年);全球豪瑞奖金奖(2012年,瑞士苏黎世),谢林建筑奖(2014年);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阿诺德·W·布鲁纳纪念建筑奖(2017年);以及托马斯·杰斐逊基金会建筑奖章(2021年)。
他曾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美国马萨诸塞州)、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客座教授,并担任慕尼黑工业大学首任建筑设计讲席教授(自2017年起担任,德国慕尼黑)。他是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2018年)和美国建筑师学会(2012年)的名誉会士,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特许会员(2009年)。凯雷是布基纳法索和德国的双重国籍的公民,他在这两个国家的执业和个人生活时间保持均等。
代表作品
甘多小学, 照片由Erik-Jan Ouwerkerk提供
布基纳理工学院, 照片由弗朗西斯·凯雷提供
布基纳法索国民议会, 渲染图由凯雷建筑事务所提供
Sarbalé Ke艺术装置, 照片由弗朗西斯·凯雷提供
蛇形画廊, 照片由弗朗西斯·凯雷提供
Xylem展亭, 照片由Iwan Baan提供
普利兹克奖
建筑界每年奖项众多,而最重要的年度奖项有两个:以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命名的密斯·凡·德罗欧洲当代建筑奖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和凯悦基金会颁发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和前者评奖的对象为当年度落成的某个优秀建筑物不同,后者是颁发给某一个建筑师的。目的以表彰“在世建筑师,其建筑作品展现了其天赋、远见与奉献等特质的交融,并透过建筑艺术,立下对人道与建筑环境延续且意义重大的贡献”。
所以普利兹克奖从某种意义上,类似建筑界的“终身成就奖”。它代表着建筑学界对某个建筑师的在这门学科上贡献的盖棺论定般的肯定,更是对这个建筑师本人辛苦劳动和伟大创造的赞赏和嘉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都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奖金和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自1987年开始还增加了一枚铜质奖章。在此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
普利兹克建筑奖章是根据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而铸造的,他是芝加哥著名的建筑师和公认的摩天大厦之父。奖章的一面是奖项的名称,另一面则刻有三个词:"坚固、价值和愉悦",呼应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坚固、实用和美观。
本届评审团成员包括
2022年普利兹克奖于2022年3月15日22点(北京时间)揭晓。评委名单如下: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评委会主席,2016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巴里·伯格尔多,哥伦比亚大学迈耶·夏皮罗艺术史和考古学教授
德博拉·伯克,教育家和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斯蒂芬·布雷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安德烈·阿拉尼亚·科雷亚·杜·拉戈,巴西驻日本大使
妹岛和世,2010年与西泽立卫共同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本妮德塔·塔利亚布,“EMBT米拉莱斯-塔利亚布”建筑事务所董事
王澍,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曼努埃拉·卢盖·达祖,顾问,威尼斯双年展视觉艺术与建筑分展执行总监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
巴里·伯格尔多
德博拉·伯克
斯蒂芬·布雷耶
安德烈·阿拉尼亚·科雷亚·杜·拉戈
妹岛和世
本妮德塔·塔利亚布
王澍
曼努埃拉·卢盖·达祖
1979年-2021年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及作品选
第四十三届·2021年
安妮·拉卡顿与让-菲利普·瓦萨尔,法国
大公园G、H、I座大楼@Philippe Ruault
第四十二届·2020年
伊凡娜·法瑞尔与雪莉·麦克纳马拉,爱尔兰
博科尼大学@Federico Brunetti
第四十一届·2019年
矶崎新,日本
米托艺术塔©Wikimedia user Korall
第四十届·2018年
巴克里希纳·多西,印度
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1971-1997
第三十九届·2017年
拉斐尔·阿兰达,西班牙
卡莫·皮格姆,西班牙
拉蒙·比拉尔塔,西班牙
Tossols-Basil运动场,2000
第三十八届·2016年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智利
智利天主教大学连体塔楼,2005年
第三十七届·2015年
弗雷·奥托,德国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2000年
第三十六届·2014年
坂茂,日本
纸木宅,2001年
第三十五届·2013年
伊东丰雄, 日本
伊藤东洋建筑博物馆,2011
第三十四届·2012年
王澍,中国
五散房,2003-2006
第三十三届·2011年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
2002年,葡萄牙,卡斯凯什,卡斯凯什住宅
第三十二届·2010年
妹岛和世,日本
西泽立卫,日本
联邦理工学院劳力士学习中心,2009
第三十一届·2009年
彼得·卒姆托,瑞士
古罗马考古遗址的保护性房屋, 1986
第三十届·2008年
让·努维尔,法国
格斯里剧院,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2006
第二十九届·2007年
理查德·罗杰斯,英国
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
第二十八届·2006年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
圣彼得教堂,坎波斯德若尔当,1987
第二十七届·2005年
汤姆·梅恩,美国
Hypo Alpe-Adria中心,2002
第二十六届·2004年
扎哈·哈迪德,英国
费诺科学中心,2005
第二十五届·2003年
约翰·伍重,丹麦
悉尼歌剧院,1973
第二十四届·2002年
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
达内之家,1991
第二十三届·2001年
雅克·赫尔佐格,瑞士
皮埃尔·德·梅隆,瑞士
沿着派对墙的公寓楼, 1988
第二十二届·2000年
雷姆·库哈斯,荷兰
住宅;1991
第二十一届·1999年
诺曼·福斯特爵士,英国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1997
第二十届·1998年
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1997
第十九届·1997年
斯维勒·费恩,挪威
博德克之家,1967
第十八届·1996年
拉斐尔·莫内欧,西班牙
对角线岛,1993
第十七届·1995年
安藤忠雄,日本
直岛当代美术馆,1995
第十六届·1994年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
音乐之城,1995
第十五届·1993年
槙文彦,日本
藤泽市立体育馆,1984
第十四届·1992年
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建筑群,1993
第十三届·1991年
罗伯特·文丘里,美国
凡娜文丘里住宅, 1964
第十二届·1990年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
圣卡罗公墓,1984
第十一届·1989年
弗兰克·盖里,美国
加州航空博物馆,1984
第十届·1988年
戈登·邦沙夫特,美国
奥斯卡·尼迈耶,巴西
石灰华屋 ,1962
第九届·1987年
丹下健三,日本
圣玛丽大教堂,1955
第八届·1986年
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
市政厅,1969
第七届·1985年
汉斯·霍莱因,奥地利
奥地利旅行社, 1978
第六届·1984年
理查德·迈耶,美国
雅典娜神庙, 1979
第五届·1983年
贝聿铭,美国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1978
第四届·1982年
凯文·洛奇,美国
福特基金会总部,1963
第三届·1981年
詹姆斯·斯特林,英国
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楼
第二届·1980年
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
墨西哥城巴拉甘庄园,1948
第一届·1979年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
玻璃屋,1949
普利兹克奖是建筑行业的风向标从最开始的现代主义到反抗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评论家约翰逊到遵循传统现代主义路线成就极高的迈耶,高技派大师再到更多元的今天普奖在广度上更具延展性国际视野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语汇
普奖的路数永远让人捉摸不透,唯一确定的是行业风向永远在变,也正因为如此建筑这一艺术科学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间长河中留下的不仅限于一个个经典建筑,更难能可贵的在全球范围内建筑从业者穷尽一生为推动建筑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无论如何,普奖只是见证者,给每年关注建筑这个相对狭深圈子的人们一个宏观的切口,让建筑和其他专业一样成为世人的焦点。
2022普利兹克奖得主已经揭晓,和你心目中的预选人是否一样?
(图片来源:普利兹克奖官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