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设计界的年度盛事,每年4月的意大利“米兰设计周”(Milano design week)汇聚全球知名品牌与新锐设计师,展示前沿设计趋势,以多元活动拓展设计边界,从城市空间到日常生活主题,打造全民参与的创意磁场。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本次展览做了精心准备,不同专业的优秀作品包括陶瓷设计、可穿戴设计、生活器具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展览作品由嘉翼数字化增材技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集中呈现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近年来数字设计技术的专业成果。作品深度融合东方文化传统与国际前沿设计语言,以数字技术赋能艺术创作,体现出南艺师生在国际设计语境下的创新探索与高水准的专业表现。40余件作品体现了最新数字技术与设计教学的融合,展示出中国文化在设计教育与设计创新方面的强大驱动力。本次展览诠释了前沿科技与设计情感的同频共振,以及设计领域媒介材料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成为本次米兰设计周期间的观展焦点,向世界展示出中国高校设计的前沿风采。
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百年高等艺术学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高校,艺术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在113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艺术学院秉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甄了一代代杰出的艺术人才。刘海粟、颜文樑、陈之佛、谢海燕、臧云远、黄宾虹等名家大师曾在这里执教或学习,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崛起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包含设计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音乐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学生12000余人,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师生作品在国际平台屡获殊荣,致力于艺术与前沿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同时,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全球多所顶尖艺术院校合作,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探索艺术创新的全球化表达。
本次展览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庆、何方,南京嘉翼数字化增材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孟建民,米兰理工大学终身教授、米兰ZONA TORTONA设计园区创始人、米兰设计周中国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LUCA FOIS和米兰艺术平台Le Palette创始人Graziana Maellaro开幕并致辞。多位意大利设计专家对本次展览做出高度评价。
LUCA FOIS|米兰理工大学终生教授、米兰ZONA TORTONA设计园区创始人、米兰设计周中国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南艺的教学成果让我认识到中国设计不再只是‘神秘的东方’,而是用智慧回应人类共同议题。作为设计教育者,我来过中国多次,这批作品呈现了新技术和中国文化的融合,让我也深受震撼。”
Graziana Maellaro|米兰艺术平台Le Palette创始人:“中国设计教育正在打破西方固有认知,南艺的参展项目展现的和实验精神给了我们答案。南艺的教学成果证明,跨学科协作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无限可能,真正推动行业变革。我也很感谢这次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意大利看到中国的设计。”
Delia Olivetto|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事务处主任:“南艺的‘产学研创一体化’模式,对欧洲设计院校如何应对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双重挑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也希望未来能够建立更多的交流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南艺本次米兰设计周之旅,不仅是一次专业的设计成果展示,更是南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落子——通过与欧洲顶尖机构的学术互鉴,学校将深化“双一流”建设内涵,探索艺术设计人才全球培养路径。南京艺术学院将以创新实践诠释中国设计,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贡献东方智慧。敬请关注!
设计说明:
《Ventilation guardian》旨在解决传统头盔在通风性与防刺穿性能之间的矛盾,兼顾两者的需求,并提升外部冲击的吸收与分散能力。设计灵感来源于绿色毛纹蝴蝶翅膀的微观结构,通过三周期极小曲面与参数化算法生成一体化层合结构,并在内部构建非线性腔道,呈现多孔性特征,使空气能通过薄壳结构内部流通,确保全方位通风效果。自适应腔道结构与角度规划有效避免锐物通过通风孔刺入头盔内,且通风口外部开口朝向头盔背部,规避正面冲击时产生的穿刺风险。头盔主体采用多层层叠和弹性空腔设计,结合尼龙优异的韧性,在外部冲击下,每层薄壳结构可弹性变形并吸收冲击能量,能量在各层次间分布,有效分散外部冲击力,从而逐级吸收并延缓冲击的传播。此设计在保障通风与防刺穿的同时,显著提升头盔的抗冲击能力。
设计说明:
《Butterfly》本作品旨在突破传统医疗护具的设计框架,将腰椎固定支具的功能性与时尚性相结合。在满足护具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理念摒弃了以往的医疗设备外观,将其视为一件”夹克”,融入服装设计的元素,使腰椎支具不仅具备实用功能,更能作为穿着的一部分,体现出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设计语言。通过精心设计的结构与细节,腰具的外观更趋向于贴合人体曲线,呈现出流线型和立体感,从而弱化其作为医疗辅助工具的印象,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可舒适穿着的现代化保护装置。
设计说明:
《NIERUS》在造型设计上,通过将过滤管巧妙地向后弯折,并结合流线型镂空结构,显著减小了水下呼吸器的体积,提升了佩戴的舒适性与美观性。整体设计充分发挥了3D打印技术在复杂结构上的优势,外壳采用高性能SILA树脂材料打印一体成型,确保了结构的坚固性与轻便性。同时,咬合组件也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私人定制,精确适配使用者需求,提升了佩戴的稳定性与密封性。在功能方面,该水下呼吸器不仅有效地减轻了传统设备的重量,还通过独特的造型设计改善了气流流通和呼吸效率,使其在水下环境中的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款水下呼吸器不仅具有强大的定制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个性化调整,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与先进的制造工艺,这款水下呼吸器在美学、功能性和舒适度方面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为现代水下运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说明:
《新桌面》作品通过参数化设计与中华传统美学的结合,探索了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设计过程采用数字建模和算法生成方法,将自然界的有机曲线与复杂几何形态结合,创作出具有流动感与非线性结构的器物。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茶器、宴饮器和礼器,设计过程中融入山水意象、文脉符号和礼制元素,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与诠释。作品在制造上采用了3D打印和数字化加工技术,使得复杂的几何形态得以精准实现,且在材质选择上创新使用了现代材料,提升了器物的质感与细节表现。每件器物不仅在造型上突破了传统,还通过精确的数字化工艺呈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展示了当代数字技术在文化再造中的独特作用。这组作品是数字设计与中华美学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既传承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又赋予其现代化的生命力,体现了传统与创新、手工与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