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意味着独自面对各种问题、各种挑战,而且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决定成为艺术家后,谢天一直在这样的“孤岛”中与自己较劲。2019年至今,每年至少一次个展或艺术行动的节奏,不断出现的新作就是他确认创作与实验的工作方向。2023年第三次艺术行动“我要搞艺术!”是谢天内心最热切的呐喊,也是他不断累积经验后,自如地与艺术相处的独特方式。
2023年9月10日启动的最新个展“我要搞艺术!”中,没有开幕式,却有一件名为《开幕式》的作品。
为此次个展创作的全新大型装置《开幕式》,110张由日常的纸板箱改造的椅子被整齐划一地罗列开来,椅身正面用篆书书写百家姓,背面用隶书书写清朝及之前官职别称,空座位上人的缺席隐含着现实社会中的在场。
作为开幕式座位排列最重要的第一排,座位上摆放着最日常可见的蔬果,它们从新鲜到腐烂,仿佛生命一般寻常。在没有嘉宾排位之争的启动现场,如潮的观众以一种窥视的视角,漫步在作品的四周,静静观看着这场虚无的“盛大”的仪式和只属于110把椅子的“喧闹”。观众从单纯被动的参观者,变成装置作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设计师转向艺术家身份的谢天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成创作的纽带,他始终关注人类文明的进程。作品褪去表象,回归到最本真和质朴的渴求之上,正是谢天对于艺术最原始的冲动与热爱。
2023年一开年,谢天便马不停蹄地实现自己构思一年有余的创作计划。从“谢天艺术生活节”到“兔巡东海”,2023年第三次个展“我要搞艺术!”呈现艺术家2019年到2023年的代表性作品,也首次展出全新的四组创作。
谢天在现场布展
朋友们以为的“玩票”搞艺术,谢天却坚持了10余年。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说:“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艺术是道窄门,早已成为设计界“行走的教科书”的谢天,自从开始艺术创作后,便开始孤独地与自己较劲。
谢天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思维转换与交融,他采用的方式是用自己最熟悉的理念,表达传统与当代在当下的碰撞。
从以日记的方式创作“消失的水墨”系列,到运用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创作大型装置《修墙——客观世界2019》,再到将工业化产品霓虹灯作为媒介加入创作……勤奋背后的专注和持续性的创作,都在证明着谢天对于“我要搞艺术”这件事,他是认真的。
谢天的创作有几个特点,数量多、体量大、媒介丰富、思维开阔,这或许是源自30年从事设计工作的创意能力和执行力,更多是作为艺术家的热情与冲动。在不断通过作品记录、抛出、接受的过程中,作为艺术家的谢天与作品共同成长,让一件件作品走向成熟和饱满。
在展览现场,观众与一组高达两米,由盒子构成的装置进行着有趣的互动。这是谢天首个可以与观众互动的电子装置《快乐生活》。按下按钮后,或是顶部,或是底部,或是正中央,缓缓显现三个词汇“天堂”“地狱”“快乐生活”。
谢天在这里造就了一个新的乌托邦。混乱无序的三年冲破了很多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原有认识,我们总是追问着生命与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此尖锐的现实问题,被谢天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融入艺术创作中。通过自身的情感叙事逻辑,寻找和营造现代孤独个体之间普遍认同的情感连接。
从传统笔墨的并置重构,到艺术装置的巧妙营造,谢天作品中一直离不开传统的视觉形象和东方的哲学内核,将其放置于当代语境之下,与当代语言交流碰撞。
在坚持不懈的创作中,谢天逐渐找到了偏好且适合的元素。首次在2021年“经·常”谢天实验艺术展中出现的霓虹灯元素,近些年持续出现在他的创作中。他不断测试墨与墨、墨与笔、墨与纸、墨与水的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字水墨实验经验,霓虹灯的加入让“消失的水墨”进入新的维度。
霓虹灯的一闪一停,暗示着时间上的跳动。霓虹灯如同时空的坐标系,闪动的瞬间代表的是不变的流逝。谢天的作品在此刻,在时间上跨越了传统和当代的自然界限,霓虹灯如同牵引者,带领着超越具体局限的当下,走向广义开阔的未来。
水墨是进入谢天艺术世界的一个通道。不管是在平面纸墨的自由挥洒,还是与现代元素结合而成的水墨新样式,每一次创作和观看都留下了一个他创作记忆的锚点,最终也成为一段时间的记忆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一组与紫外光互动的水“墨”作品,此“墨”为数字时代的产物,白墨与白纸,无视觉书写,即心灵的力量。作品在正常光线下为“无”,通过观者的点按即刻呈现图像,洁净纯粹的背景慢慢显现一片水墨,缓行流动在方寸之间。谢天重构文字被“听见”的方式,让观者重新认识它们。
原计划年底在巴黎个展上展出的作品《3060》,率先在杭州个展亮相。从个人情感到全球问题,《3060》系列在谢天的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修墙——客观世界2019》关注的是地缘问题,《3060》则将视角放入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工艺琉璃制作,截取书法字体的数字置于如冰块般的琉璃中间,这些数字隐喻着冰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品并未刻意渲染主题本身所带的尖锐性,而是运用意象,巧妙地营造出一个微观空间。
谢天通过焊接传统与现代的颇具钝感的呈现形式,用这一微缩景观将地球面临的危机直观呈现,无法让人忽视与躲避。
谢天进行《3060》系列之一的手工玻璃制作
在这里,水墨与书法已不仅仅是关于造型的艺术,更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在古人的描述中,水墨与书法是内在的外化,是心灵深处的幽显。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提出,从我们物质自我的褶皱,从我们的身体的褶皱,到时间的褶皱,或者仅仅是记忆的褶皱。褶子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恰当称谓,不同类型褶皱所形成的拓扑结构。
谢天用艺术打破语言、文化、地域的隔阂,用霓虹灯的闪烁构成艺术世界的时空秩序,建立起“褶皱”之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快乐地畅游的同时,唤醒和建立起他自身和他者之间的连接。作品中出现的每一抹水墨、每一个自然事物,都构成了谢天独有的叙事风格和艺术宇宙。
艺术家谢天
面对生活,谢天采取达观与幽默的态度;面对艺术,谢天始终保持着他的执着。正是因为如此,谢天作品有着自己的特质,他也享受着艺术带给他的乐趣;恰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刻感受到他对于“我要搞艺术”这件事的痴迷——看见回归到本真的他,对艺术与生活有着最质朴的渴求与热爱。
关于艺术家
谢天
设计师、艺术家、教授
1971年出生于浙江苍南,工作生活于杭州
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1989年9月-1993年6月就读于浙江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装璜设计专业
2000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综合绘画专业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就读于瑞士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建筑可持续研究硕士
1993年9月至今从事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与实践
2012年5月开始实验水墨研究与实践
个展
2019年,第58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国家馆展出艺术家,威尼斯;
2019年,“墨屐”谢天实验水墨展,杭州;
2020年,谢天版画十城联展,南京、嘉兴、宁波、南昌、厦门、广州、福州、佛山、温州、杭州;
2021年,“经·常”谢天实验艺术展,杭州招贤寺旧址;
2023年,“谢天艺术生活节”,杭州西湖区长埭村茶园;
2023年,“兔巡东海”,舟山群岛;
2023年,“我要搞艺术”,杭州和创园。
文字|张火火、罗凤琳
图片|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