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 – 2024.04.07
南方复杂多变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情景滋养了难以简单定义的艺术形式,当我们谈论地方或在地,便不可避免地落入身份认同和地域风格的俗套之中。离散,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是无奈的结局。展览《南方故事》探索语境变迁、制度改革、媒介转变与机构沉浮对南方艺术产生的影响。我们将重新梳理一百五十年来的南方艺展脉络,重点关注南方艺术模糊、争议与对抗的切面,为观众呈现持续波动中的南方艺术图景。
参展艺术家
近现代部分:
陈树人、丁衍庸、高剑父、高奇峰、关良、关山月、居巢、居廉、李铁夫、黎雄才、林风眠、朱沅芷
当代部分:
蔡国强、蔡坚、曹斐、曹舒怡、陈劭雄、陈英杰、陈彧君、邓箭今、段建宇、范勃、方媛、黄永砯、蒋志、李景湖、梁曼勇、梁铨、林奥劼、林岚、林一林、刘庆元、刘香成、吕松、裴彦清、邱志杰、王璜生、王绍强、徐坦、杨健、阳江组合(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杨诘苍、杨沛铿、杨勇、周力
* 姓名汉字拼音排序
“南方故事”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左起《青春残酷日记-夜游人-1》,杨勇,摄影,300×300cm,1999;
《我的未来不是梦 No.1, 2, 3》(《谁的乌托邦》系列)曹斐,摄影,120×150cm×3,2006
展览现场,左起:阳江组合(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
《尽书中事残窄(怀素草书,寄边衣诗集字)》布面丙烯,210×480cm,2018;
《缘》,布面丙烯,210×198cm,2016;
《董其昌》,布面油漆,207×492cm,2012;
《人如秋鸿来…事如春梦了…》,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3
菅木志雄(Kishio Suga)
2024.04.16 – 2024.07.19
1944年出生于日本。其作为美术运动「物派」的重要艺术家活跃在国内外的展览会上。主要以石,木,纸,布,金属等日常生活中的物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地空间运用,制作大型装置作品,构建素材与素材,素材与空间的关系。
《凸起系列:象限》,菅木志雄,胶合板、油漆,180×140×12.5cm,1990,和美术馆藏
致谢艺术家及东京画廊
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
2024.07.27 – 2024.10.27
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斯库利主要以大型抽象绘画闻名,画面由垂直或水平的色带、嵌合的色块,及渐变色彩组成而成的几何形状构成,同时他也使用版画、雕塑、水彩和颜料等其他媒介创作。在过去五十年的实践中,斯库利发展出专属的独特风格,巩固了他在绘画历史上的地位。
《火红地平线》,肖恩·斯卡利,布面油画,215.9×190.5cm ,2014,和美术馆藏
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
2024.11.10 – 2025.02.28
1970年出生于墨西哥。索迪以其质感丰富,颜色生动的大型画作闻名,能从创作使用的粗糙生硬的材料中发掘出情感的力量。他的作品如同地球母亲,饱含力量,极富感染力。同时,他专注于对材料的探索以及和其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结,力求突破概念性障碍,使作品本身成为一种记忆,一种遗迹,象征着艺术家与原材料的对话。
Casa Wabi 现场装置,摄影:Sergio Lopez Alejandro Jimenez
致谢艺术家及工作室
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
1959年出生于英国,同时是音乐家和作家,曾制作了数百张专辑以及数十本小说和诗歌。其创作直接而且快速,动感十足的绘画大部分是一气呵成,并不作任何修改。查尔迪斯的风格类似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画家,如梵高及蒙克。作为一个普世主义者,查尔迪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义务传承艺术,捕捉表达的妙处,体现美的力量。
《松林》,吴冠中,纸本设色,70×140cm,1997,和美术馆藏
《柏树,早晨》,比利·查尔迪斯,亚麻布上炭笔油画,183×305cm,2018,和美术馆藏
米尔顿·艾弗里(Milton Avery)
1885年出生于美国。尽管大半生都在纽约这座提供充沛灵感的都会环境生活,艾弗里仍不断回归大自然,不经修饰将自然中所见完全捕捉在外光素描和水彩画中。艾弗里著重形式简化,将色彩视为表现的主要媒介,这让他在1930年代起赢得许多年轻艺术家的钦佩,如成为其终身友人的马克·罗斯科、阿道夫·戈特利布和巴尼特·纽曼。
《湖畔春光》,林风眠,纸本设色,39.2×48.5cm,年代不详,和美术馆藏
《佛蒙特的雨》,米尔顿·艾弗里,纸上水彩,56.7×77.8cm,1935,致谢艺术家及霍夫肯画廊
汪建伟
1958年出生于中国四川。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在知识综合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生生万物”系列之《有脊椎的》,汪建伟,木材、金属、喷漆,291×261×43cm,2017
致谢艺术家和没顶画廊
蒲英玮
1989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为新一代观念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蒲英玮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美术与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的视觉与思想脉络,其实践跨越绘画、写作、影像设计、策展等多种形态。在近期的实践中,蒲英玮进一步将自己投身于世界现场当中,足迹遍及东欧、非洲、中亚等诸多第三世界国家。
《东方提案:疆域》,蒲英玮,纸本岩彩、拓印、石墨、丝网印刷、金漆、花粉、数码制图,22×35cm,2023
致谢艺术家
杰森·马丁(Jason Martin)
1970年出生于英国。通过对颜色、画笔和媒介疏朗而节制的运用,艺术家为绘画注入了一种极简风格。其运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如色粉、丙烯、油画、石墨和铸造金属,从壮观炫目的旋涡,到用精确混合的色彩描绘的柔和抽象,马丁探索着绘画的基本要素。
《目眩》,杰森·马丁,油彩、铝板,220×500cm,2006. ©Jason Martin
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娜塔奈尔·赫柏林(Nathanaëlle Herbelin)
1989年出生,法国裔以色列人。赫柏林无意于创作壮阔宏伟的作品,因此她的画作题材以室内场景、日常物品、肖像和风景为主,通过绘画探索亲密关系和敏感的情绪,在画布中投射自己,与自己对话。她的亲人、房间和游览过的景色在艺术家的画笔下,带有她对这些人事物和地方的回忆,被赋予画家内心的诗意和细腻情感。
《与鸟儿共进晚餐》,娜塔奈尔·赫柏林,布面油画,140×120cm,2022
致谢艺术家及霍夫肯画廊
威廉·蒙克(William Monk)
1977年出生于英国。艺术家以其描绘神秘超凡形态的画作而闻名,其半抽象绘画与该媒介的丰富传统和历史息息相关。蒙克创作分区构图鲜明、迷人而色彩鲜明的绘画;他也经常创作广泛的系列作品,这些系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画布上的细节、线条、前景和背景的强度均不规则;一种重复性打破了形象的呈现,创造出视觉上的咒语。这种节奏贯穿蒙克的创作,放弃具象的逻辑以达到更奇特有力的效果。蒙克的画作大气磅礴,邀请观者建立更直接的实体连结,缩进我们内在与外在体验世界之间的距离。
《于你之内》,威廉·蒙克,布面油画,160×250cm,2018-2019,© William Monk
致谢艺术家及佩斯画廊
梁浩
1988年于中国广东。其艺术实践以绘画为主,并涉及不同的媒介。他围绕着手、凝视和思想之间的动态关系展开创作,通过构建技术生产的幻景,亦或对文字与艺术史上图像的引用,来重新考虑手的技术性,以及流转于其中的情感意识。
路易丝·乔瓦内利(Louise Giovanelli)
1993年出生于英国。艺术家将当代与历史、神圣与世俗联系起来,并从广泛的来源中汲取灵感,包括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当红演员的电影画面与照片。通过对这些现成“碎片”进行扩展与改造,乔瓦内利创作出精致而明亮的作品,这些作品揭示了颜料的物质性本身如何能够承载并传达意义。
陆平原
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陆平原的创作源自他对人类精神意志无形本质的兴趣,他通过对“故事”的创作和使用,展现人类经验的流传与流变,以此为核心,发展出了一系列结合艺术史、流行文化、个人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创作,跨越文本、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媒介。陆平原将超现实叙事与概念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庞大的幻想世界,展现当代人类的精神困境,并重新挖掘人与万物精神联系的潜能。
张云垚
1985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他以毛毡作为绘画的媒介支撑探索不定意义的情绪与欲望表达。其作品通过毛毡绒面与炭笔的结合,抽离了色彩与空间对于作品的影响,而放大了写实式绘画在不同于传统亚麻布或帆布的织物材料上所产生的画面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