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造梦的艺术,人们之所以着迷,不过是在里面看到自己内心的投射。
——卡罗尔·利特尔敦
泊赫设计着迷于洞悉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诉求,设计有价值、可持续的新空间。根植于上海,对于上海瑞金路威士忌酒吧,泊赫设计的创想更加夸张大胆,通过业态跨界、场景体验等来叙述空间故事。
作为新空间的导演,泊赫设计以“东方式的入戏和凝练,西方式的客观及疏离”剪辑时间和空间,设定客观视角,考虑空间传递的情绪,渲染具有刻度的时间、人物行为等叙事逻辑。
建筑的情绪发酵
空间既是戏剧的舞台,又是情绪的映射,是故事的讲述者。设计视角决定空间的走向,体块的建筑手法将剧院场景串联在一起,他现代、挺拔、概括,中古风中带有一点冷酷的味道,就像是威士忌的烈性,两种碰撞彼此相对而立,散发着琥珀色的光泽。
空间里的人才是主角,是故事和内容的主体。
三重门形式入口,两侧斜切门,经中门进出,视觉上平稳均衡,充满秩序感,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仿佛进入布达佩斯大饭店电梯轿厢,空间娓娓道来那些不落幕的老故事。
中央吧台区是整个空间设计的主场景,极好的挑高撑起两面酒墙,落日余晖与斑斓的美酒酝酿出琥珀色,那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自洽碰撞的底色。
威士忌的光影剧本
电影长镜头往往从两个维度去表达。一是缓缓展开胶卷式形态特征,演员等都是以时空标点出现在胶片中的元素,强调横向美感。二是节奏感主线,依据行为设置起承转合,时空标点围绕停留行走坐卧等情节划分。
空间镜头节奏如品酒,入口单纯感知酒烈,到第二口入喉觉察不同,而后感受醇厚香甜,再回味奇妙无穷,小小一杯酒竟有丰富神奇的层次变化。至此,上演初尝到迷恋的一幕。佐以下酒的,往往是熟识的老友,对味的音乐,新人带来的新故事,主人公或故事是否虚构并不重要,威士忌凛冽依旧。
非对称帷幕的空间转场
不居中的墙,是空间的帷幕,撑起空间的开合与虚实,规划出电影叙事逻辑。
中央吧台区斜切的墙面,本是为了避开顶部繁多的设备管线,灯光的加持和斜切的建筑语言,让中央酒吧区拥有向上的动势,引出下一幕剧情。
老式剧院折叠椅、售票窗制式、横向的窗户对话酒吧,场景叠加和时空置换,给人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交织感受。场景之间的转换弱化墙的物理属性,隐匿为一面光幕、上升为半遮半掩的半墙,甚至是欺骗了眼睛的假墙,像剧情推演着未知的节奏,无疑加强了故事的叙事力,同时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当剧院、地铁站等候区、酒店和气味博物馆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里,故事自然发生,设计掌握了不同空间下同一情绪密码。
解构时空交错剧场
“情理中、意料外”,时间点中的场景和情节组合,构建出一个错乱时间轴的空间叙事故事。为观者带来不同于传统线性空间叙事的创新体验。同时交融着泊赫设计不惧突破、不设定义,带领参与者感知“超现在”的力量。
例如暗红色的幕帘以及“售票窗”,组合成具有时代感的剧院气息。现代感十足的建筑语言与复古又怀旧的陈设冲突,看似不够正式却又是精心巧思。
“脱离原则”总在不经意间出现,藏酒柜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药材店的储药形式,这种源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西方酒文化,藏在神秘的东方木匣子中,用时间和匠心珍藏,轻启即礼遇。
超维度想象、空间叙事、在地思考营造多元融合,发掘品牌与人、人与空间、空间与品牌三者的共鸣度,创造只属于当下的超级体验场。掌握了打开流量的钥匙,打卡、猎奇、尝鲜正在这里持续上演……
—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ABA WHISKY BAR·糟糕艺术家
项目地址 | 中国,上海
服务范围 | 室内设计
项目面积 | 230㎡
设计公司 | 上海泊赫环境艺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