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来了,消毒产品好像也随之在一夜之间火了,每天打开电视机,多个频道都有消毒产品的广告,有的甚至声称“有效杀菌率达到99.999%,能随时随地守护健康”。从消毒洗手液、洗衣液、灭菌湿纸巾,到各种厨房、厕所消毒剂,各大超市里抗菌消毒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而且,随着入春后湿热气候加剧、细菌繁殖机会的增多,这些产品更成了热销货。
然而这些号称超强杀菌消毒的洗手液、消毒液之类又是否能起到它们所宣传的效果呢?就在前不久,美国一位大学教授一项针对洗手液的实验,却得出了一个烦人的结果——一部分洗手液不能杀菌,反而生菌!他让生物学系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在三种实验条件下,把双手放在一个做培养基的盘子上做手印标本。实验条件分别是:在自来水下用力地搓手;用医院标准的肥皂洗手,洗到有泡沫,并且用清水冲洗干净;滴一些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搓手。第二天,令大家都非常惊讶的是,用从当地便利店购买的洗手液洗手,然后用手印制作出的标本盘上面竟沾满了一块块的细菌,而细菌就生长在手印轮廓线上。
刚刚出来的H7N9禽流感虽说没有引起市民的恐慌,但防范意识自然也增强了。不少时常主妇们越来越注意卫生安全,然而正确的消毒方式也非常重要。
微波炉是家庭占有率较高的一种家电,能使被加热的食物在几分钟内里外各个部分的温度上升到足够把食物煮熟的程度。微波炉除了用于烹调外,也可用来杀菌消毒,但不管什么物品,放在微波炉中消毒时都离不了水。
微波有一个非常奇特的习性,它能穿透绝缘物体,但遇到像肉类、禽蛋、蔬菜等含很多水分的食物,就会“停留”下来,并且“拖住”食物中的水分子跟它一起振荡,引起分子和分子互相摩擦生热。食物分子在微波中每秒钟振荡24.5亿次,这种振荡是在含水的各个部分同时发生的,当产生的热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就能烧熟食物或杀死细菌或病毒。
用微波炉进行消毒的时候,由于家中物品的质地不同,消毒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对餐具进行消毒时,最好把它浸泡在水里,或者在水中浸湿以后,用湿毛巾包裹住,再放入微波炉,这样才能充分达到消毒效果;消毒奶瓶时,要将奶瓶中加入7分满的水,用保鲜膜包起,奶嘴则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用小盘子压住以防止浮起,用微波炉加热1分钟左右就完成了;利用微波炉消毒棉织品时,一定要先将它们浸湿,然后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就可以了,既能提高消毒效果,又能防止棉织品烧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