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争春,开年三月,一场顶尖品牌竞相争艳的春日大秀也将如期举行。2023年3月18-21日、28-31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第51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将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办。新一届的展会,带来别样的新意。
D2M Lab 设计样(Designers to Manufacturers Lab)是一个全球设计交易平台,由中国家博会(广州)主办,Femo Design Studio 沣茂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王树茂担任展览策展人。
2023年3月18日-21日,在第51届中国家博会(广州)B区12.2A01如期迎来第三届“D2M Lab 设计样”。本届将以“100件中国设计师的坐具设计”为主题,同步展开100件中国设计师的坐具设计、设计集市、设计论坛三大精彩版块。
在前期100件中国设计师坐具设计的征集中,我们收到了诸多优秀的投稿,并邀请到国内知名设计师及设计品牌参与其中。上期我们已向大家展示了50件坐具展品(点击下方文字链接,查看详情),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其余的坐具展品。展览倒计时5天,更多精彩,邀您来看!
2005年 方格系列.单人沙发
林学明 / 高居
长 970 × 宽 815 × 高 820 mm
方格系列以东方传统建筑门窗及屏风的格子构造为元素,结合民间手工制作工艺,以密集的小方格为独特造型语汇释放出自然材质与独特构造结合的现代美感。
2005年 明.休闲椅
陈向京 / 高居
长 700 × 宽 660 × 高 650 mm
汲取明式家具其简洁的造型和精神气质,运用明系列的设计语言。椅背的高度正好是人们的腰背之间的位置,可以靠在椅背正襟危坐;同时也可以在靠坐的同时双臂搭在上面,慵懒而惬意。
椅背的设计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刚、直、平,代表着阳刚之气;一种是飘逸的造型,代表着柔美。
2008年 江山
张博航 / 东术
长 1250 × 宽 950 × 高 800 mm
足不出户也可饱览江山胜景,设计师张博航把名画《富春山居图》中蜿蜒遒丽的山形笔势与沙发结合,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的秀逸景致在室内完美呈现。江山系列让“大隐隐于市”的人们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中坐拥江山,享受青山绿水、道法自然。
2010年 ⽵椅
⾼古奇 / 梵⼏
长 470 × 宽 530 × 高 790 mm
“丹⻨设计⼤师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曾⽤中国的圈椅做改良,设计出很多把椅⼦。我延着这个思路,开始重新审视国内很多来⾃⺠间的设计。⼩时候外婆家有⼀把⽵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把并不知道是谁设计的⽵椅,却在⺠间⼴为流传,从那时我开始尝试⽤⽊头去做,这把⽊头的⽵椅也是梵⼏的开始。” ——梵⼏创始⼈ ⾼古奇
2011年 嘉休闲椅
丁嘉明 / 卧石·嘉
长 790 ×宽 750 × 高 690 mm
设计表达态度,创新改变生活家具之“变”,是在配合人的姿势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嘉]休闲椅的设计,是在传承中国传统家具的同时屏弃了一切多余的雕饰,[嘉]休闲椅兼具中式家具的稳重和符合人体工学的现代家具的功能,精心构建的实木结构带来舒适的坐感与舒心的生活满足感,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一种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精妙平衡。
2011年 苏州椅
吕永中 / 半木 BANMOO
长 580 × 宽 500 × 高 750 mm
苏州椅的设计借鉴中国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融入苏州园林窗棂、小桥、明月意境,造型轻盈秀气,正反不同视角转换间富于变化,仿佛听到了吴侬软语之评弹调苏州椅的设计借鉴中国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融入苏州园林窗棍小桥、明月意境,造型轻盈秀气,正反不同视角转换间富于变化,仿佛听到了吴侬软语之评弹调,作品历时两年研发,于2011年正式亮相,一经面世即引人瞩目,受邀参加2012年意大利“米兰设计周等各大国际设计展,更是登上各类设计和家具专业类杂志的封面之作。在半木看来,椅子要好看,更要久坐不累。吕永中先生在这款椅子的设计中,将建筑结构力学的研究运用其中,创新的立体网状结构形式,对人体腰部具有恰到好处的包围与承托作用。经过精确的比例推敲整体造型轻盈,同时确保了日常使用中便于移动。
2011年 新明椅
丁嘉明 / 卧石·嘉
长 570 × 宽 560 × 高 820 mm
新明椅,是一把以“融合·共生为理念设计的椅子,设计从材料寻求突破利用碳纤维和实木或铜材的有机契合,使两种不同属性的材质达到了共存相生的和谐融合升华为新的感性价值之美;“东方韵味的现代感”和“简约的外形”是它的两个基本诉求,椅圈顺着扶手一直宛延至椅足,形成洗炼考究的造型,勾画出独特的外观,个性化的靠背、微微的弹性可以使人舒服地靠着,作品力求将现代人对舒适愉悦的触感体验融入到传统经典的风格之中。
2012年 合椅
刘丞翰 / 璞睿
长 635 × 宽 510 × 高 760 mm
合椅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其精妙之处不仅在于“意”,也在于“形”,合椅的外观灵感来源于中国汉字“合”之形,同时兼具了寓意与美学。
2013年 云椅
赵雷 / MZGF木智工坊
长 540 × 宽 510 × 高 800 mm
为了追求更舒适的坐感体验,木智工坊设计了这把灵巧圆润的椅子。使用进口木材塑造椅身,精细打磨的曲线,形如云朵般柔美。契合人体构造的设计,让人如坐云端,舒适惬意。
2013年 Bend chair 折纸椅
Vincenzo Vinci & Alex Chai / grado design
长 457 × 宽 510 × 高 790 mm
这一切的灵感来源于童年时期的折纸飞机,为了把童年时美好的记忆保留下来,我们经过多次设计讨论和实际操作。
Bend椅是一件艺术品,是重新实现手工折纸的概念的流程,而将这种思路用到最实用这种手工艺的钣金行业内,一个充满故事的产品背后是设计师对细节尺寸的极致追求,初看坐感定会非常不舒服,设计师通过人体工程掌握的知识把材质和造型完美的结合,所以,这一把钢制的椅子坐感却非常舒适,这是设计有趣的地方,因为坐感超出了使用者的预期,这样的反差造成了一种惊喜在里面。
2013年 Stilo chair 复古椅
Stefano Campioni、Vincenzo Vinci & Alex Chai grado design
长 575 × 宽 585 × 高 795 mm
Stilo 椅是一款极具现代风格的经典设计。去除任何多余的装饰,展现出最纯正特殊的制造工艺。Stilo线条醒目,简单迷人,课选择带扶手或者不带扶手的款式。活力的曲线扶手带来轻便的同时也给每张桌子带来审美的平衡。座面与靠背的曲线严格按照人机工程数据处理,我们致力于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安心的坐感。十分适合公共空间,如图书馆,学校或办公室、等候室休息室,餐厅和九点,以及家居环境。
2013年 蓬蓬裙椅
骆毓芬 / Pinyin Collection
长 350 × 宽 350 × 高 500 mm
Tutu stool(蓬蓬裙椅)就好像 3~4 岁的小女生,穿著蓬蓬裙很努力地用懂有短短的腿跳著舞曲,那般可爱又天真的模,就是 tutu 想像的由来·将台傅统意象的竹夫人(抱枕)又夏天的冷,成蓬裙的椅,脚下的景,有如:凉拂惬意的悠感·蓬蓬裙椅除了是一椅子,也可做人品茶的小茶几使用。
2013年 天地梳背椅
陈燕飞 / 璞素
长 700 × 宽 550 × 高 1160 mm
光素可人,大方简练,脱形于“直棂围子玫瑰椅”,又融入“官帽椅”与“圈椅”的局部构件特征,别具一格。灵感自古代宅院门窗“柳条式”户槅的“直棂围子”,拥有委婉有秩的线条,虚实相生,静中蓄动,充满视觉律动感。
璞素撷取其间意象,整取S型圆材,采用丁字形与闷榫角工艺榫卯接合,搭脑扶手不出头,与梳背、联帮棍浑然一体,完美诠释“圆包圆”结构均匀统一的特色。其椅盘素混面,手工造藤编回纹软屉,精致柔韧,冬暖夏凉,是体现文人关怀的儒雅佳器。
2015年 框椅
王树茂 / FEMO WONG
长 482 × 宽 482 × 高 793 mm
框椅坐面的面积与高度、椅背与坐面的角度,都经过反复计算、打样修改,从而达到理想的舒适度。经过高度提炼的视觉语言,去除椅子多余的结构,让椅子简洁轻盈,毫无赘饰。榉木和黑胡桃的撞色是框椅的一大亮点,也形成了可以堆叠的结构。天然涂料的擦漆与涂蜡工艺的使用,凸显出由框椅的双重木材自然纹理和质感散发出的美。
2015年 长颈鹿椅
李想 / XIANG
长 380 × 宽 550 × 高 1380 mm
长颈鹿椅是出自 XIANG 品牌萌宠系列摸摸它套椅中一款,整套系列由纯实木板打造,精心雕刻出各个动物可爱的造型,加以细腻时尚的环保漆涂装,在代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体现着动物不该被局限于框中,自由,可爱才是它们真正的形态。喜欢小动物,这也许是大小孩的天性,而保持一颗童心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2015年 算椅
朱子 / 岁集家具
长 700 × 宽 590 × 高 750 mm
“算椅”有着强烈的明式家具--圈椅的印迹,算盘珠子的设计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使得整个家具具有很强的摆设性,方正的框架延续了东方传统文化中“坐似钟”的仪式感,底部的铜件包脚能够丰富整个家具色彩的丰富度。
2015年 犄角椅
莫娇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MA&D
长 630 ×宽 570 × 高 810 mm
椅子在座面和椅腿部件的透明与半透明间营造出连与断的屈委;提取人机工程的舒适角度,通过两条靠背提供对腰部和背部肌肉的支撑,简练的造型体现出劲健的结构。轻灵和柔和如同漂浮在空中,而透明靠背造型隐隐约约的显现出魔鬼的犄角。产品以亚克力制成,通过四个部件的插接组合成为坐具。
2015年 窈窕淑椅 Sylph
柳亦春 / DESHAUS
长 550 × 宽 500 × 高 1100 mm
椅子采用木和钢两种材料组成,意在利用材料的各自特性构成椅子的特征。木材具有温暖以及传统的感觉,钢材则具有弹性以及工业感。一根完整的圆钢经过手工弯曲形成椅子的后背和后部的两条腿,人坐在椅子上,椅背产生和人身体重量相匹配的弹性,从而达成这把椅子和坐者之间的沟通。纤细的圆钢可以弯曲为不同的形状,圆形且微弯的座板以及上下细致收分的椅子的前腿,构成这把椅子颇具女性优美的特征,名为“窈窕淑椅”。
2016-2018年 银杏叶椅子
汪宸亦(汪春蕾) / GINKGOLD
长 870 × 宽 590 × 高 840 mm
是中国第一把单腿直角悬臂椅,第一把最大曲面一体成型的碳纤维椅子。
作品的设计从自然界的有机形态寻找灵感,像一片秋天金黄色的银杏叶。设计师潜心近两年,独立研发了这件有故事有和爱的椅子。
与常规材料技术相比,碳纤维材料最能表现银杏叶的轻盈优美。通过结合碳纤维材料本身高强度且重量轻的特点,使得椅子抗拉、抗压、抗弯扭,综合性能更好。即解决了稳定性,也解决了椅子腿部的直角悬臂力学结构难题,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座椅重量(仅3公斤多重)。其解决受力结构的高超手段,运用建筑力学和桥梁力学结合来实现。
作品实现了新材料运用、与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作品曾获得国际和国内多项设计大奖。作为一个国内创新设计的经典,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2016年 贝椅
赵雷 / MZGF木智工坊
长 530 × 宽 530 × 高 790 mm
贝椅以明椅为原型,传承世界公认经典设计,化用月牙扶手联邦棍两大明式设计精粹,发扬本国文化。设计语言上化繁为简,运用三重仿生创新工艺制作。
木智工坊对工艺与美学的追求没有尽头,我们希望通过这款运用创新工艺制作的餐椅再次引领中国家具国际化进程。
2016年 跳棋凳
李想 / XIANG
长 430 × 宽 430 × 高 450 mm
跳棋凳顾名思义是由跳棋的轮廓造型延伸出来一款坐凳。跳棋造型的底座圆形异化四角,圆圆的头变成了弹力球,可爱的坐凳既舒适又百搭。
2016年 牛头椅
薄曦 / 尖叫设计
长 505 × 宽 486 × 高 750 mm
作品将北欧与中式元素刚柔交错,造型上秉承北欧风格一贯的简约线条感设计,并保留原木本身的色泽与质感,自然问候中不乏快意畅达。而椅面以中国传统工艺藤编制成,具有轻微的回弹性,坐感舒适又不会过分塌陷。整体采用了榫卯工艺,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朴实。椅背温润的圆弧线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贴合背部曲线,为设计整体增添了一份曲线之美。作品整体清新质朴,餐厅,书方,凡需静坐之处皆适用。
2016年 玉兰靠背椅
陈燕飞 / 璞素
长 500 × 宽 450 × 高 1000 mm
因形如玉兰,所以名之为“玉兰”椅,是向三十年代海派风情的致敬之作,融合了古今、东西的设计特点,气质柔和清雅,层次分明。
整把椅子都采用打椭圆制作的方式,椅面与椅腿之间采用了四十五度斜角对接的新型榫卯,每根线条精雕细琢,准确到位,又加入人体工学的考量,靠背和扶手的弧度都经过仔细思量,大大增加了起坐的舒适感。椅面为意大利进口真皮,包铜足,气质舒适摩登。
2017年 马鞍休闲椅
朱子 / 岁集家具
长 650 × 宽 73 × 高 780 mm
马鞍休闲椅呈现出意式现代家具的轻奢感,可以置放在某一角处,慵懒的午后小憩片刻,别具一格的休感适合放松遐想聊天搭配沙发。书房一侧、卧室一角、过厅等域,工艺考究。椅面为:一整张天然的意大利进口植鞭牛皮,无覆盖加工处理,存在虫眼天然斑痕,随着使用呈现岁月感。
2017年 竹·马 The bamboo rocking horse
徐益飞 / 大简设计
长 690 × 宽 300 × 高 520 mm
采用天然原竹,充分利用竹子的弯曲韧性,运用弯曲工艺挑战传统棒卯工艺,结合立体三角的稳定结构,纯手工制作,无论儿童或成人,可坐可探,诠释真正的 Sustainable design。
2017年 “汉斯的蛋糕”扶手椅
杨明洁 / 羊舍
长 580 × 宽 580 × 高 800 mm
自然的材质和后现代化产物的相互碰撞产生出这一款柔软的海绵椅。错位叠加的聚氨酯纤维让椅子更加立体,各个角度都呈现不同的造型,自然的木材让人们的手中留有温度。回归到椅子的原点,重新审视椅子的本身价值——坐感。柔软的聚氨酯纤维可以完全的包裹住你的臀部让你有完美的坐感体验。羊舍,创造令人感动的美学体验!
2017年 摇椅
赖亚楠 / DOMO life
长 800 × 宽 1050 × 高 850 mm
这是一款既可以用在室内也可以用在室外,功能为摇椅的设计产品。设计师试图通过自在随性的摇曳状态,来满足人们追求舒适、悠闲、惬意的心理。同时也让人在和摇椅互动的同时追忆回儿时无忧无虑的童真时代。产品用既耐擦洗防日晒又亲肤的织带手工编织而成,有特殊的肌理和图案的视觉美感。框架为铝制工艺。
2018年 剪影椅
杜冠宇 / PATCHLIVING
长 540 × 宽 500 × 高 760 mm
剪影椅是PATCH STUDIO自主设计并制造的一款金属扶手椅。椅子主体由实心不锈钢弯曲而成,表面镀钛并做拉丝处理。
剪影椅在设计之初的想法是想用流畅的线条来勾勒出一把椅子,因此从扶手到靠背再到地脚都是有一根完整线条构成。为了避免金属椅给人的坚硬感,剪影椅的靠背被设计赋予了弹性。得益于靠背上端的悬臂结构,人靠上去会感觉靠背给人带来的弹性支承,十分符合人体工学。
2018年 竹悟空
王伟光 / 明净山房
长 460 × 宽 460 × 高 605 mm
“竹悟空”檀竹椅取竹为材,通过高温、高压改变竹材的密度与硬度,使竹材坚硬密实、更逾檀木;用3-5年即可成材的竹子替代贵重木材创作家具作品,展现了设计者低碳、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应用思路,从源头解决传统红木家具取材之痛,让传承得以更好传扬。
圈椅设计以宋明家具为形制取鉴,融合人体工程学,将造型之美、榫卯之巧、曲直之道完美糅合。坐面后倾,扶手高度适宜,更符合现代人的坐倚体验。
圈椅造型有传统之神而不落窠臼,已被国家版权局授予版权注册、外观专利。
2018年 层椅
李婷婷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MA&D
长 450 ×宽 450 × 高 450 mm
在自然界找到最原始的休憩方式,树桩,解构所有元素,弃冗从真,带到现代家居生活中来。使用芬欧汇川胶合板,以热弯模具加工制成。
2018年 Cuddle Chair 拥抱椅
蔡烈超 / 失物招领 Lost & Found
长 735 ×宽 725 × 高 770 mm
一把椅子最动人的细节如人的眼目。Cuddle Chair保留了L&F经典单品天津铁管椅扶手与腿相连的人字形框架,隽永的结构是亲切的,整体却相当克制。细微绒感的面料经久耐用,与金属腿相搭,更传递出兼具古典与精致的氛围。弧形的包围式扶手,给予身体最妥帖的抚慰,同时以轻快的线条勾勒出现代感的轮廓,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商用,都是适用的。
2018年 Hug Chair 环抱椅
周宸宸 / 梵⼏
长 500 × 宽 560 × 高 730 mm
Hug Chair是梵⼏FF线的⼀款由简明的⽊质椅腿及U型靠背组成的椅⼦。流畅的设计线条,给⼈以温暖的拥抱感。精致的软包提升了座椅的舒适性,倚靠与落座的舒适感俱佳。
2019年 银杏椅
辛华琛 / SIDE
长 580 × 宽 670 × 高 850 mm
曲木3D弯折时容易起皱,所以壳型椅多为塑料制成。银杏椅的座板和背板由同一模具压成(减小了模具体积和成本),通过蝴蝶榫相连,形成壳型椅面。这样既解决了曲木板3D折弯起皱的问题,又无需塑料的使用,就完成了一张壳型椅。折弯的后脚可以穿过两块椅板间的缝隙,实现叠放,方便了收纳,也减小了包装的体积。
刘文奇 / 长九木
2020年 蓝色橙子
长 430 × 宽 510 × 高 650 mm
这把椅子利用实木冷轧弯曲技术。实木框架为整体折弯成型,使结构更加稳定。靠背水平便于人体活动可全部收于桌下。别致可爱。“水墨有“八大’风范。圆椅不拘小节、落落大方。”——王兵老师(央美建筑学教授,国内著名版画家)。
2020年 "丘比特"休闲椅
丁嘉明 / 卧石·嘉
长 580 × 宽 830 × 高 750 mm
“丘比特”椅的设计灵感源于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椅子的造型由带有象征寓意的符号构成,将家具的实用性与意象表达的象征意味结合了起来,隐喻小爱神与人之间内在的关联与呼应。由此创造了神话、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对话。
“丘比特”椅的设计既是"形式追随情感"又是"形式追随功能"。椅子的形态与使用者的身体高度吻合,落座会给人舒适的倚靠让人感受到身与心的爱和永续,这是一种有温暖和归属感的人性化的愉悦体验。
“丘比特”椅透过诗性浪漫的现代设计风格,散发出自然亲切的气息。想象与现实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一幅欢喜和合的生活画面,所有的爱,都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2020年 凯乐莉莉 CALLALILY
赵国惠 / WHYGARDEN
长 1400 × 宽 1300 × 高 1010 mm
凯乐莉莉座椅是一款模仿马蹄莲花形态、植入生态形体设计的产品 。大自然一直是设计师获取设计灵感的发源地,产品设计可以更加自由的去表达大自然造物的奇妙线条。这款马蹄莲花座椅,宛若一朵孤傲的花朵,冰川下优雅绽放。
2020年 “空气”系列沙发
杨明洁 / 羊舍
长 650 × 宽 650 × 高 700 mm
“空气”系列沙发采用了白色的空气纤维材料,通过立体切割与编织工艺,将充满弹性、质感轻盈的纤维塑造成一张充满空气感的沙发座椅。在获得良好坐感的前提下,也创造出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学价值。除了“空气”系列沙发外,羊舍也推出了采用空气纤维材料设计制作而成的系列灯具,由内而外的温暖灯光透过纤维照射出来,如同一朵悬浮于半空的云彩。
2020年 而椅
朱子 / 岁集家具
长 550 × 宽 530 × 高 1000 mm
以明式高背椅为原型,构建稳重,舒适的靠背单椅。在真皮与实木的材质拼配之间嵌入黄铜线条,融入金属元素,更显细节。后背的椅腿与靠背笔直连成一股,勾出简练的线条。微妙的平衡,后背倾斜的角度刚刚好,维持重心稳定。
2020年 如钢椅
陈红磊、陈志刚 / CHEN²
长 400 × 宽 470 × 高 760 mm
我们试图用最基础的形状、最坚硬的材质设计一张椅子,让它更纯粹一些,但同时保留比视觉更舒适的坐感,来满足日常以上的功能!
2020年 弯弯凳
陈宁子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MA&D
长 300 ×宽 250 × 高 320 mm
我对黑客精神的理解是挑战现有产品的成型方式、挑战视觉和使用的一致性。因此我把宜家的垃圾桶和盘作为凳子成型的模具,覆盖用环氧树脂浸透的毛毡并固化,形成一个看起来软坐起来坚固的凳子。在造型结构上,凳子具有轻盈的造型,看起来是软的毛毡,坐上去则十分坚硬;弧度优美,座面弧度符合人体曲线,提取了桶壁和盘的曲线;一体成型,一片毛毡对折,毫无多余部件的优点。CMF真实地体现材料与结构,纯粹的灰色毛毡表面,柔软粗糙,控制环氧树脂用量,使其不显露在表面,由于材料的强度与韧性,承重和稳定性很好。
2020年 “鞍”椅
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张雷
感物 Ugan concept
长 750 × 宽 750 × 高 980 mm
“鞍”椅由42块木板组成,将传统自然染色工艺运用于木材上,它的结构诞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造物理念与手工艺拼布(Patchwork)—— 将织物用针线缝合,使不同来源的碎布拼接成一个整体。设计师应用同样的方式,将42块橡木板缝制成一个三维的整体,构建了一个拥有柔和的扶手与高靠背的座椅。同时用“缝”的方式赋予椅子一定的灵活度,当人坐在上面的时候,会发生微小的位移,使其适应身体的缓冲。
2021年 鲸翻椅
曾建龙 / 融舍
长 1270 × 宽 500 × 高 920 mm
如果你有幸能够亲眼目睹到鲸翻,相信你一定震撼于自然现象的不凡。庞然大物从海水中一跃而出、于高空旋转身躯、优雅入水,鲜活的生命于天地间酣畅淋漓地展示着它的身姿,磅礴的生命力量在四溅的水花中绽放,无拘无束。
设计师巧妙地把“鲸翻”融入家具形态的设计,自然伸展的流线型靠背,仿佛进水瞬间留下的鲸鱼尾,金属底座描摹出入水的圈晕,从内而外散发鲜活生命力。
该家具选用弹性良好的羊毛布,完美打造出流线造型,红色面料凸显了热烈的生命之力。
2021年 Puppy 休闲椅
王蕴涵 / HOTHING 和信国际
长 900 × 宽 1000 × 高 800 mm
Puppy 休闲椅像是温馨的家庭生活中一个随时跟在脚边、安静等你回家的宠物,以其小巧的体量、略低的坐高、以及浑圆饱满的造型,将家居环境引入了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通过布料的变化可以轻松地改变它的态度,从而自由地融入不同的设计风格。弹性布料包裹下的定型海绵,拒绝正襟危坐的呆板,又保证了微弹包裹的坐感,一切都是那么圆润有型而舒适自在,为居家氛围写满童趣的注脚。
2021年 Semiquaver 餐椅
王蕴涵 / HOTHING 和信国际
长 600 × 宽 600 × 高 800 mm
灵感来自于音符造型的 Semiquaver 餐椅,由功能出发,突破传统的造型结构,靠背与前腿、座垫与扶手,似连非连,轻盈又稳固,像跳动在空间中的音符,旋律就在不自觉中缓缓流淌。座垫与后腿如同瀑布倾泻而下,将造型美感与实际使用有机结合,让每一个就餐、落座的瞬间都变得仪式感十足。
2021年 健康椅
马可乐 / 可乐马
长 500 × 宽 355 × 高 735 mm
我的脊柱治疗师朋友请我帮助设计一款可用于脊柱矫正的椅子。该椅子要求稳定性好、能受力、便于施术,舒适度好。在此条件下,我设计了以上的椅子。从结构上我受到传统椅子(如图所示)的启发,将椅子靠背支撑点连接到座位下面的横橕上,这样椅背的受力就可大大增强,解决牢固度的问题。为方便受术者双腿的摆放,我取消了椅背两侧的支撑,只用两条方柱代替,既可当作靠背,又起到支撑作用,椅背上方的搭脑也采取了直接插入双榫的结构。为让受术者背部受压时前胸减低受挤压时的不适,搭脑上部磨成圆角,搭脑并弯成一定的弧度。由于受术人是面向椅背坐姿,为增加椅子的稳定性,使椅子的后腿向外倾斜,在受推力时不会向前倾倒。前腿和座面前部都倒了圆角,避免人碰到时引起疼痛。座面采取凹下的设计,增加臀部与座面的接触。椅的高度及靠背的仰角经治疗师反复试用,适合大多数人的使用。
这种椅子可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木材制作。做治疗用使用硬质木材,以增加椅子的强度。作为日常普通座具使用。可采用老榆木或其他木材,这样重量较轻,便于搬动。同时降低了售价,使更多人群可以使用。这是一件完全使用传统概念和结构,具有现代极简风格的座椅,没有任何多余的部件和装饰,脱胎于传统家具的当代设计,适合多种场景应用。
2021年 周正方椅
邱思敏 / BECALM 栖逸
长 660 × 宽 604 × 高 768 mm
周正方椅,外沿-框架周正,内里-灵动温和。背托大幅向后倾仰,似有配合坐者的禅思冥想之意。依人体的曲线塑造,张弛有度,贴合坐态。扶手处的垂袖细节在增加舒适感的同时提升了喝茶的仪式感。整体延续传统榫卯工艺,将【传统中式圈椅】元素延续融入现代设计表达的是东方文化中天圆地方,外柔内刚的深厚内涵。
2021年 3D打印马鞍椅
鲁琪 / SCRAT3D
长 630 × 宽 650 × 高 580 mm
全球最大幅面、一次性、超高速3D打印软性树脂材料的马鞍椅。整个造型因大小不一的多边形而充满随机美感,在马鞍椅椅面领域是跨越式创新,使马鞍椅的实用性和好用程度都上升一个层次,真正做到舒适和功能的统一。
嵌套式没有任何拼接的3D打印马鞍椅椅面,由3种不同密度的不规则多边形组成的立方晶格单元体和实体边缘组合而成,三种密度满足3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实体边缘稳定形态。
2021年 Rocking Horse Stool 摇摇马凳
林舒安 / Insdim Design Office
长 375 × 宽 240 × 高 470 mm
Rocking Horse 是以摇摇马为原型的坐凳,成人与儿童均可使用。
2022年 曲水流觞
杨威杰、高伟 / A-Zenith亚振
长 578 × 宽 677 × 高 1178 mm
以传统的明式椅作为蓝本,结构上结合了交椅、圈椅和官帽椅三种最基础的中国座椅范式,借鉴交椅的交叉结构,结合建筑中悬挑的受力方式,参考圈椅的扶手形态,用旋转的曲面与官帽椅的搭脑相连接,传统家具中的托泥被替换为半圈足,与倾斜向上的坐面一起,呈现出一种欢迎的状态。在扶手的顶端运用流畅而充满变化的曲面与前叉支柱融为一体,靠背和连接圈足的辐条通过不同粗细和曲线的变化营造律动感。辐条连接处的细节运用西方建筑中十字拱的部分结构。
2022年 共振椅
钱安琪 / RAVA
长 520 × 宽 480 × 高 800 mm
共振椅的性格是轻巧的又严谨的,在保证造型不浮夸的情况下,强调产品的结构感。
共振椅的创意来自RAVA逻辑系列,以可拆卸的模组化的最简单的线性语言构造产品,不延用金属椅子一体成型或焊接的产品结构,坐垫部分双层不同硬度的马鞍皮很大程度调节了坐感,真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会调节成最贴合人体形态的样子。
2022年 落日圈椅
祝晟、沈恩密 / ZHISHANG ART
长 600 × 宽 755 × 高 760 mm
落日圈椅,设计源于将中国传统的圈椅进行当代化的重构。椅子的线条更加的几何化和简洁化,更当代的同时保留住了圈椅的仪态感。适合现代的、国际化的空间设计。全身用软包包裹,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2022年 Pati Chair 爬梯椅
林舒安 / Silent Rhapsody
长 720 × 宽 460 × 高 870 mm
Pati 系列是将梯子与家具进行融合的系列化产品。
设计师以 Loft 住宅与平层住宅两种空间类型的对比为基础。我们将具有标志性的泳池爬梯元素融入产品形态之中,回应了城市居住空间日益紧缺的现实,并探求纵向延展居住空间的机会。该系列的设计目标在于促进环境、物品、人三者的有机融合。
2022年 Egyptian Chair 埃及椅
李铭威 / APD Studio
长 820 × 宽 580 × 高 920 mm
Egypt 埃及 五大文明发源地、文明古国之一。吉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老先知,神秘绚烂。
Egyptian Chair 埃及椅,将古文明繁复的线条以几何结构取代,结合古埃及设计原则,即“强调家具的装饰性超过了实用性”,正反三角组合而成,创造出一把当代艺术休闲椅。
Egyptian Chair 埃及椅利用古埃及常用色彩红黄蓝绿,选用爱马仕旗下品牌Metaphores面料,内敛华美,掷地有声。如同埃及金字塔一样,傲然屹立,斗转星移,亘古不变!
2022年 LINK CHAIR
陈雄飞 / 典诺
长 758 × 宽 620 × 高 720 mm
四块板,二条条,轻重量,巧结构,易拼装。这款便携式平板拼装椅,是为了向充斥着钢管帆布椅的户外和露营家具市场,提供一种相对个性化的选择。仅需 CNC 切割和油漆两道工序的生产过程,是这款椅子的另一种社会性意义。结构设计精巧,附带一体式边桌,拼装或拆卸均可在15秒内完成。4块板2条条,无论是重量还是包装车载,都具备优势。阳台、户外、出租屋等,使用场景多元。
2022年 HANDS系列-识心椅
chloe 郭君 / SUNDAY HOME
长 460 × 宽 460 × 高 770 mm
HANDS识心椅是SUNDAY HOME“百手计划”系列家居推出的一款座椅,通过创新的概念和突破常规的设计,将创意与工艺完美融合,极具强烈个性,呈现不同的生活灵感。靠背“比心”的细节,与我们的主题“百手计划”呼应,期望以内观自我的力量,呼唤大家屏蔽外界对自我的影响,抛开身份的焦虑,心无旁骛的追求自我,大胆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打破 “新的牢笼”让真的自我走出来,让生活散发温暖、乐观和爱。
2022年 我捡起历史的碎片,并将它送到历史中去
赵祥至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UAL CSM)
长 300 × 宽 300 × 高 600 mm
这是一件关于过去设计品重复式实践的思辨设计。设计师关注于一件古埃及时期的结构残骸,因为并没有完整文物的出现,所以当代社会无法真实的窥探这个结构在古代社会是用于何种用途。通过拓扑建模的方式以这种基础单位为起点创造了一件承重力和材料的消耗达到最佳的结构,并为这种结构赋予了座椅的实用意义。
2023年 三体椅
刘立伟 / NINDA SERRA
长 680 × 宽 710 × 高 690 mm
设计灵感源于《三体》小说中红岸基地的巨型发射天线,以此为元素,意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与宇宙三者的关系,同时也在探寻圆形、锥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多几何图形在司一件作品中和谐共融的可能。
2023年 圈
陈鸿雁、袁铭栏 / 感碳号
长 500 × 宽 500 × 高 800 mm
利用日常做床垫的网圈技术和工艺,设计系列沙发家具,关注材料的可变性,材料的单纯性、材料和结构性等美学。其次,选材具有可回收特点和可再利用特性,减少给环境带来的负担。这个沙发会给使用者带来的行为,不止是坐、玩、跳,甚至可能还有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