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至13日,第30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35万㎡的展览规模汇聚了3200家海内外展商,全面呈现了现代、办公、户外家具及高端材料最新趋势,吸引逾20万全球观众共探原创设计与产业未来。在这场彰显行业创新与趋势的盛会中,一场关注家居市场发展的思辨引发众人的热议。
当前中国家居产业已来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国内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价值战”呼声高涨,然而在聚焦ESG长期发展的目标下,以价值提升为核心的长期主义发展路径,却在ESG浪潮的涤荡中衍生出全新的竞争课题:曾经作为家居企业常用竞争手段的价格战,如今是否还是必选项?
回顾过往,价格战确实能让企业通过降低价格,在短期内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但这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竞争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价格战会大幅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长期来看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过度的价格竞争容易引发市场混乱,导致产品质量下滑、消费者体验受损,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形象与长远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行业核心争议,网易家居携手博华展览,于2025上海浦东家具家居双展期间,联合打造了一场高规格辩论专场“态度开辩”。企业掌舵人、设计大咖等行业名家分别组成正反两方,围绕“当ESG聚焦长期发展,价值战之下,价格战是否还是必选项?”的命题展开火热PK,直面行业痛点,共探家居产业的破局路径与未来方向。
【以 “辩” 明势,共探家居行业未来】
网易传媒地产家居及本地事业部总经理孙鹏路在活动伊始致辞:本届展会汇聚全球产业力量,多维度展示创新成果,尽显中国家具产业的活力与韧性。然而,繁荣背后,行业正面临消费结构变革、全球化竞争加剧、可持续发展等挑战。
在当前消费结构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等新时代命题下,聚焦 “价格战是否还是必选项?” 这一议题,对企业战略制定与产业价值重塑至关重要。网易家居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实践,并通过内容策划与行业研究,助力优秀ESG企业实现价值认同。作为深度关注产业发展的媒体平台,网易家居将持续发挥联结与赋能作用,与行业伙伴携手共建更具创新力和价值的未来生态。
【如何打破价格战困局】
众所周知,家居企业当前面临生存与转型的双重压力。珺与咨询创始人、溢出海 - 居住产业出海联盟创始人巩宇铭随后登台,为现场嘉宾与观众带来《超越价格战:ESG 驱动下的品牌价值重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家居行业的价格战是 “消耗未来”,ESG才是品牌价值的新基石:环境维度需打造可持续供应链,社会维度可借鉴胖东来的社会价值实践,治理维度要构建透明信任体系。当下企业需在 “活着” 的基础上做选择,大企业可推动多维协同,中小企业则需深耕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建立品类心智,方能避开内卷红海。
上海传师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星嘉盟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市场委执行会长王新刚,聚焦卖场、工厂、经销商三方关系,提出 “利益重造” 破局思路。他认为,卖场需扩容品类推进 “局改”、按流量招商而非 “按资排辈”,并主动引入90后消费群体;工厂要摒弃 “招商、促销、压货” 的旧模式,参考互联网品牌 “50万搞定建店运营” 的 “中央厨房” 模式,降低经销商成本;经销商则需从 “差价盈利” 转向流量运营、管理服务等溢价模式,以此应对获客成本高、流量匮乏的内销困局。
面对当前许多家居企业不得不参与价格战以获取流量的情况,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家具事业部CEO钟蓓红建议,企业无需全品类卷入价格战 ——市场分层本就显著,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各异,企业需以设计赋能区分产品线,避免陷入无序低价竞争;唯有构建品牌力,才能赢得市场话语权,链接不同圈层消费者。
【态度开辩 家居领袖的战略博弈】
“价格战” 始终是家居行业绕不开的核心议题,它既是企业抢占市场的短期利器,也可能成为侵蚀品牌价值、阻碍行业升级的桎梏。在态度开辩环节,正反双方围绕该议题展开火热 PK,各抒己见,从不同维度拆解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
作为正方代表,摩登集团首席战略官兼生态链总经理胡先华、Bathman巴斯曼董事总经理周峥、艾依瑞斯品牌运营部总经理隋艺昆、观拙麻枲美学守护人徐兴伟,从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细分市场差异化适配、产品组合策略落地、长期价值与短期生存平衡等角度,坚定阐述价格战 “非打不可” 的因素,核心逻辑在于 “以策略性价格动作匹配市场需求,而非盲目低价厮杀”。
摩登集团首席战略官兼生态链总经理 胡先华表示,企业不应陷入单纯的价格战,而应致力于提升系统运营与组织能力,以高效运营支撑合理价格,实现可持续增长。同时,企业需积极推动品类与渠道的延伸突破,既保持品牌高端调性,又向下覆盖更广阔市场,让优质产品与服务触达更多用户。企业应该坚持 “品牌向上、渠道向下、产品高颜值、文化向善” 的发展路径,以价值创造应对市场挑战,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Bathman巴斯曼董事总经理周峥认为,面对不同行业特性与市场阶段,价值战或价格策略各有其必要性。例如,部分行业在发展初期需通过价格手段快速开拓市场,且不同行业的毛利结构、客单价存在显著差异,不能简单对比。作为高端淋浴房品牌,Bathman巴斯曼采取“分段治理”策略:对集采类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以适配其成本控制需求,对零售终端则通过优质产品与设计突出差异化价值,最终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准定位,以多元化价值策略应对竞争。
艾依瑞斯品牌运营部总经理 隋艺昆则说,价格战是市场竞争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企业必须敢于迎战。即便是高端品牌,也需参与其中 —— 关键不在于 “是否打得起”,而在于 “如何有策略地打”。理想方式是通过价值战取胜,例如以精准定位、超高配置避免陷入单纯低价的恶性竞争;同时,企业应灵活运用产品组合策略,以引流产品吸引客户,以主销及高端产品保障利润与品牌高度,做到既接地气又不失价值导向,从而在竞争中持续生存与发展。
观拙麻枲美学守护人 徐兴伟:价格战与内卷的本质是 “与自我竞争”,而非对抗外部。企业及个人若仅关注当下利益,易陷入价格困境;若秉持远见、专注提升认知与价值,则能超越低价竞争。真正重要的是提供远超价格本身的品质与服务,赢得客户认可与社会尊重。当前中国正从劳动力输出迈向文化与品牌出海阶段,企业无论大小,都应重新定位:坚持长期价值塑造,以远见取代短视,共同推动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四位正方代表的观点虽各有侧重,但核心共识清晰:价格战并非 “要不要打” 的选择题,而是 “如何打” 的策略题 —— 需结合企业运营能力、市场细分需求与长期发展目标,让价格动作服务于 “触达用户、保障利润、沉淀价值” 的多重目标,而非沦为单纯的低价内耗。
同时,作为反方代表,安信地板董事长、酒店投资人卢伟光,koala.ai创始人邢敏,优美优品家具创始人兼CEO张勇,海德泰克董事长王江荣,从消费者需求升级趋势、品牌资产积累逻辑、企业核心护城河构建、长期经营可持续性等视角,深入剖析反对价格战的主要原因,核心观点为 “价格战的短期收益无法弥补对企业长期发展根基的损害”。
安信地板董事长、酒店投资人 卢伟光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功能,更注重情感价值与体验满意度。企业若仅追求低价和毛利率,难以覆盖为满足用户 “开心” 所付出的高额无形成本。因此,必须通过提升产品美观度、服务质量及情感连接,塑造差异化价值,并以此获得相应溢价回报。只有让消费者认可高价值、愿意为综合体验付费,企业才能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持续生存与发展,避免陷入低毛利竞争的困境。
koala.ai创始人邢敏认为:面对行业普遍缺乏流量主导权和品牌积累的现状,我们不支持盲目卷入价格战。家居行业毛利有限,单纯降价只会加剧内耗,却难以形成品牌资产;相反,应通过拓展服务内容、挖掘新消费场景与情感连接,创造差异化价值,引导用户为增值体验付费。跳出低价竞争思维,以价值创新开辟需求,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出路。
优美优品家具创始人兼CEO张勇坦言,企业不应主动选择价格战,而必须坚持价值创造。价格调整可作为战术手段,但若无足够的价值储备和品牌溢价能力,盲目降价将十分危险。真正可持续的竞争来自产品之外的赋能,如品牌内涵、供应链体系和客户信任——这些共同构筑起企业的护城河。因此,核心战略应围绕价值建设展开,通过品牌提升、服务深化和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而非陷入低层次价格竞争。
海德泰克董事长王江荣表示,企业应超越短期 “生意” 思维,致力于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长期事业。当前渠道高度碎片化,线上线下及 B/C 端边界逐渐融合,唯有围绕用户需求定义产品、服务和品牌价值,方能赢得市场。价格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随意降价反映的可能是技术、研发或团队能力的不足。战略上应保持定力,坚持价值导向而非价格让步,通过持续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巩固品牌认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反方代表的论述始终围绕“长期主义”展开:在消费需求从“买产品”向“买体验、买价值”升级的当下,价格战会压缩企业在研发、服务、品牌建设上的投入空间,最终导致行业陷入“低价-低质-低利润”的恶性循环;唯有聚焦用户真实需求、打造差异化价值,才能让企业和行业实现健康增长。
在正反双方激烈辩论后,观察团成员基于行业观察与媒体视角,对议题进行进一步梳理与升华,为这场战略博弈提供更具全局观的思考。
网易家居与网易设计全国总编辑 胡艳力阐述自己的观点,价值战是战略,价格战是策略;没有差异化,就无法摆脱被动价格竞争。若产品具备独特价值,方可立足差异战;若实现总成本领先,则是坚守企业本分。我们应做长期主义者,但也要将价格战视为可主动运用的利器,根据市场形势灵活出击,在坚守自身定位的同时应对市场竞争——这一观点既认可了价格战的“策略属性”,也强调了价值战的“战略核心”,为正反双方的博弈找到了平衡点。
网易家居执行主编 王傅蓉也认为,价格固然是企业可用的战略工具之一,但真正坚持品牌长期发展的企业,更注重与消费者实现价值的深度共鸣。品牌向上不是简单的提价或定位高端,而是通过持续提供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为用户建立信任与情感连接。唯有在这样的价值协同中,企业才能超越短期价格竞争,沉淀品牌资产,实现可持续的长期主义成长。这一论述进一步点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表象,价值才是支撑企业走得更远的核心。
结语
这场围绕“价格战”的辩论,并非简单的“是”与“否”的对立,而是家居领袖们对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探索。无论是正方强调的“策略性价格动作”,还是反方坚守的“价值导向”,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 摆脱低层次竞争,推动家居行业向“以用户为中心、以价值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这恰好与第30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所呈现的产业图景形成深刻呼应。
从展会勾勒的家居产业新格局来看,辩论中对发展路径的博弈,正是产业从规模突破向生态构建、从单一竞争向创新融合转型的具象体现,也印证着展会传递的核心信号:中国家居产业正以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化的战略视野,重新定义家居生活的未来。这场辩论的价值,更在于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战略锚点 ——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唯有找准“价”与“值”的平衡,才能跟上产业升级的节奏,真正实现可持续增长。
展会落幕,思考不息,告别,正是下一次重逢的序章。这场关于“价”与“值”的深度思考,不会随着辩论结束而停滞,它将为中国家居产业下一年度更高质量的跃迁、为 家居行业进一步深化,埋下充满动能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