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合肥东部的老城区瑶海区,车桥厂所在的土地不仅是集合一城精粹的城市发展原点,亦是老工业基地重点改造区域,项目意图以改造工业遗址为发起点,带动社区更新,振兴区域活力。
BACKGROUND// 背景
车桥厂的半世芳华
车桥厂厂房地处合肥一环中心,是五六十年代苏联专家设计建造的红砖建筑,也是合肥工业文化的缩影与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1949年,合肥汽车保养厂合并重组完成;1951年,改装全省汽车史上的第一辆客车——“爱国号”;1997年,更名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合肥车桥厂。
△车桥厂红砖厂房(改造前)
△西立面
主体建筑是由9个连续的拱形元素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面宽长75米,进深23.5米。靠北侧第一个开间呈砌块拱形屋面,可以保留,其余承重结构均采用木质构造,由于时间的原因,有随时脱落的风险,必须予以拆除。现状建筑立面墙皮脱落,破旧杂乱、年久失修。图片
△老厂房立面(改造前)
△实景鸟瞰©琢墨建筑摄影
STRATEGY// 策略
场地动静转换的和谐有序
“要保留什么,
厂房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我们在改造之初一直思考的”
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在建筑留下了无数时间的烙印。我们希望通过设计用积极的介入方式、现代的建筑语言、戏剧化的冲突给建筑注入活力,激活场地氛围。让曾经的“痕迹”重生,绘声绘色的告诉市民,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如同路易斯·康1972年在美国德州沃斯堡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现代建筑的麦加圣地。用现代的混凝土材料演绎带有古典精神的连续拱形立面。纯粹的材料、连续的拱形单元、以及对秩序的尊重,这些特性都持续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同时又能引发人们情感上对历史的敬畏。
△金贝尔美术馆(©图源网络)
建筑现状的西立面第二跨材料为金属临建,且已朽败不堪,三角形的形态与其他拱形立面十分违和,建议拆除。南边山墙面现状损毁严重,且形式上没有特色,作为面对城市主干道的城市界面,经过慎重考虑以及和相关部门沟通,进行拆除重建。材料上保留原有的老砖,进行新的形式创作。
△厂房原状(改造前)
具体改造措施
1.拆掉西侧两跨作为主出入口
2.拆掉南立面进行全新的改造
3.在新建的屋顶上增加天窗
△改造策略
△西立面(主入口)
△西立面夜景鸟瞰
△西立面(改造前)
△西立面(改造后)
△西立面(改造前)
△南立面(改造后)
△南立面(改造后)
材料——红砖的运用
追溯工业生产记忆的重点落在对红砖材质的保留和重新诠释。对外立面保存较好的西立面除了北面第二跨拆除,其余大部分拱形墙体都保留,针对外墙立面的清洗、修补和修复,采用了6种修缮手法的综合应用,力图将生产时期厂房的红砖质感重新呈现。另外,采用全新设计的红砖幕墙干挂体系进行二次设计,增加现代化的立面元素,使得建筑更具有活力。
△红砖的现代演绎
△红砖的现代演绎
△新幕墙采用老砖
△ 红砖+玻璃砖幕墙
△参数化红砖幕墙
内部空间的“再现”
对于内部空间,设计充分尊重了工业遗址的原有空间特征。原厂房的斜面屋顶木质疏松脱落严重予以拆除,拱形穹顶艺术价值和保留价值较高,进行修复保留。改造后结合全新的金属屋面和天窗系统,形成尺度宜人却又富有光影层次的室内空间。修复后的穹顶大空间十分壮观,体现出很强的韵律美。
△拱形穹顶空间改造前与改造后
△三角形空间改造前与改造后
△剖透视示意
△天窗带来的室内光影
ACTIVATED// 激活
瑶海之“帆”,俯瞰未来
瑶海区是合肥市的老城区,随着生产功能的转移和基础设施的老化,区域活力逐渐陷入低迷。为了激发周边活力,同时也为了提高项目沿城市主干道的标识性,我们置入瑶海之“帆”的概念,希望这个老城区能借着这股工业改造升级之风,乘风破浪、重现往日辉煌。
△瑶海之“帆”
△南立面夜景鸟瞰
△瑶海之“帆”©琢墨建筑摄影
瑶海之“帆”是由一面弧形的红砖幕墙和一面弧形LED玻璃幕墙构成,最高点达到了20米。红砖面凹凸 、粗粒的立面肌理与纯净、具有反射光感的LED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LED幕墙和红砖的碰撞
选择开放的城市界面
瑶海区作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首批试点区,在本次的街区改造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区域特色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将车桥厂地块打造成街区花园的模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吸引不同的人群在这个场所产生一些有意思的行为活动。
△早晨散步的市民©琢墨建筑摄影
△夜间闲聊的年轻人©琢墨建筑摄影
△南广场锻炼的市民
△休闲玩耍的市民
CONCLUSION// 结语
感知历史 塑造未来
这次工业遗址的改造,以选择性的历史遗产继承、现代的建筑手法,积极的介入方式进行保护改造,重新赋予新的功能和精神面貌,使其获得重生。时空关系的延续与重构,体现历史城市空间发展必要的包容性。建筑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城注入一股新鲜的精神力量,营造出一份既能感知历史又能通往未来的独特体验。
©琢墨建筑摄影
技术图纸
▽项目总图落位
Projiect Location
▽首层平面图
Ground floor plan
▽立面图
Building Facade
项目规模:1775㎡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工作内容:建筑改造设计
业主单位:合肥皖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水石设计
设计团队:技研中心+安徽水石
设计人员:丁良川 周堃 严加骏 李九序 陈方 俞果 汪洪林 桂建勇
甲方团队:袁刚 张成武 王辉
景观设计:广亩景观
照片摄影:傑意建筑摄影(除标注外)
图文编排:水石品牌